石拐拐上了幸福路

  • 来源:中国扶贫
  • 关键字:石拐村,幸福路
  • 发布时间:2015-10-16 14:22

  太行初夏,翠绿叠嶂。

  在嵯峨的八赋岭脚下,一个镶嵌于逶迤山路拐点处的小山村,显得格外生机盎然、英姿壮美。这就是有着红色印记的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石拐村。

  石拐村,曾经也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耕生活,曾经有多少年轻人随着外出打工的大军走出大山去追逐自己的幸福梦。而今,在经历喧嚣与沉寂后,这里终于迈上了属于自己的筑梦大路,大步奔行。变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变“庄稼把式”为“技术工人”,变“飞出”为“回巢”,石拐人跳出大山的屏障,看得更远,谋得更多,正把许许多多曾经的梦想变为现实。

  这一切的改变源于市委书记张璞的驻村帮扶。

  一块黑板绘出一幅幸福图

  石拐村共100余户260多口人,按照种、养、务工、旅游四块分下来,每一块各占多少户?石拐村目前最大的优势在哪里?短板是什么?张璞一项项地解剖,现状越剥越细,情况越来越明。

  “当时我们一年只有2000来块钱的收入,听闻市委书记要来驻村,大家都盘算着:领导来了,一定会给钱,每家每户到底可以分到多少呢?”正在忙着喂牛的宋建杰笑着说,“当时村里人是这样想的,没想到,张书记来村,没带一分钱。”

  领导驻村,村里人没能分到一分钱,然而,却得到了更珍贵的东西。

  2011年6月23日,一个让石拐人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这一天,张璞第一次进村,没有带来村民想象中的丰厚资金,只带来了一块白板。张璞把村里干部、党员聚在一起,通过在白板上形象直观的示意,分析出石拐的困难与掣肘,潜力与特长,勾勒出了石拐村的发展目标、优势、机遇、关键,明确自己驻村帮扶的抓手,总结出帮扶的根本,即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关键。

  现场有很多看热闹的群众,当时听进去了,回家后却不解,这个“贫”是要这么扶?自己扶自己?书记的第一次露面,石拐人没有了之前的兴奋,满是疑问。

  9月6日,第二次到石拐,除解决村民提出的养殖技术、吃水、看病等具体问题外,张璞依然没带来分文资金,却继续循循善诱,要立足小村庄,面向大市场,搞好特色种植、规模养殖、红色旅游观光体验。同时,他还特别要求大家要守好村规民约,建设文明村庄。

  这一次,石拐人不得不信,不可能分到钱了。村民刘三妮记得,当时大家心中开始纠结:祖祖辈辈都是靠天吃饭,门前这条从未重视过的318省道,身边这些普普通通的山、水、坡真能变出“金疙瘩”?

  11月21日,张璞第三次到村,不仅仅是讲,而且开始向村民们提问并穿插讲解,每家每户想要怎么干,该种什么?养什么?账怎么算?一项项分析得细致入微,有理有据。白板上落笔,字字千钧。

  开党员会、与村民集体座谈、上门夜谈,养牛、种菇、旅游的收入账一户户地算,村民们一次一次被“开脑”。传承着艰苦奋斗、顽强不息精神的石拐人“二亩玉米吃饱肚”的陈旧思想松动了。他们到邻近昔阳县观摩、到本县大友牧业考察、到青城镇学习。几个月时间,石拐村确立了主导产业,制定了增收计划,五年的发展思路逐渐清晰,村级建设开始破题。

  信心开始在村民们心里蔓延,小山村有了自己大种大养的五年规划。其中,一些思想活泛的人看到了“诀窍”。养牛园区、双孢菇基地、红色旅游等产业开始“破土”,人心“思富”的情绪不断涌动,小山村拉开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架势。

  今年刚刚由村主任当选为书记的张利红干劲很足:“在和顺西乡这一带,我敢说,我们石拐能当得起第一村!”

  一个菇棚架起一条富裕路

  目前,全村返乡种菇、养牛42人,占到外出务工人员的60%以上。

  石拐村所在乡镇横岭镇党委书记师秀文说:“在张璞书记扶志、扶智、扶业的引导下,石拐村的变化从2011年的秋天开始,村民思想在不断松动,村里第一次有了发展致富的‘争吵声’。2012年春天,石拐踏上了一个增收的‘跳板’。养牛与种菇比翼,采摘与旅游齐飞。”

  石拐村当时已有300亩玉米、300多头牛的产业基础,按照“拉长链条、提高效益,实现大种大养”的目标,以牛粪为基肥的下游更高效的双孢菇项目进入了石拐村的产业谋划。

  “为使产业尽快落地生根,2012年春耕时节,张璞又先后两次入村,与大家一起在村西头种树,一起进牛圈,一起上山考察青饲玉米种植,一起实地查看双孢菇进展。他没有嫌山里的路远,地里的活累,圈里的味重,帮助村里算清了一笔笔账,双孢菇项目尽管投资大,却收益高、见效快;散养架子牛收入能提高50%;一棵杏树采摘,抵得上一亩玉米的收入……”张利红忆起这些,找到了石拐变化的根源:记住了书记的话,受到了精神的感召,鼓起了致富的信心。

  2012年夏首批10座菇棚建了起来。八月十五秋菇下架,每棚700平米,每平米产菇30斤,每斤5块钱的行情,石拐人真正见识了什么叫“高效农业”。“8万元投资一年回本不成问题。第二年村里新添了4辆小汽车,回来13户40多个外出打工的。”镇、村干部放下了心里的石头。

  “首批十户种菇户效益看好,热情高涨,纷纷谋划再建新棚;牛粪、玉米芯竟能变废为宝,各家各户收与支,行情与效益,农民增收明白卡上记得清清楚楚。”说起村里的变化,张利红感叹不已:“以前村里是一盘残棋,老的老小的小,没产业、没收入,村里人打麻将、往外走,近三年间的变化,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很多村里外出务工人员又回来了。”

  张永亮是第一个回村创业青年,因为在外打工的颠沛,让他格外重视在家门口创业的机遇,他在种菇过程中精心细心,不但赚了钱,还掌握了一门技术;张志鹏、张志清兄妹俩原来都在榆次务工,2012年两个年轻人都回村里发展双孢菇;王富珍的儿子媳妇也返乡养牛、种菇……

  当养牛与双孢菇种植发展如火如荼的时候,采摘园与农家乐也在悄然兴起。郝三中承包了八路军石拐纪念园的旅游接待,农家乐发展了四、五家;采摘园里桃李争春,今年已经挂果,5、6个村民忙前忙后。

  目前,全村养牛近30户,种菇12户,既养牛又种菇的3户,占到目前在村户数的80%左右,基本实现了户户有产业。

  现在的石拐人互相比的不是谁家添了辆自行车,而是谁家在太原、榆次买了房,铆着劲地干。村民蔡美说,她70多岁的婆婆,帮忙采10天菇就买了1300元的金戒指,圆了半个世纪的“梦”。

  眼下正是下菇的时节,22个菇棚,12000平米的一层层菇架上,洁白的春菇如同大雪般密密覆盖。笑容满满地堆在大家脸上。

  前抓菇,后抓果,西抓旅游,东抓牛。22座双孢菇棚,33亩采摘园,600头牛存栏,石拐纪念馆一年接待游客3万人(次),四个方向四个支柱,撑起了石拐村的希望,路越来越宽。

  一个班子领出一路奋进歌

  “农村要致富,首先看支部”,张利红清楚地记得张璞第五次来村时对自己的勉励。

  “党支部战斗力怎样,村干部带动力怎样,是一个致富的核心保证。”张利红清楚地记得:2012年5月2日张书记轻车简从第五次进石拐,如同每次驻村一样,握住自己和陈跃林的手细心地言传身教:“要致富,看支部,选好一个人,才能带好一个班子,带动一个村,特别是产业发展了,班子的作用更明显、更重要了。”

  张利红是石拐村的能人,也是石拐村最早外出打工者,建筑队搞得像模像样。每次得知张书记要来,在外跑生意的他都尽量回来听听。当有人提出,希望他回来竞选主任时,他毅然决定放弃外面一年能赚几十万的生意,回来当这个最小的“官”,为石拐村把握住这样难得的机遇。2011年12月26日,他如愿当选。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只有聚住民心、做出成绩,才能撬动石拐发展。建设新农村,不是说说就可以办到的。

  “搞大棚种菇时,我是第一个报名的。”副书记王富珍说:“每个菇棚8万元的投入,对于花8块钱都要好好合计的石拐人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

  “大家跃跃欲试,又害怕失败。每天晚上都在主任家里吵到一两点。”时任村支书陈跃林记忆犹新,“我们不能压制了积极性,我们垫付车钱、饭钱,带有想法的群众出去看,看人家的效益,让大家吃上定心丸。”

  2012年秋菇的大丰收,无疑成了凝聚全村大种大养发展信心的催化剂。村委将原河滩填平、硬化,申请注册了以石拐双孢菇为代表的“太行白”商标,建起冷藏室。彻底打消了村民的顾虑,为双孢菇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前景。2013年规划建设双孢菇棚60个,当年完成12个,并生产见效。同年,协调3000平方米,建起了标准化养牛园区,全村600多头牛住进了“别墅”。全村形成了一种书记登台、干部亮剑、党员挂牌、群众检验、夯实基础、打响品牌的发展氛围。

  62岁的张二文见证了村“两委”班子为民务实的全过程:村干部牵头成立了双孢菇合作社,聘请福建技术员、河南建筑工、山东铺料工、河北劳务工,组成技术服务组,全程全方位服务村民;入村处的垃圾场变成了一排排白色的双孢菇棚;河南面的沙石滩修成了晒料场;村东头的撂荒地垫出了丰收田;刘二妮的牛生产时,陈跃林带来了镇里的兽医;宋三妮采菇缺人手,张利红请来了河南的打工者;樊建琴在市里为儿子买了楼,王富珍让小儿子帮助装修……

  一枝一叶总关情。正是这一叶一枝凝聚起了党与人民、群众与干部的血肉联系。因为石拐的村干部牢牢记得张书记的谆谆教导: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不仅要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创业致富,更要心系百姓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说真话,办实事。

  脱贫信心、致富信念、直至小康梦激情涌动,创业的积极性一旦触发,仿佛一瞬间开花结果。幸福的拐点,梦境的“显影”,昭示了石拐人一路高歌猛进的壮美未来。

  一次嬗变营造出一片和谐新天地

  镇长刘海鹏说:“在张璞书记的亲自过问下,村里硬化绿化了街巷、维修了水网、改造了危房,基础设施得到彻底改善。但石拐村改变最多的却是‘人’,由过去的只知晒太阳的‘向阳花’变成了忙致富满脸笑的‘幸福花’”。

  “去年一年,村里的年轻人结婚了11对,其中,从外地娶进来8个媳妇。”石拐人所津津乐道的,都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事。

  村干部们体会更深。“以前常常要解决谁家地里丢了一个瓜、几个玉米棒,小吵小闹不断,如今,东西放门外几天也没事,大家都不去操那份心,有时间还忙着赚钱。”

  产业的发展带来了精神面貌的振奋。生活的心劲有了,村容村貌也随之在变。“大家每天都会早早地把庭院街道打扫干净,不再是柴禾乱摆、煤球乱堆、垃圾乱倒。村里需要出工时,大喇叭一喊,在家的保准都到。”面对村民的变化,张利红感触最深,这些点滴都让他欣慰。

  老党员程福江在村广场边经营着小卖铺,每天顺带当起义务卫生监督员,教育孩子们不能乱扔东西。女党员程瑞平、刘翠平带着婆姨们闲来做起针线活、刺绣,拿到纪念馆外出售。郝继文、张小牛主动看护山上散养的牛,绝不能让牛毁坏了庄稼。

  “上点岁数的不再没事就往麻将摊上凑了,大家都往菇棚那边跑,万一有活干,一天能挣到150元的劳务费。”张利红亲身见证了石拐人从趿拉鞋片晒太阳向急急火火跑着赚钱的变化。“说脏话的都少了,大家见面打招呼都会聊起各自产业的效益,谁也没功夫去生闲气。”

  在石拐村,“希望”二字被一次次提起。以养牛为圆点,上游调产种青饲玉米,下游用牛粪、玉米芯种双孢菇,下架的菇料做有机肥还田,有机农产品以采摘方式配合旅游业,循环农业发展起来,收入成倍增长。

  当许多村还在绞尽脑汁地宣传建设和谐农村的时候,石拐已经拐过那个点,走向了更远的征程。

  张志丽 贺玲丽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