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唐僧并无西行通行证 一路“偷渡”到印度求取真经

  《大圣归来》的热映,再度唤起了人们对经典西游故事的记忆。而作为《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玄奘和尚正是唐代最著名的“偷渡者”。身上没有任何通行证件的他,为了前往印度求学,沿途几经波折,几乎丧命。而《西游记》中唐僧在各国“倒换通关文牒”的做法,则可能是作者吴承恩对明代“签证”情况的真实描述。

  唐三藏实际是个“偷渡者”

  以护照形式作为出入边塞关津的通行证件,在古代中国有近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出国护照和国内护照不相区分的做法,从春秋战国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而在清代以前,护照、签证不分。外国人入境,如经批准,州府再给他发一张护照。

  夏、商、西周时期的护照雏形称为“牙璋”和“圭璋”,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护照称为“封传”和“符节”,宋代护照又演变为“关引”、“符牌”,元代护照则以“公验”、“腰牌”为主,明代护照又出现了“文牒”、“关照”、“符牌”和“堪合”等形式。护照由石铜变竹木,由竹木变纸张,由手书变印刷,由文牒变本本。

  到唐代,“过所”制度更为严格,凡到各地进行贸易或其他活动的商人等都要持过所,否则便是非法通行,要受到缉拿。申请人万一丢失过所,就要被拘押扣留,查清身份后再酌情处理。无过所者将被视为“私度”,被查获就要治罪。

  在护照研究专家范振水看来,中国唐代的出入境管理制度,接近1000年后的现代出入境、边检和海关查验制度。来自北非和西亚各国的商人,在唐境内外“安全、自由”地通行,与唐代国力的强盛和中外交通的活跃有关。唐朝最有名的“私度”者,当数唐玄奘。历史上玄奘通西域,身上没有通行证件,一路混迹于商客队伍中,有数次几乎被中国守关的士兵射伤。

  《西游记》中说,唐僧师徒一路行经西域各国,第一等要紧事是请官家在唐王签发的护照——通关文牒上,盖印押花。类似的“倒换通关文牒”情节与当下我们所说的签证——对方领事官员在持照人护照上面签字盖章的做法十分接近。

  范振水认为,《西游记》里的描述反映的很可能是作者吴承恩所在的明代时期通行证的使用情况。如果他的猜测属实,中国的签证(批示)发明要比国际早300年。

  “偷渡客”徒刑一年半

  中国古代的这种“通关文牒”制度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更是一种经济行为。尤其是唐代的“过所”制度,一方面是保障行旅安全、防止作奸犯科、维护统治的政治制度,另一方面也主要是对商品流通领域进行管理的经济制度。

  按照唐律,商人若携带商品游走逐利,从事商品贩运,必须向政府有关部门申请“过所”,并持有得到批复的过所才能出入境经商。所有“过所”都会写明批准辞、批准日期,以及主判官和判依官的签名、盖章。一件过所的有效期限约为一个月,逾期就要在当地重新申请。

  政府有关部门收到行商申请

  后,要进行审查,一般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审查申请人的人身资格,是否有冒充顶替的情况。如果审查失职,负责的官吏就要受到一年徒刑的惩罚。二是审查申请上所载货物内容是否与真实携带的一致,还要检查是否有违禁品,以及携带奴婢、牲畜的合法性。

  拿到了政府批复的“过所”,但每过一个关卡,都要再次接受检查。如果不走关卡,而走其他道路,就算是偷渡,要处以一年半的徒刑。如果按照这个法律规定,玄奘既没有“过所”,又经常绕道过关,如果被追究,一年半徒刑恐怕是逃不了的了。但结果,玄奘回来后不仅没被处罚,反而受到了大唐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护照纠纷”打开国门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对出入境人员既不要求持有护照,也不要求另附载签证。1706年,英国有了一纸护照,请求外国当局允许持照人自由通过。1862年奥斯曼帝国签证,是世界领事界公认的存世最早的实体签证。

  但到了明清两代,大英帝国代表的工业时代开启的跨国界潮流与我国封闭的大门轰然相撞。我国多年来向外国人颁发“另纸护照”与西方各国间“自由通行”相抵触,“护照”纠纷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鸦片战争。

  清道光十四年,英国首任驻广州领事律劳卑从澳门到广州赴任。根据清朝律令,外国人从澳门进广州须向澳门地方官员申请护照,但律劳卑不领护照,且以“平行款式”向两广总督卢坤投递书信,最终引发外交冲突。卢坤命令停止对英贸易,律劳卑则令兵船炮击虎门炮台,闯入黄埔。

  《天津条约》约定“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外国传教士可以到内地自由传教”等内容,外国人持本国发放的护照,经中国官员盖印,便可在中国内陆“自由、安全”通行。(综合)

  延伸阅读

  清代的通关文牒

  康熙年间的几份“通关文牒”中,都加了一段康熙皇帝为经商管理所颁发的圣旨:

  “互通有无,负骗陌命。坑灭生理,虎喙孤商。资本为利,抛家宿店,飡(cān)风披星,离乡别井。□地临艰辛,□□经纪靠父母。异乡栓客,举目无亲,任凭发卖。可怜生作他乡孤客,死作异地游魂。”

  从中不仅可以看出行商的辛苦,还显示即便到清代,中国社会对商人仍然存在诸多歧视。加了这样一大段圣旨,小小的文书上,空间自然不多,所以商人、货物、牲畜信息就比较简略,但增加了一幅文牒持有人的画像,并写“依像放行”。这种验明正身的做法,一直延续到我们现在几乎所有的身份凭证上。

  (来源:东方早报)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