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市场需要新血液

  • 来源:新潮电子
  • 关键字:高端市场,血液
  • 发布时间:2015-10-29 11:03

  看华为的高端之路

  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发展历程中,虽然高端领域一直被苹果、三星牢牢把持,但以小米、华为、联想为代表的大批国产品牌却在中低端市场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千元级智能手机更成为苹果、三星等国际品牌难以进入的“禁区”,而随着市场和消费者的成熟,国产手机品牌也渐渐将目光放到了高端市场,当小米意图通过小米Note冲击高端手机市场时,华为Mate S的发布也将苹果、三星这两个高端手机市场的霸主作为自己的竞争对手的决心。当小米Note失败后,华为能够成功吗?

  华为手机的荣耀历程

  在不少“花粉”心中,2012年可以说是华为手机的一个分水岭,在2012年之前,华为手机更多是以通信运营商定制机的形象出现,而2012年6月低调成立的荣耀电商以及10月荣耀2四核爱享版(之前已经有荣耀1U8860和荣耀+)的出现,让华为迅速成为了消费领域追逐的对象,而后华为荣耀3以及3C/3X的推出更让华为在主流手机市场赢得大量市场份额。

  一款又一款经典的产品为华为手机不断赢得消费市场肯定和荣誉,也让华为在智能手机领域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全球2015年第二季度智能手机厂商出货量排名中,位列第三的华为让不少“花粉”感到骄傲,而华为余承东更表示未来两年华为在中国市场的营收将超过苹果。相比其他竞争对手,华为加入智能手机领域的时间并不算晚可也不算早,但凭借出色的产品品质以及高性价比,华为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荣耀之路。

  今天,Mate S的推出让我们看到了华为对高端智能手机领域的野心,不断夯实在主力消费市场影响力的同时,华为终将目光瞄向了被苹果和三星霸占已久的高端领域。

  核心竞争力的具备

  颜值、信仰、粉丝……国产手机品牌快速崛起的同时,让市场看到了许多匪夷所思的营销手段。苹果凭借数十年的沉淀和积累,才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粉丝和文化,但往往一个成立不足一年的国产手机品牌,就开始叫嚣着文化、内涵甚至信仰,这些看上去高大上的宣传营销手段或许能在短时间内激活热血青年的购买欲,但在消费相对理智的高端市场却显得相当苍白无力。2014年第四季度小米因专利问题被印度爱立信告上法庭、华为、中兴向小米、OPPO发律师函让手机厂商的专利问题开始浮出水面。

  对于一个品牌厂商而言,专利数量很大程度上能作为其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外在表现,起步较晚的很多国产手机品牌由于没有太多技术沉淀,很多时候在专利问题上只能打擦边球,这为企业未来发展埋下了隐患,尤其是当其希望进入高端市场时,一方面会面临专利拥有企业的诉讼,另一方面则由于本身核心创新能力缺失,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相比国内其它手机品牌,华为2014年申请国际专利3442件,在全球企业中排名第一,而在4G标准必要专利数量上,华为也仅次于高通和三星,并遥遥领先国内其他品牌。专利背后的研发创新实力让华为有能力在这场长跑中坚持下来并取得获胜的希望。

  当然,对大多数消费者而言,看不见摸不着的专利还是太虚幻了一些。华为在手机领域能够拥有还拥有一个非常关键的武器—芯片!小米、OPPO再牛逼,还是得乖乖地看高通、联发科脸色,而华为八核处理器Kirin920麒麟芯片除本身性能同高通4G芯片骁龙805不相上下外,里面更整合了华为自行研发的基带芯片,硬件的独立研发让华为能够很好地打破高通、三星等芯片厂商在硬件领域的垄断,这些都是其它国产手机品牌目前难以做到的。科技领域需要创新,但创新很多时候源自常年的技术沉淀,华为早在1993年便开始了自主芯片研发,20多年的积累绝非朝夕之功。

  不容忽视的营销实力

  提到华为,很多时候会让人联想到技术、研发,其实华为能从注册资本2.1万元成长到年营业额以千亿计的企业,同其出色的企业管理和营销团队是分不开的。为“为客户创造价值”让华为成功打破了国外企业在网络通信领域的垄断格局,用二十余年的时间便在巨头环绕的网络通信领域打下了大片江山,对于智能手机这样一个算是新兴的市场,华为手机这一站在巨头肩上的小孩却选择了虚心学习,从线上饥饿营销到粉丝经济再到反思线下渠道的建设与监管,华为完全以新人的姿态进入手机领域,不断像其它品牌学习从产品到营销乃至客户管理的各方面经验,在灵活多变的手机市场中逐渐站住了脚跟。

  凭借出色的营销团队,华为成功成为了网络通信B2B领域的巨头,而在偏个人消费领域的智能终端市场,华为出色的线下营销团队将在未来更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帮助华为手机抢占先机,庞大的线下营销团队将是很多追求“轻”和“快”运营的互联网品牌难以媲美的,而“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也将比单纯“为客户提供低价”的理念更容易赢得用户忠诚度和粘性,这样的用户忠诚度和粘性,让华为更容易获得高端市场消费者认可。

  强化本土优势

  在国家网络通信安全问题日渐升温的今天,作为拥有纯种中国血统的华为手机,凭借华为多年来依靠网路通信设备在国内各省市政府单位积淀下的丰厚人脉,能够很轻松地进入政府机构采购目录,而政府行为一定程度上是对华为手机产品在安全、可靠性方面的认可,这两大特性又是高端商务手机所必备的,这让华为有了进入高端商务市场的“捷径”。

  供应链的倾斜

  庞大的中国消费市场让供应链上的厂商态度也开始发生变化,快速崛起的中国智能手机品牌让不少供应链上的伙伴都尝到了甜头,而随着合作的深入以及国产手机品牌的壮大,供应链厂商开始渐渐向国产手机品牌倾斜,而华为P8便使用了索尼最先进的IMX278传感器。虽然进入苹果的全球采购链能够获得高额的单品利润,但成为中国智能手机品牌的合作伙伴,无疑能分享其快速成长的红利,获得较高的总利润。当摄像头、传感器芯片出现全球供货紧张时,索尼便力保了华为、小米、OPPO等友商货源。

  在巩固中低端市场份额的同时,华为一旦打开高端市场,意味着供应链上的伙伴也能获得较高的单品利润,加上出货量的提升,对整个华为供应链上的厂商都是有利的,除等待元器件供应链厂商内部营销策略倾斜外,华为更应该主动同掌握核心元器件的厂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但争取在第一时间拿到最新技术的元器件产品,更能够确保在全球供应紧张时拥有足够的货源。在这方面,拥有雄厚资金的华为完全可以尝试通过入股或合资公司的方式,将掌控核心技术的厂商拉到自己的阵营。

  构筑生态圈壁垒

  单一的硬件生产企业难以在该领域取得绝对性优势,这个道理想必B2B出生的华为比普通人更明白一些,在网络通信领域,华为通常会为客户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而非独立、单一的产品,而随着移动互联应用的成熟,单一的手机也难以满足用户差异化需求,于是华为也将目光放到了穿戴式设备领域以及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领域,未来,华为完全可以围绕“轻办公”应用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生态圈。

  丰富并完善硬件产品布局的同时,华为还应该在系统和应用上继续加大投入,应用特征鲜明且能同其它设备产生良好互动的系统或应用,足以帮助华为智能移动终端产品快速融入用户生活。对于追求生活品质和便利性的高端用户而言,完整的移动数字生活解决方案显然比单一的产品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想要成功进驻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并取得一席之地的华为,须从软硬两个方面再次提升自我,从手机厂商的角色转化为用户个人移动数字生活服务商的角色。

  写在最后:不争朝夕 只看千年

  “在大机会时代,千万不要机会主义”—华为对自身文化和理念的坚持让我们看到一个巨头的稳步成长,纵观华为成长历程,其发展速度并不算快,UT斯达康、无锡尚德、江西赛维等企业都成快速完成从零到百亿的增长,但在未来的长跑中,都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通行行业定制机的岁月磨练了华为手机的品质,而对主流消费市场的争夺,则让华为真正适应了这个领域,而未来对高端消费市场的布局,也将让华为完成对整个智能手机领域的布局和辐射,拥有巨大消费市场的同时,完成在移动互联时代的关键布局。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