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我们会拒绝平板

  • 来源:新潮电子
  • 关键字:iPad Pro,平板电脑,苹果
  • 发布时间:2015-10-29 11:20

  话题从全新iPad Pro谈起

  iPad Pro话题及开篇概述

  从一货难求的卖方市场到大幅下滑的销量,平板电脑在短短五年时间内便经历了冷暖人生,快速进入寒冬的市场让不少厂商感到失望,当领航者苹果都开始推出iPad Pro主打“办公”领域时,还有多少人敢对平板电脑坚持乐观的态度呢?从追捧到拒绝,平板电脑领域还有重振的希望吗?从品牌厂商到上游供货商,再到终端消费市场,一场从iPad Pro开始的讨论或将让你重新认识平板电脑市场。

  颓废的平板电脑市场

  从高速增长期进入成熟饱和期,平板电脑正如同其它产品一样经历着它发展所必须的过程,但平板电脑2015年第一季度全球出货量同比下降5.9%,苹果也经历了连续5个月的下滑一类数据还是让市场感到刺骨寒意。同质化严重的产品难以得到消费者认可,而终端市场也难以找到购买平板电脑的理由,整个平板电脑市场快速进入寒冬的同时,更有“平板电脑将会像上网本一样死亡”的声音传出。虽然不少平板电脑品牌也在游戏、办公、儿童等多个细分应用市场展开拓展,不过整个平板电脑领域的颓势依旧难以抵挡,有着领航者和风向标意味的苹果自然更受市场关注。

  向生产力工具靠拢的iPad

  作为平板领域的开启者,苹果iPad在行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都是无可替代的,而在2015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上,最新iPad Pro的推出虽然从产品性能到外观设计上并没有给人太多新意,但其从消费类产品到生产力产品过度的倾向却体现了苹果对平板电脑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与行动。

  相比专注移动性能的Mini系列,iPad Pro直接将屏幕尺寸升级到了12.9英寸,2732×2048分辨率以及全尺寸键盘和触控笔的提供,让iPad Pro在应用上更偏向需要高效输入的办公环境,苹果还为其发布了相匹配的Smart Keyboard和Apple Pencil。从应用功能上讲,iPad Pro已从互联网内容消费渐渐转到了内容生产上,更像是一款生产力工具的iPad Pro赋予了平板电脑更多的含义,更便携的笔记本产品让人们看到了平板电脑向笔记本领域渗透的趋势。

  从死磕到携手的微软与苹果

  提到平板电脑里面的生产力工具,大多数人第一反映是微软Surface系列产品,Windows和iOS围绕移动设备系统的争夺让微软和苹果成为死敌一般的存在,iPad Pro从功能定位上同微软Surface产品颇为接近,不少业内人都戏称苹果要在平板电脑领域里同微软再一次死磕,但事实是在2015年9月10日那天的发布会上,微软和Adobe都为其站台并详细解说了Office与Photoshop Fix是如何针对iPad Pro进行了优化的,这在苹果发布会上是极为罕见的,尤其是微软和Adobe一定程度上都是苹果的竞争对手。

  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永久的利益。颓废的平板电脑市场让苹果、微软乃至程序开发商都倍感压力,面对疲弱的消费级平板电脑市场,“轻办公”这一细分市场的崛起无疑成为平板电脑领域实现持续增长的希望与动力,同以往微软重办公、苹果重娱乐所不同的是iPad Pro态度鲜明地将办公作为其应用定位的重点,两大巨头围绕同一领域的竞争,无疑能够加速“轻办公”细分领域的崛起,在围绕市场份额死磕以前,两大巨头先行联手帮助细分市场成长起来更为现实。正式巨头们在“轻办公”领域如有默契的合作,让市场看到了平板电脑复苏的希望。

  平板电脑的救赎之路

  逆势而为成功几率极低,平板电脑市场因为整体进入成熟期而产生市场需求量减少、厂商出货量降低等现象本就是无可避免的,而随着消费市场的成熟和理智,以往在“风口”上分享市场红利的小品牌在这样的市场态势面前更是面临退出的危机。在无法改变市场整体状况的前提下,积极开拓细分市场,通过差异化及个性化应用在细分市场形成优势成为不少平板电脑厂商的共识。而除品牌厂商的努力外,Intel、ARM等上游芯片供应商和终端消费者的态度的态度,都将在复兴平板电脑市场这场救赎中成为决定性力量。

  品牌厂商态度

  深耕细分市场的品牌厂商

  对细分市场的掌控力度成为品牌厂商能否在平板电脑这轮洗礼中存活并发展起来的关键,虽然中小品牌厂商灵活的市场策略让其能够在市场转换中获得一定优势,但苹果、微软、三星一类领军企业的态度,往往预示着平板电脑市场的整体走向。

  跌中跌的平板电脑

  据IDC最新报告显示,2015年第二季度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较去年同期下降7%,仅4470万台。虽然苹果以1090万台的出货量排名第一,但该数据同比下跌了17.9%,而市场份额也去年同期的27.7%跌至24.5%。三星第二季度平板电脑出货量760万台,同比下跌12%,市场占有率也同比下降了一个百分点。虽然苹果、三星这样的领军企业跌势生猛,但国内厂商联想和华为无论是出货量还是市场占有率都有较好的增长。尤其是华为第二季度出货量同比激增103.6%。冰火两重天的市场表现,一方面是国内品牌产品本身在性价比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则是其灵活市场策略对消费市场的准确把控。

  高速增长的二合一平板

  全球平板电脑市场的颓势让不少业内认识感到无奈,但随着Windows 10系统的发布以及Android设备换机潮的来临,二合一平板却出现了高速增长的态势。在IDC的数据报告中,二合一平板产品第1季组装出货量为192万台、较前季衰退50.1%,不过,与去年同期相较则成长11.3%,而在4~6月,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为4470万台,比2014年同期减少了7%,但二合一跨界平板在全球市场出货量有望突破1470万台,相比较去年同期增长86.5%。持续高增长的二合一平板电脑市场让人们看到了希望,兼具平板和PC功能的便携式平板俨然已经成为平板电脑市场发展方向。

  即将迎来收获季的微软Surface家族

  从“能工作、能娱乐,一个就够了”到“想象Surface Pro 3能为您做什么”,从最初人们对微软直接进入终端移动硬件设备的不解、质疑到接受、跟随,微软Surface系列的成长,让人们看到了微软的“高瞻远瞩”,在众多平板电脑品牌跟随苹果征战移动娱乐应用领域的时候,走轻办公路线的微软Surface无疑让人们眼前一亮,而经过数代产品的培养与沉淀,轻办公市场的崛起绝对能让微软Surface成为最大的红利分享者。

  雄厚的技术、资金以及市场渠道实力,让微软能够投入巨大的资金逐步完成市场的培育及消费者的教导,而微软2015年第二季度的财报也显示了市场对微软的回馈,增长117%、营收达8.7亿美元的Surface不单在微软内部产品部门中格外显眼,在整个平板市场萧条,甚至连iPad销量都持续下滑的情况下,曾经难堪的Surface却能够获得增长,足以另微软骄傲。

  尝到甜头的微软自然选择继续加大对Surface系列的支持,最新曝光的Surface Pro 4虽然针对不同市场人群分为两个版本,但即使是普通版也将屏幕尺寸扩大至12.3英寸,而高端版以更强劲的性能和更轻薄的机身足以媲美笔记本产品。对细分市场持续性的投入让微软尝到了甜头,日趋完善的Surface家族有望成为二合一平板领域的导航者及风向标。

  跟随二合一潮流的厂商

  微软Surface绝非在二合一平板市场打拼的唯一,华硕Transformer Book T100HA、联想Yoga 3 Pro、宏碁Switch变形系列其实都将平板电脑同笔记本产品的界限变得十分模糊,iPad Pro的出现更是肯定了二合一平板电脑这一产品趋势。虽说iPad mini4表明苹果并不甘心放弃消费级平板产品,但iPad Pro却旗帜鲜明地表明苹果对二合一产品的支持。类似神舟这样灵活的国产品牌,更早早嗅到二合一平板市场的“香味”,1500元以内的二合一平板直接将价格战导向这一细分市场。

  除了上面提到的IT大品牌对二合一平板市场颇为看好外,昂达、蓝魔、原道等众多国产平板电脑厂商也将二合一产品当成了“有利可图”的细分市场,低价新品的不断涌现无疑加速了细分市场的快速成长。

  编辑点评:更具价值的生产力工具

  二合一平板市场的崛起体现了成熟消费者对产品应用价值的追求,从单纯的互联网内容消费到生产,更偏工具定位的二合一平板显然具有更高的综合价值。强大的平台性能足以满足用户对“生产力”和“创造力”的追求,而介于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间的市场定位,让这类平板成功开启新的细分市场。在微软和苹果的带领下,华硕、联想、宏碁乃至众多华南平板厂商的跟随势必能加速这一细分市场的成长,为寒冬中的平板电脑市场带来一丝暖意。

  上游态度

  布局生态圈的上游企业

  平板电脑能够在过去短短数年时间里完成爆发式增长,一方面得益于市场需求的不断攀升,另一方面也是众多上游企业的大力推动,多年的合作让上游企业对平板电脑市场走向具有明显的干预性,其态度对平板电脑市场未来走向也相当重要。

  从降价到免费的微软

  对于上游企业而言,授权费用是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底一份诉讼文件显示,仅三星一家公司,2013年就向微软支付了高达10亿美元的专利授权费用,这还仅仅是微软向Android设备收取的专利费用,而为降低这样的费用支出,通过搭载微软Windows系统或者Office移动办公套件,进行深度合作成为不少企业的选择,这让终端硬件设备厂商同微软形成了一个利益上的妥协和联盟。

  而意识到以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终端设备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对系统推广的重要性后,本身在消费级移动系统市场上出于劣势的微软也开始大举进攻,希望同Android、iOS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降低系统使用授权费用成为最直接的措施。相对以降为主的Windows 8.1系统而言,微软直接在Windows 10上祭出“免费”这一大杀器。

  在上下游厂商齐心协力开拓二合一平板电脑市场的今天,原本在办公应用上具有明显优势的Windows系统配上“免费”的促销手段,一方面能够提升微软在移动终端设备领域的占有率,另一方面则能有效降低产品成本,推动产品的普及。

  贴钱买用户的英特尔

  在移动互联时代,同Android和ARM高增长相对应的是英特尔和微软的颓废,这两个互联网时代PC领域的巨头,在智能移动终端设备却有些找不着北的感觉。不过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让其后劲十足。

  相比微软的免费,英特尔来得更直接一些,直接对采购英特尔芯片的平板电脑厂商进行补贴,从而用低价快速在平板电脑领域形成阵营,虽然终端消费市场英特尔阵营平板电脑产品出现井喷的态势,但仅在2014年针对BayTrail芯片的补贴,便让英特尔直接损失了42亿美元,花钱买用户的做法或许不到最后无法评估到底是对是错,但英特尔对于平板电脑领域的支持是毋庸置疑的,除耗费大量真金白银对合作硬件厂商进行补贴外,更在2014年推出南方策略,自降身份同广大南方白牌平板厂商合作,“交钥匙”的合作模式尽力降低友商合作门槛,力求获得更高的市场占有率。

  烧钱买用户的做法本身会在终端市场上制造泡沫和不真实的销售数据,随着平板电脑整体市场的萎靡和彼此了解的深入,英特尔移动芯片“大补贴和折扣”的岁月势必成为过去,当22nm芯片产能稳定,14nm稳步推进时,英特尔未来或许将选择一些优秀的合作伙伴继续抢占平板电脑市场,不过摆在英特尔面前的恐怕是先处理好二合一平板与二合一笔记本在产品及市场定位上的重叠问题。

  布局平板电脑生态的ARM

  回顾整个平板电脑甚至智能移动终端市场崛起的过程,在能耗比上拥有优势的ARM阵营无疑成为最大的赢家。虽然高通、三星一类ARM阵营主力并没有将太多的精力放在平板电脑领域,但瑞芯微、全志却凭借同国内平板厂商的良好合作,获得大量市场份额。从功能丰富的Soc芯片到配套系统的优化,芯片厂商往往会向品牌常常推出完整的方案,标准化的产品和系统无疑降低了行业门槛,造成终端产品同质化的同时,也推动了整个行业的高速发展。

  在二合一平板逐渐成为主流趋势的今天,相比以往凭借双核、四核等硬件规格抢占市场的手段,Light Office OS、Remix OS等一众以轻办公应用为核心的移动系统让上游芯片厂商同品牌电脑品牌厂商联手布局系统领域,或许在系统核心技术上并没有太多出彩的地方,但这类系统具有明显的应用偏向性,其在轻办公上的应用优势势同硬件结合在一起后,将为用户带来更好的应用体验,尤其是这类主打轻办公应用的系统本身出于二合一平板市场爆发之际,将给市场带来足够的想象空间。

  二合一平板帮助代工业复苏

  芯片、系统厂商需要以联盟的形式拉拢更多的企业加入到自己的阵营,以数量优势奠定自己的市场低位,但对于组成生态圈的产业链而言,封闭性更强、产业更集中的单一品牌产业链在整个行业步入严冬时,明显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这点在平板电脑生产厂商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在平板电脑市场衰退的过程中,鸿海、仁宝等为第三方品牌代工的企业出货量下降明显,而三星、联想与乐金这类组装自由品牌的工厂则排名考前。不过随着二合一平板市场的率先增长,尤其是三季度iPad Pro上市预期,鸿海、广达出货量再次提升,这类以综合性代工为主的工厂出货量提升,意味着2015年下半年二合一品牌将大量登场,形成一个良好的市场循环。

  编辑点评:从硬到软的竞争焦点

  很少有平板电脑厂商能够像三星一样在软硬件上拥有产业集中化的优势,对于不少在平板电脑时代成长起来的新兴企业而言,薄弱的技术和资本储备是其在转型期最大的障碍,而上游企业在平板生态圈的布局让其能够为下游品牌厂商提供更完善的整体解决方案,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相比硬件规格而言,当前上下游厂商在系统和应用上显得较为薄弱,毕竟二合一产品趋势更需要完善的系统和应用支持。

  日趋成熟的消费者

  成熟消费者的理智思考

  逐渐成熟的消费者对平板电脑逐渐产生新的思考,从拒绝到期待,《新潮电子》特在微博和微信平台进行有关平板电脑产品的市场调研,从三千余份数据中,或许能更好地了解终端消费者的想法。

  大屏手机和智能设备的冲击

  当平板电脑支持3G/4G网络,并以通话应用向智能手机领域发起冲击时,屏幕越来越大的智能手机同样在抢占平板电脑市场,当5英寸大神F1Plus打出399元售价时,对7英寸通话平板的威胁是相当巨大的,更便携的机身加上更强劲的性能,智能大屏手机很多时候在互联网内容消费上并不会比平板电脑弱上太多,可出色的便携性和通话功能却能让其具有更好的用户粘性,从而逐渐将平板电脑打入“冷宫”。在本次调查中,61%的读者表示在拥有了一款大屏手机后不再会有购买平板电脑的打算,97%的人认为平板电脑和大屏手机在功能上有重叠。

  此外,电视盒子、MiniPC等智能设备的出现也对消费者注意力和购买进行了分流,以技德Remix Mini为例,其9月16号登陆京东众筹,半小时完成50%,一小时完成80%,短短2小时内已经达成众筹目标的成绩显示消费者对产品的高度欢迎和认可,但这类新颖的产品多少也会对平板电脑市场造成冲击。

  性能难以满足需求

  从单核到八核,平板电脑性能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出现爆发式增长,但对于市场消费者而言,平板电脑性能一直是其担心的问题,或许在移动娱乐应用方面,当前平板电脑性能已经足够,但对于高效文本输入、视频剪切等互联网内容制作应用而言,平板电脑无论是在效率提升还是本身性能上都有所不足,以当前平板市场主流的ARM平台而言,其在能耗比上的优势并不足以满足人们对互联网内容生产和创作的需求,而以微软Surface为代表、追求生产力的产品则以在配置上几乎同笔记本类产品保持一直,体现了二合一产品对性能的需求,只不过这样一来,平板电脑成本售价也将得到提升,并同变形笔记本在应用上产生重叠。虽然调查数据显示觉得当前平板电脑性能足够和不足的用户数量基本持平,但80%的用户觉得二合一平板难以取代入门级笔记本。

  企业办公支持不足

  轻办公应用少不了智能移动终端的支持,但目前绝大多数参与调查者都认为当前平板电脑不能满足轻办公应用需求,原本Android系统本身在同PC进行数据交互、帐号同步方面有着不小的问题,而Windows系统平板普及度不高的情况下,具备企业所需功能较少,很难融入企业办公之中的普通消费平板产品势必被消费者拒绝。

  编辑点评:应用决定市场

  平板是否有更加合适的形态与新颖应用,也将对平板市场有着决定性的作用。74%的被调查者表示对二合一平板有兴趣,而43%的用户觉得1500元~2000元是二合一平板的合理售价,这也表明了在平板电脑市场整体走弱的今天,细分市场依旧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有望成为平板电脑领域新的增长点。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