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9月24日,乐视在中国香港举行了“超3再次颠覆”乐视超级电视发布会,正式推出三大旗舰六款第3代超级电视,并且全部采用低于量产成本的定价模式,通过生态补贴硬件。已经发展到第三代的乐视超级电视,不但已经成长为传统家电厂商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而且还形成了独创的开放闭环的乐视生态系统。而在此前的9月22日,乐视体育也在中国香港召开了题为“无限英超”的专场发布会,宣布乐视体育获得香港地区2016~2019年英超三个赛季的独家转播权。两场活动,让乐视的全球布局展露无遗。
丰富的内容专属资源
内容方面,乐视体育已经为乐视体系下独立运营的内容标杆,从最初的体育频道成长为内容产业运营企业。在乐视看来,依靠庞大的体育产业,乐视体育完全可以成长为世界一流的企业。但是要做大这一步,只依靠底层的内容转播远远不够,必须要向价值链的顶端扩展才能在体育产业中获得更大的发展。因此乐视体育成为内地唯一一家拿下欧洲五大联赛和欧洲冠军联赛转播权的中国公司—这是央视体育频道都无法做到的;在篮球领域,这家公司拥有过去两个赛季以及NCAA本赛季的Final4比赛、CBA未来两个赛季的转播权,乐视体育还获得了F1和MotoGP、WTA和ATP的新媒体转播权。而在香港地区,乐视体育也直接拿下了未来三个赛季的英超独家转播权。乐视体育的这种做法,目标瞄准的显然不是那些视频网站,也许ESPN才是追逐的目标。
极具远见的终端建设
终端方面,乐视超级电视发布之初并不被市场看好,一个视频网站自己做电视在传统六大电视厂商看来根本就是个笑话。不过当乐视超级电视发展到第三代,2015年电视销量瞄准300万台的时候,乐视已经成为电视行业不容忽视的“规则破坏者”。“推动电视行业进入3.0时代,开创电视行业开放闭环的生态时代。”乐视超级电视瞄准的显然不是简单的终端制造,而是对整个电视价值链的渗透。通过内容及生态补贴硬件的方式,乐视超级电视能够低于量产成本定价,这种多维作战的方式让传统电视厂商不得不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作战。乐视致新总裁梁军表示:“生态电视,不是一台电视,而是一套通过产业链垂直整合和跨产业价值链重构所打造的开放闭环大屏互联网生态系统。”而在更加开放的香港,乐视超级电视和乐视盒子一起,成为打破传统电视终端厂商和电视网络产业结构的破冰船。
井喷式的市场拓展方式
而在市场方面,乐视也已经开始了激进之旅,就在国庆期间,乐视的广告在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幕上亮起,乐视在印度的脸书账号开通,乐视商城在扩张品类的同时也开始面向全球市场开放。在自建600个CDN节点、10Tbps出口带宽,全球覆盖超60个国家和地区的乐视云的支持下,乐视开始了对全球市场的开拓,在香港的两场发布会只是乐视生态全球布局的号角。也许未来版权意识、付费习惯更好地西方市场,竞争压力更小的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市场,将为乐视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
作为成长自国内市场的全内资物联网企业,乐视的成长环境其实并不算肥沃,虽然背靠着规模第一的国内互联网市场,但是依靠提供互联网内容特别是视频内容起家的乐视始终面临着盗版侵权、免费习惯乃至监管规范的制约。或许正是在这种压抑的成长环境,才促使乐视走向了更具外延张力的生态化发展模式。从内容体系的建设,到终端屏幕的扩展,再到硬件产品的渗透,以及全球市场的布局,乐视正采用一种极为“野蛮”的模式成长着。不过在高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诸多隐患,其中乐视绷紧的资金链就是挥之不去的阴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贾跃亭多次质押股权融资来为不同的业务投资,甚至不惜抛售股份免息借给上市公司来维持现金流。而乐视的众多分支业务,比如乐视体育、Lepar、乐视超级手机、乐视汽车等,也采用了更开放的态度对待各方的融资。除此之外,乐视不断进入新的领域,也就意味着需要不断挑战传统的强者和规则,在电视领域如此、手机领域如此,内容领域更是如此,能否真正将自身的业务生态整合来提高竞争力,决定着乐视未来的成败。
作为走出去的第一站,香港市场比起内地在网络基础建设更为完善,用户对收费收视业务的认同度更高,而且内容版权管理更为严格,是乐视走向世界最好的试验田。相比现阶段香港的视频内容提供商,乐视有丰富的全球化内容资源,成熟的营收模式和丰富的独立内容创作团队,并凭借英超独家转播的热门资源和第一年免费收视等促销活动登陆香港,势必,会在第一站取得不错的成绩。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