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WE大会 未来科技世界的大门是否已经叩开

  16名演讲嘉宾、5000名听众以及穿梭在会场外的黄牛党组成了腾讯WE大会的人为元素。量子悬浮、飞行探索、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以及机器人等构成了腾讯WE大会的技术元素。人为元素和技术元素的相互融合,使得一场炫酷、烧脑的未来科技盛宴得以展现在众人面前。

  腾讯WE大会上现代化的技术呈现使得颇具年代感的北展剧场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同时,古老与现代的激烈碰撞也使得现场的观众有些“眩晕”。紧接着一场场前沿科技的演讲接踵而至,在观众大呼过瘾的同时也使得他们随着演讲的深入而进入了一个畅想的空间。那一刻,对于未来科技世界,他们有了新的认知;那一刻,对于未来科技世界,他们有了更多的期待。

  像钢铁侠一样飞来飞去

  在钢铁侠系列电影中,小罗伯特·唐尼饰演的斯塔克在穿上金红色的钢铁衣后转瞬间就成了一个能够在空中飞来飞去的钢铁侠。当看到这些镜头的时候,观众们无不惊叹,而惊叹之余,他们也在想自己能不能在有朝一日飞上天空,圆一把飞行梦。

  其实,人类的飞行梦自古有之,并且从没有间断尝试,直到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人类才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空中飞行。如今,我们可以乘坐飞机周游各国,也可以透过飞机的舷窗来眺望云层之上不一样的世界,但做到这些的前提是你必须在飞机里,而不是飞机外。

  坐在飞机里体验飞行与钢铁侠的飞行是一回事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那么,人类可以像钢铁侠一样飞来飞去吗?

  这个问题在腾讯WE大会上似乎得到了解答。来自深圳的光启科学带来了一款名为“马丁飞行包”的产品。深圳光启科学董事局主席刘若鹏提到,走进这个飞行包带上安全带,左手控制起降,右手控制方向,个人即可实现垂直起降,也可以快速前行,同时也可以在1500米以内的高度随意地飞行。大家坐上这样的飞行包,可以持续飞行30到45分钟,而这就是可以实现我们每一个人儿时梦想的钢铁侠飞行包。

  另外,刘若鹏也表示,这款飞行包除了应用于紧急救援等专业需求外,其个人版也将计划在2017年上市,目前已开始接受个人预订。

  虽然并不知道这款飞行器是否能成为我们实现飞行梦想的载体,但是它的出现还是让我们重燃希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像钢铁侠那样飞来飞去将不再是梦想,而会变成真真切切的现实。

  与另一个自己同台对话

  以前,电视剧或电影里总是会出现同一个人面对面对话的场景。那时,观众都觉得很神奇,不知道这样的场景是如何呈现的。现在,“身经百战”的观众早已知道这样的场景是通过剪辑或特效呈现出来的,只不过是导演玩的小“把戏”。

  不过,这种“把戏”就不能成为现实吗?答案是肯定的。而当与另一个自己同台对话的场景通过科技手段真正实现的时候,其所带来的震撼还是前所未有的。

  这将是一种怎样的科技?全息投影技术的出现使这一切成为了可能。这项技术不仅可以产生立体的空中幻像,还可以使幻像与表演者产生互动,一起完成表演,产生令人震撼的演出效果。

  另外,虚拟现实技术总是会与全息投影技术同时被提及。在腾讯WE大会的现场,虚现科技的首席执行官庞晨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关于虚拟现实交互的演讲。她表示,当我们头戴显示器的时候就会看到一个虚拟世界,不过仅仅看到并不能满足我们,我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去与这个虚拟的世界进行沟通和互动,这也就形成了虚拟现实的交互。

  什么是好的虚拟现实的交互呢?人的自然动作才是最适合虚拟现实的交互方式。庞晨提到,我们利用极小空间方案,通过虚拟现实行动平台,可以让使用者在现实中极小的空间就可以实现在虚拟世界中无限的360度的行动,通过传感器捕捉人体的行动动作、信号,并且映射到内容当中去。它们不需要特殊的内容,也不需要特殊的场地,也就是说我们只要一平方米就可以在虚拟世界中想走多远就走多远,我们不需要租一个篮球场,也不用担心撞到东西,也不用担心走出范围。

  这仅仅是一种虚拟现实的解决方案。而在未来,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必定会惊艳世界。这,才刚刚开始。

  机器人来了 我们去哪儿

  众所周知,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多种类型的机器人,像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娱乐机器人以及军用机器人等等。

  在腾讯WE大会上,谢菲尔德机器人研究所主任Tony Prescott为观众讲述了他的研究项目。这个机器人的名字叫做SCRATCHBOT,它没有听觉,也没有视觉,而是使用大脑机制来连接大脑的神经系统,并通过胡须来感知外部世界。

  另外,他还讲述了一个新的项目miro。他的目标是要使miro成为一个伴侣式的机器人。它可以学习语言,也可以与人类互动,同时还带有情感需求。如果一个人不能养宠物,或者年龄较大,不能遛狗,miro将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难以想象,机器人的发展已经到达了这样的高度。有朝一日,它们可以替代人工完成生产、可以做家务、可以带孩子,可以做各种各样的事情。然而,当这一切真正成为现实的时候,人类将会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境地?我们又该去哪儿,去做什么?

  相关链接

  向未来 共生长

  2013年,首届WE大会上,马化腾对互联网未来的趋势见解至今影响业内。这正折射出腾讯耗费巨资举办WE大会的初衷:洞悉行业趋势,探索科技未来。

  2014年WE大会,12位嘉宾的演讲精彩纷呈,涉及太空旅行、脑机接口、人工智能、基因科技、智能交互等领域。但有心人已经发现,马化腾并没有来到大会现场——据说,他在电脑前认真地收看了大会的全程直播。

  没有了马化腾的出席,负责“公司未来”的腾讯CXO(首席探索官)网大为作为压轴嘉宾,做了主题为“透视100年后的五个法则”的现场演讲,畅想未来科技带来的改变。

  2015年,市值达到2000亿美元的腾讯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四十家公司之一。十足的底气令腾讯愈发从容自信——今年的WE大会以“向未来,共生长”为主题,这一主题也映射出了当今世界互联互通、休戚与共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其实,作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巨头之一,腾讯承担的不仅是为亿万消费者和企业提供互联网技术、产品与服务,还要为中国乃至世界探索、找寻未来社会生活的可能性。

  本报记者 路沙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