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香村: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

  每逢节日探亲访友,一定少不了“稻香村”的身影。提起北京稻香村,似乎无需多作介绍,它生产的糕点、肉食、速冻食品、月饼、元宵、粽子等特色食品伴随了北京等地几代人的成长记忆。

  这家19世纪末就落户于北京前门外的老店,如今已经跨越百余年时空,发展成为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而让这家百年老店持续、稳健发展的,除了独具特色的南味食品、真诚守信的服务品质,还有传承+创新的企业理念和信息化有效支撑的运营方式。

  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

  北京稻香村常务副总经理池向东说道,阿里提出的平等、开放、互动、迭代,小米倡导的极致、口碑、体验、快,和黄太吉推崇的文艺复兴、小时代、社群等等,都只是互联网企业的思维,不能代表传统企业的思维。而且,每个互联网企业都有不同的思维,并没有统一的、普适的“互联网思维”。

  其实,面对汹涌而至的互联网化大潮,传统企业的大佬们观点各不相同:海尔的张瑞敏认为不触网就死亡、最大的问题是不够狗急跳墙,最难的是给自己做手术。海尔已经开始实施消灭中层、去经销商、去领导等一系列举措。华为的任正非则指出,不要被互联网浪潮所裹挟,大机会时代,不要机会主义。即使在互联网时代,车子还是车子,豆腐还是豆腐,不能盲目创新,使自己的资源分散,甚至带来负面影响。联想的柳传志也表示,对于传统产业而言,互联网思维的最大作用不是颠覆,而是改良和改善。

  池向东表示,自己的“互联网思维”正是整合了上述三人的观点:如果有好的技术、好的工具能够支持企业提升效率,让企业能够更好地运营,那么企业肯定要采用。但是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的基础毕竟不同,不能盲从、跟风,也不能推翻或者否定过去多年的发展基础。一定要从自己产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在这个基础上,运用技术改善、提升、创新。其目的是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把管理做得更好。归纳起来,就是九个字——必须变、不盲从,会更好。这才是传统企业面对互联网浪潮时应有的智慧、理性的思考。

  池向东强调:“不管哪个企业,一定要知道自己是谁,你有什么,你要向什么方向去,怎样才能达到你的目标。”

  练好内功实现管理升级

  在很多人的眼中,北京稻香村是个“传统得不能再传统的企业”,也是个“实体得不能再实体的企业”。用池向东的话来说,就是“我们一点虚的都不干,只想靠实业,靠自己辛辛苦苦做事来发展企业。”

  目前,北京稻香村的经营模式属于工商一体,既有食品制造,又有食品销售。“在信息化大潮到来的时候,我们是一步一步地用技术来改造企业,提升管理的。”池向东表示,“自从2000年以来,我们只做一件事情,就是练好内功,实现管理升级。包括从人治管理转向制度管理,从经验管理转向科学管理,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管理。在这个过程中,运用信息化技术最核心的目的,就是要提高企业的效率。”

  池向东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提高效率的历史,现在电商之所以得到飞速发展,也是因为电商解决了消费的效率问题。而我国制造业的效率还只是美国的二十分之一,对制造企业来说,未来参与市场竞争的唯一出路,就是运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提高效率。

  而运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必须从企业实际出发,讲求实效。北京稻香村的信息化建设也是这样入手的。据池向东介绍,在1999年,稻香村的业务量就达到了几个亿的水平,开票的业务员每天要开好几本票,工作量非常大。为了发货,业务员凌晨四五点就要到办公室开票,一天下来,手指磨得非常疼,不仅工作量大,还很容易出错。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北京稻香村开始进行电算化。

  池向东坦言:“信息化一定要有一个过程,一步一个台阶,稳扎稳打,我们做信息化也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2003年,北京稻香村正式采用了用友的供应链和财务系统,主要解决原材料问题;2006年采用了U8的分销系统,主要解决成品入库和分销到所有销售终端的问题;2010年采用了生产制造系统,主要解决生产过程的成本管理、成本控制、原料物流监控的过程;2011年采用了自动化办公系统,主要解决内部沟通、精简流程的问题;2013年又引进了商业智能系统,把原来的信息进行整合,发挥数据指导管理的作用。

  作为一家年销售额高达35亿元的传统食品企业,目前北京稻香村的产品大概有六百多种,原材料就多达四百多种,在北京地区的连锁销售终端店有170多家,外阜也有40多家,每年的产量高达五六万吨。“如果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撑,我们的企业不要说灵活高效的运营,连起码的业务运转都没有办法支持。”池向东表示,“正因为我们前几年做了信息化,大家觉得新技术应用解决了企业的问题,尝到了支持企业发展的甜头,才越干越有信心。”

  不过,池向东也坦言,到现在为止,公司已经用信息化打造了管理平台,在提升管理效率方面也做了一些事情。企业在2014年曾做了一个三年信息化战略规划,在这样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升,更好地运用新技术、新产品支持企业未来的发展,提升企业的效率。

  据悉,稻香村的“互联网化”计划有四个方面:一是提升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化。二是提升产业链协同。三是发展电商,作为销售渠道的补充。四是利用网络和自媒体,拓展营销方式,同时也扩大品牌的影响力。

  实业与电商形成互补

  在谈到电子商务和实业的关系时,池向东认为,目前的商业环境正在发生巨变,企业一定要创新,但不能只在某一个点上创新,需要形成系统的思维,进行系统的创新,要打造新的生态系统,去创新企业的商业模式。而这其中,实业一定是电子商务的基础,电商只是整个产业链的最后一环。虽然它提高了消费效率,但是它一定要靠实体经济、传统产业的支撑。对于国家来说,实体经济永远是基础。如果没有实业、没有产品,电商什么都卖不了。

  而伴随着电商产生的另外一个热词“O2O”,在池向东看来,最终也应该是“O+O”的模式,是一种互动、互补的关系。

  池向东提出,企业一定要打造自己的价值网,包括线上和线下,还需要充分利用新技术。现在企业内部做管理信息化,主要是实现内部互联,未来也需要拓展到外部互联,要和供应商、客户等所有有关系的人进行协作、共享信息、实时交流。池向东强调,比如过去出现的一些食品安全问题,基本上就是外部供应商的问题。所以对企业来说,对供应商的管理、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未来的竞争是不同生态圈的竞争,谁有最优化、最强的生态圈,在市场上就越有竞争力。”池向东补充道,但不管是内部还是外部的互联网,最核心的是创造顾客价值,这才是根本,如同管理大师德鲁克所言:企业最大的价值就是创造顾客价值。

  本报记者 冯霄霞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