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介

  1.世界大时局:各国经济改革得失

  作者:高连奎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

  作者通过《世界大时局:各国经济改革得失》将告诉你:

  北欧如何从一个靠打鱼捕猎为主的落后国家迅速登上人类文明的巅峰?

  拉美国家如何沦为“灾难资本主义”的试验场?

  俄罗斯转型二十多年为何还没有恢复到前苏联的程度?

  未来的亚洲格局如何?

  中国成功崛起还要闯哪些关?

  如此尖锐的诸多问题,都可在本书中寻求答案。

  文中序言说到:对福利社会和大政府的八大谎言。近30年的世界是最精彩的,其精彩的程度,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及冷战时期。而这30年时间格局的变化一言以蔽之就是坚持“高福利”,“有为政府”的国家都胜利了,而那些实行“去福利化”和“小政府”的国家则遇到了全面性的失败。

  在这30年中,大政府的北欧从一个以打鱼捕猎为主的国家,攀登上了人类文明的巅峰,成为了世界最富有、最自由的国家;实行“社会市场经济”而非“自由市场经济”的德国成为了欧洲的新盟主;与此同时,英国在遭遇了撒切尔的“私有化”之后,仅出现了三个月的繁荣,然后就是长达30年的沉沦,今天成为了一个无足轻重的三流国家,包括汽车在内的众多核心产业均被外资控制,英国在治好了英国病的同时,却染上了更严重的拉美病;美国虽然出现了克林顿时期的“新经济繁荣”,但结果也不得不面对“里根-小布什”巫毒经济学的危害;而那些经历了自由化危机的经济体比如日本、拉美、东南亚、前苏联、东欧等至今没有起色。那为什么实行“小政府”的全部失败,而实行“有为政府”的全部成功了呢?这就必须从对大政府和高福利的谎言和误解说起。

  2.互联网金融

  框架与实践

  作者:李耀东/李钧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

  《互联网金融》一书几乎囊括了互联网金融实践领域的热点话题,内容覆盖互联网金融实践领域的典型案例,同时,对于互联网金融体系也做了大量通俗易懂的解构,此外,关于互联网金融是金融的互联网化还是互联网对金融的颠覆也值得思考。

  中国金融博物馆理事长王巍在推荐序中说:这本书是一部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爆发的纪实,也有作者勉为其难的归纳与解析。2013年以来,中国金融界迅速地被互联网技术与人才侵袭和蚕食,这是一个不争的现实。相对于“80后”的互联网原住民一代的阵阵亢奋而言,自以为贵族特权的传统金融一代感受的是无休止的焦虑。无论双方如何评价对方的阵脚,金融业的传统坐标和参照系已经瓦解,这就是颠覆。

  作者李钧在自序中说:刚开始做互联网金融研究的时候,我完全抓不住逻辑脉络和层次。就像在恋爱中抓不住情感节奏一样,有些尴尬,不知从何做起。而恋爱关系总要继续发展,我就只能根据有限的举动去描述和猜想可能性。同样,互联网金融中的人人贷、余额宝、微信支付、比特币……一路下来,我看到了具体举动,看到了叶子和果子,却迟迟找不到枝干,也不知做何预测。

  后来,我只好先挑了个最火的行业,尝试做了一些数据分析——磕磕碰碰完成了《中国P2P借贷服务行业的白皮书》,然后是我和同事们又考察了众筹、移动支付和互联网财富管理等行业,也计划出版相关的书籍。但在此之前,我的本意是先理出互联网金融的一个自洽的逻辑:在互联网金融的大命题下,到底有哪些层次逻辑,有哪些机构行业,有哪些商业可能?否则即使做了很多数据分析和文献翻译的体力活,在整体思路上也还是像无头苍蝇一样。在卫生间、地铁和咖啡店里,我七七八八想了些东西,列出了一些框架和思路。这些构成了本书的部分目录,重点反映在互联网精神和互联网金融的逻辑层次方面。

  3.基于问题的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

  作者:方明建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

  《基于问题的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主要针对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需要,基于问题地对与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密切相关的76个问题进行了阐述,包括教育教学基本理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教学媒体的应用、PPT课件的设计与制作、教学素材处理技巧、教学信息资源的获取与利用、网络素养基础知识等。目的在于唤起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意识,强化教师信息化教学的基础知识,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发展水平,促进高校教师的教学发展。

  本书强调以问题为导向的知识传递,内容完整、针对性强。信息化教学中的高校教师应具备哪些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识别、获取、加工处理信息以及有效地利用、传递、创造信息的综合能力,通常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四个方面。信息意识是前提,指个体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对信息的内在需求、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和洞察力;信息知识是基础,指个体对信息学、信息资源和信息工具等方面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信息能力是核心,指个体恰当选择信息资源和信息工具,有效地采集、加工处理、发布以及创造信息的能力;信息道德是保障,指个体对于信息知识产权、信息来源可靠性、网络法律法规等的了解、判断和外在行为表现等。

  信息素养基于信息时代对人的基本要求而言,具有整体性;信息素养基于信息化教学对教师的影响和要求而言,则应具有独特性;从不同的视野观察,信息素养的定位将有所不同。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