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打工,要么创业

  • 来源:经理人
  • 关键字:创业,互联网,职场,打工
  • 发布时间:2015-12-08 10:41

  公司内部创业不是真正意义的创业,虽然有公司强大的后台保障,但没有完全独立的经营体系,缺乏非生即死的创业危机感。所以,内部创业是伪命题。

  出差步行经过央视新办公大楼,晚上9点多仍闪烁着错落的光亮,里面奋斗着的是中国劳动力市场的顶尖人才,道路对面,建筑工地的工人们正在构建新的大厦,脑海忽然又闪过国贸门口疑似明星的女子,瞬间五味杂陈。同一片土地上,每个人用自己的方式卖力地成全着对生活的期望,这样的强烈对比,让前不久思考的一个问题有了一点新进展:不同的人,不同追求的人,该怎么选择自己的职业?自己的事业?又或是建立自己的世界?

  我们中的大多数在踏入社会时,都要在劳动力市场挤进一个自己的位置,从零开始,不断学习成长,期待着心里构想的自己,可以从雏鸟到独挡一面,从胆怯到自信,从弱小到强大。高的起步和幸运的出身总是少数,而职场是我们想进来,又想出去的围城,我们既依赖这里弹跳起飞,又不时厌恶看不到的未来,不只是我们,精英阶层也是一样。作为中国媒体的金字招牌,央视是无数人挤破脑袋都想进去的大平台,近年来,李咏、郎永淳等央视主播的陆续离场掀起了央视的“离职潮”。“今后,我的身份不再是央视主持人,因为生命的后半段,我想,重来一次。”张泉灵在离职创业的声明中这样写道,这样的心路历程很多人都曾有过,创业还是打工,成为职场人心里来回摇摆的选择题。

  互联网涤荡的大时代下,新创业机会不断涌现,企业也面临着守业和再创业的权衡与挑战,太阳雨近几年尝试了互联网创业,在深圳投资建立移动互联网鲜果运营商果实帮、快呼空气净化器等项目,逐渐在深圳本地和全国打开局面。集团内部很多人看到互联网创业的新鲜和刺激,也提出创业方案,希望通过企业平台和资源实现个人和企业的双赢。在我看来,集团内部的创业不是真正意义的创业,有公司强大的后台做保障,没有完全独立的经营体系,缺乏非生即死的创业危机感。因此,我在内部的探讨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内部创业是伪命题,要么创业,要么打工。能者与其内部创业,不如外部创业。回想自己近20年的打工历程,期间也多次被问到创业的话题,如何选择需要认清自身的特点和创业的本质。在与创业者们的交流学习中,我总结了这类人群的三种特质:赌性,敢于全盘托出,而不是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忍性,能忍常人之不能忍,有极宽广胸襟和持久的耐性;眼光,也就是对商业前景和运作有独到的判断和把握,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机遇。马云说100个人创业,有95个人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反观互联网创业热潮后的冷静回归,大批互联网企业开始面临如何进一步发展的新挑战,创业乌托邦绝是不可轻易触碰的泡沫。但创业的热情值得鼓励,很多成功也正是源于无所畏惧的信念和坚持,我非常支持有热情有能力的人去自主创业,树立自己的标签,开创新的领域。

  对于职场人来说,面临的是如何打好工的课题,企业也同样在思索如何让职员更好地发挥能量,传统企业面临变革时,最关键的是挖掘现有团队的力量。我把职场人分为三种:自燃型、助燃型、绝燃型。助燃型的人占大多数,需要为自己补充动力;自燃型的人是少数的优秀群体,能够通过自我驱动实现目标;绝燃型则是职场不欢迎的类型。基于团队激励的机制设计和创新是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的一门课程,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找着绩效考核的最佳方案与路径,在变动的良性失控中,建立越失控越动态,越动态越创新的增值循坏。

  “如果好奇心已经在鱼缸外,身体还留在鱼缸内,心会混乱吧。”在央视18年的张泉灵下定了决心,跳出鱼缸。正如她巧妙的比方,创业和打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要么创业,要么打工,中间几乎不存在模糊的边界。

  文/陈荣华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