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汽车将在“十三五”期间爆发式增长

  前段时间我们对行业部分重点企业进行了调研。同时,结合汽车行业工业强基重点方向的梳理工作,对部分重点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学习。通过近期的学习调研,个人认为,我国发展混合动力汽车正当其时,而且混合动力汽车必将在“十三五”期间爆发式增长。

  虽然纯电动汽车(包括氢燃料汽车)是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远远解决不了国家既要稳增长、促改革,又要调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近渴。2015年9月29日,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正式发布了由中国工程院组织众多院士、专家、企业编制的《<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版)》,其中就将“节能汽车”单独列出并放在首要位置。目前国内科学界和产业界专家基本达成共识,认为在未来三十年内节能汽车的大量普及对缓解我国能源与环境压力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技术基本成熟

  10年来,国家在发展纯电动汽车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非常大,各级各部门出台了大量的产业、财税、配套设施等一系列政策进行推广,汽车行业没有辜负国家的期望,纯电动汽车的技术水平日渐提升,产业链上下游体系初步建立,零部件质量性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本迅速下降,产业初具规模。但是,要让纯电动汽车具备传统车的使用性能,具备大规模推广的条件,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技术水平还需大幅提高,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混合动力汽车虽然受惠力度不如纯电动汽车那么大,但也得到了国家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虽然国家没有将混合动力汽车作为战略重点发展,但汽车行业没有放弃,没有懈怠,各大整车企业都开展了相关工作和技术储备,并已经取得重大进步。经过多年的潜心苦练和雪藏,目前,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品牌混合动力的技术水平已经接近甚至部分超过10年前的国外先进水平,基本具备量产能力。

  社会效益明显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汽车行业每年消耗的汽油、柴油均在1亿吨左右。简单估算,如果所有的在用车辆均采用深度混合动力,即便是按节油率50%计算,那么每年将为国家减少汽油、柴油消耗达5000万吨。

  另外,由于深度混合动力汽车低速时采用纯电力驱动,这样既能发挥电动机的低速大转矩特性规避掉内燃机的低速低转矩高排放工况,又能发挥内燃机的中高速高效率特性,使内燃机始终工作在高效低排放区,因此,与传统动力汽车相比,深度混合动力汽车具有更高的燃烧效率、能量转换效率和更低的废气排放。

  深度混合动力汽车不仅节省了燃油,还减少了单位燃油的废气排放。更进一步说,全部在用车都采用混合动力后,如果每年节省消耗汽油、柴油各50%的话,那么废气排放减少的幅度更大。社会效益非常明显,既有助于汽车行业更好行使社会责任,同时也有助于建设和谐汽车社会。

  推广需要政府之手

  较传统汽车而言,深度混合动力汽车还是有一定的成本增加的,当然与纯电动汽车增加的成本相比要少得很多。但是深度混合动力汽车仅仅依靠市场去进行推广的力度是不够的,同时还要靠以后的阶段油耗限制以及尚未出台的积分制度,推广进程不能满足现阶段国家稳增长调结构要求的。

  需要强调的是,种种迹象表明,混合动力即将在国内市场爆发式增长,如果这个时候政府、产业管理机关不顺势推一把,那么5年后回过头来看时,有可能国内的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又错过了机会,又被拉开了差距。与其到那时让产业管理者、业界和消费者惊愕、感叹或者遗憾,不如现在未雨绸缪,为产业的发展烧把火,加点油,使点劲。

  对于混合动力汽车的推广,建议政府给予免征购置税、免征消费税、减免车船使用税等优惠政策。

  当然,为了规避掉某些损失,建议首先对10万元以下的乘用车(含轿车、SUV、MPV和多功能车等)以及所有商用车(含9座以上客车、各类卡车等)实施优惠政策,具体优惠幅度可根据节油率等核定。

  对于交通拥堵严重的城市、特大型城市以及现在实施限购的城市,应该禁止传统汽车的新车上牌,新购车辆必须是节能或新能源汽车,必须具备怠速停机功能。

  对于实施限购政策的城市,其购车指标在放开对纯电动汽车限制的同时,应该更进一步放开对深度混合动力汽车的限制。对于实施牌照拍卖政策的城市,应该对深度混合动力汽车牌照实施零费用。

  虽说各相关企业对混合动力技术进行了潜心研发,并且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品牌混合动力的技术水平已经基本具备量产能力,但是,产业链上下游的技术并不完善;有的环节技术水平已经完全可以量产,如电池、电机等,但有的环节还需要花大力气进行补缺。在这些方面需要政府的资金支持,建议设立为期5年的混合动力汽车发展专项,总支持资金在30亿元以上,重点支持动力系统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

  夏胜枝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