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自强:“赶时髦”的科学家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侯自强,时髦,科学家
  • 发布时间:2010-09-26 15:52
  声纳专家、企业家、电信专家..你很难用精简的语言来描述这位活跃在多个领域的科学家,他既有企业家的敏锐,又有科学家的严谨——他就是侯自强。

  侯自强在新浪微博上的粉丝有5.3 万多人。开博客、织“围脖”、玩数码产品——很难想象一个73 岁的科学家能这样紧跟潮流。用侯自强的话来说,他从上世纪60 年代搞声纳时就喜欢研究最前沿的东西,乐意“赶时髦”。

  侯自强一直活跃在电信领域,时刻关注数字信号处理动态发展的前沿。他既有科学家的严谨,又有企业家的敏锐,他为人豁达,特别是对于年轻人——这些品质使得他有一种特有的气场。

  从北大才子到声纳专家

  侯自强祖籍上海,1937 年出生于天津。侯自强的父亲当时在美国雷声公司(RAYTHEN)下属的中国电器公司任高级职员,思想开明、处事新派,渴望国家民族自强自立,所以分别为子女取名为“自立、自强、自新”。

  1948 年,侯自强考入天津耀华中学。

  “当时我体弱多病,所以对一些剧烈的课外活动基本是回避的,大部分时间都泡在了物理小组,也因此培养起了对物理的浓厚兴趣。”侯自强回忆说。

  1954 年,侯自强考上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在大学里,侯自强兴趣爱好非常广泛,思维也很活跃,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他是那种喜欢玩,考试却不吃力的人。

  1958 年,国家决定加强对一些重点学科的投入和人才培养。据此,中科院提出申请强化科研队伍,目标瞄准了几所重点高校中的尖子生。成绩优秀的侯自强从北大物理系提前毕业,来到刚刚成立的中科院电子所,从事水声学研究。

  “那个时候,我开始和一批苏联专家在南海从事‘浅海声场’的试验,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苏联专家陆续离开中国,迫使水声和声纳研究从以苏联技术为主转变为自主研制为主。”勇于创新的侯自强,开始研究引进数字技术,在声纳极性重合相关器等研究中,他首先带领一个小组,将模拟、数字技术混合应用于军用海岸声纳。

  “声纳研究不同于短线项目,一个项目常要花上十年八年,我基本就是在实验室和海面度过的。”侯自强回忆起自己的青春,感慨万千。1967 年,侯自强成功设计出我国第一台全晶体管多波束近岸声纳,又于上世纪70 年代开始主持研制自适应波束形成计算机,80 年代主持研制全数字化潜艇综合声纳,以上三个项目分别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科学院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从上世纪50 年代末到80年代初,侯自强一直扎根于声纳研究,逐渐成长为声纳领域杰出的科学家。

  产学研帅才

  上世纪80 年代初,周光召开始担任中科院副院长,正式提出了“科研成果产业化”,为科研队伍注入了新的思维方式。侯自强成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那时,低温超导技术与数字影像技术结合的核磁共振成像仪开始商业化,在国家计委和国家科委支持下,侯自强带头创办了中国科健公司,担任总经理职务,致力于发展此项技术并且实现产业化。

  1986 年, 科健公司与美国ANALOGIC公司合资成立深圳安科高技术公司,1987 年,安科推出我国第一台核磁共振成像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2 年,侯自强开始研发生产国产手机。仅仅9 个月之后,中国第一部自主品牌的手机在科健公司诞生,并开始在国内电信市场销售。1992 年到2005 年期间,侯自强担任了中科院深圳科健集团董事长和中国科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侯自强在商界的能力,颇得科研界的认可和赞许。从1984 年开始,周光召就把侯自强调到科学院做副秘书长,后来提升为秘书长。在中科院8 年时间里,侯自强一直致力于科技体制改革,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建立和发展,联想等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就是在当时成长起来的。

  1992 年, 侯自强回到声学所任所长,提出声学所增加数字化研究的新方向。他敏锐地察觉到数字化将进入家庭,1994 年6 月,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成立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研究中心(DSP 中心),宗旨是促进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3C 融合,引进和发展相关领域的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开拓市场新机会。

  宽带IP 先驱

  1995 年,侯自强开始关注因特网。

  “因特网有着能连接不同性质网络的能力,我当时就感觉今后的电信、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将在IP 的基础上相互融合,通信业正在进行IP 化的革命。”事实证明侯自强的判断很准确,他也开始为宽带IP 网奔忙。

  1998 年8 月,在侯自强推动下,中国科学院向国务院递交报告,建议发展宽带IP 网。1999 年2 月,侯自强代表中国科学院在总理办公会议上就发展宽带IP 网问题向朱基总理做了专题汇报,直接促成了中国网通的成立,侯自强被聘请为网通公司首席科学顾问。2000 年10 月,中国网通的全国骨干网CNCNet建成开通,带宽达40Gb/s,连接北京、上海、武汉和广州等17 个城市,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商用IP over DWDM 网。

  然而,侯自强的思维并没有囿于固网IP 化,他发现了一个更加宽阔的空间——移动通信。侯自强提出发展移动宽带无线互联网,将宽带固网与宽带移动捆绑发展。侯自强说:“我国现在提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最重要的是顶层创新。目前我国在宽带、IPTV、新媒体、三网融合、宽带移动和新一代网方面都有引领世界潮流的机会。”如今,当中国又迎来了三网融合、物联网这些热潮时,侯自强仍然在用敏锐的眼光考量着它们,他的丰富经历足以让他在任何一次技术浪潮中保持冷静和准确的判断。

  30 年感悟

  互联网和无线移动对通信业、广播电视传媒业和IT 业的影响还仅仅是开始,现在显露出来的只是庞大冰山的一角。我们有幸经历这一对人类历史发展有深远影响的进程。面对挑战和机遇,谁能认清发展趋势、把握机遇,谁就能在竞争中胜出。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