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名大学教授,到IT公司的老总;从校办企业,到产权明晰的公司;从“干体力活”,到有技术含量的软件外包。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在软件业的成长史中,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因为前身是一家校办企业,在东软的文化中,公司高层们都被称为老师,而其中最受大家尊重的,就是“刘老师”——公司董事长刘积仁。
刘积仁,中国软件企业十大领军人物、2005 年度中国IT 年度人物、2007年度最佳商业领袖奖、2009 年CCTV 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他不仅创立了一个企业,而且还引领了一个时代。
创东软 走软件之路
1980 年,刘积仁从东北大学电子系计算机专业毕业后继续攻读博士,成为中国第一个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1988年1 月,他带领东北大学的3 名教师,在只有3 台PC 机的研究室里,开始了与日本阿尔派株式会社的业务合作。在此基础上,东大阿尔派(东软前身)终于在1991 年成立了。
在那个大规模号召进行自主软件研发的时代,软件外包是多数人“看不上”的体力活。但刘积仁却认为,软件外包不是像OEM 那样“简单地组装”,而是可以“外包学技术”、“外包带服务”——他认准了外包的方向,一干就是20 年。
企业发展得如何,一方面是业务定位,一方面是企业自身的机制发展。深刻认识到这一点的刘积仁,在1992 年开始推行全员持股改革,而那个时候,刘积仁心中已经有了上市的想法。
在产权改革上,东软视为国内IT 企业的标杆之一。“我们要不断优化公司资源,在具体策略上,有合资、合并,持股改变等激励机制,最后实现整体上市。”刘积仁就是顺着这样的路径,使东软一步步走向了资本市场。
如今,员工股份、外资股份之和早已超过了东北大学所占股份。产权清晰使东软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一路下来顺风顺水。
1996 年6 月,东软股份作为中国第一只软件股票在上交所成功上市,这家上市公司是东软集团的“顶梁柱”,主营电信、电力、保险等领域的以应用软件为中心的解决方案。
除了东软股份外,东软集团下还有两家明星子公司,分别是东软医疗和东软网络。目前国内能生产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的公司仅有4 家,东软医疗就是其中之一,产品以出口为主,占东软年出口总额的20%。而东软网络则提供基于宽带网的数据增值服务。如今,东软已形成了医疗、产品工程和解决方案三架马车并驾齐驱的业务模式。
2001 年5 月,东软集团成立10 周年,东软宣布,所有下属公司统一使用“东软”的名字和注册商标,完成了品牌资源的重新整合。而在多年冲刺纳斯达克未果后,2008 年上半年,东软集团完成了与东软股份的股权置换,成功登陆A 股。
借危机 乘势国际化
“过去10 年,中国的软件外包业收获了自信,而现在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点。”刘积仁说,金融危机是中国软件外包的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未来10 .20 年,将是我国发展软件与服务外包业务的黄金期。
为此,刘积仁这几年在世界各地奔走,为东软吸纳高端研发人才,开拓国际市场。2009 年8 月, 东软收购芬兰软件开发商Sesca Group Oy 旗下3 家子公司100% 的股份,与国内员工组成了2000 多人的团队,致力于智能手机软件设计。
在2009 年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刘积仁曾表示:“以后东软的海外收购将会是一个常态,不分国家和地区,而是按照业务进行,在手机、汽车、家电等产品工程解决方案以及医疗设备等领域都会不断地出现收购。”
很快,2010 年4 月, 东软就以600万欧元收购面向汽车、消费电子和专业市场音响和信息娱乐产品的提供商哈曼旗下全资子公司ISG 的相关业务,加强了在汽车电子领域的研发实力,并借机进入欧洲市场。
与此同时,东软医疗也将触角伸到全球。2010 年,东软医疗在阿联酋迪拜成立了中东子公司,而此前,东软医疗已经在美国建立了分支机构。
而即便面对印度这个世界级的竞争对手,刘积仁也毫不畏惧。他认为,相比印度,中国还有几大优势:一是研发成本可控,能够形成产业规模;二是国家品牌在不断变化,如今,各大跨国公司都已经认同中国,一致认为,中国是成长最快、最有前景的新兴市场;最后,中国拥有强大的制造业基础,这是最大的优势。
创新业务模式
“当很多人看你很正常的时候,你在做的事情,往往不太容易成功,因为大家都看着正常的事情,机会就没有了。”这是刘积仁多年来的感悟。这一次,刘积仁又再次率先抓住了机会。2010 年8月31 日,日本电气株式会社(NEC)与东软集团就共同在中国市场展开云计算服务业务签署了合作协议,意欲共同出资5000 万元,其中NEC(中国)出资比例为70%,东软集团旗下的东软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出资比例为30%。
这一次,东软的目标是云计算应用服务商。除了与NEC 的合作之外,2009年推出的熙康医疗业务也是东软业务模式的一次创新。2009 年4 月,东软率先针对国家新医改发布了“医药卫生全面解决方案”。其后,东软医疗推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和设备。如今,东软开始向全球领先的医疗设备、医疗IT 解决方案与健康服务的供应商迈进。
刘积仁提到,“东软必须走不同的路,去构造自己独有的能力。
东软不是纯产品的公司,不是纯服务的公司,不是纯卖知识产权的公司,也不是纯粹的软件公司。当我们把这些东西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东软就发展出了自己的模式。”
30 年感悟
别人认为比较困难的事情,我喜欢尝试一下,而我对失败的感觉,不像别人那样在意。搞经营也好,搞企业也好,搞科学研究也好,基本的原理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创造性。没有创造性,做科研不行,做产业也不行。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