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爱心:如何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爱心,慈善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2-15 16:39
2007年,为帮贫困学生御寒,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石镇中心校发帖求助捐衣。帖子传播8年,来自四面八方的爱心一直没有停止……
校长谨慎措辞“求别捐”,因为学校只有260个孩子,库存数十吨衣物实在无法消化,网友却激烈指责“给你捐你还不要!不要的话你在网上发啥帖子呢?”
爱心衣物过剩的尴尬如何化解?“大水漫灌”的献爱心如何向“精准滴灌”转型升级?
“爱心过剩”是不折不扣的伪命题
岳晓伟(北京图书编辑)
有知名调查公司连续多年发布“世界捐助指数”,基于“过去一个月是否帮助过陌生人”“过去一个月是否捐过钱”“过去一个月是否做过义工”三项指标的调查显示,中国排名一直不佳。
尽管这一指数不能完全反映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状况,但它至少说明:慈善事业全民参与度不够。可佐证的是,最近发布的《2014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显示,2014年个人捐赠占比约为11%,已连续3年下降。
由此可见,被作为讨论前提的“爱心过剩”是不折不扣的伪命题。爱心怎会过剩?让世界充满爱不是我们孜孜以求的道德目标吗?
即便这一概念成立,跟旧衣“消化不良”构成因果关系也未免简单粗暴。爱心是否过剩,衡量标准不应只是捐了多少钱,更在于态度:即有多少人愿意参与;更理想一些,慈善事业的发达程度不仅在于有多少人捐了多少钱,更在于有多少人愿意花时间、付出情感。
有别于他国对慈善事业是“公共服务”的理解和定位,中国慈善还停留在社会救助和扶贫阶段。所以,被救助、被帮扶者面对成为“负担”的爱心旧衣捐赠在“婉拒”时得谨慎措辞,不然就会招致“给你捐还不要”的谴责。
中国的公益事业才刚起步,离公民社会还差很远。在最基础的信任关系尚未建立的当下,讨论如何化解“过剩”未免荒唐。
做好慈善,要让道德的归道德,让法律和制度的归法律和制度。一方面,要通过舆论引导和习俗调解引导慈善变成“全民所需”,另一方面以法律和制度建设为纲,建立健全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三位一体”的社会治理结构,唯此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某些慈善弊病。
慈善怪象呼唤供给侧谋变
徐川(天津某区人民法院执行庭法官)
万变不离其宗。大到最近的高频热词“供给侧改革”,小到“按需喂养”的育儿经,其实说的都是一件事:我们习惯于将内需不旺或婴儿拒食归咎于需方“难以取悦”,却忽略了“供需错位”更有可能是供给结构出了问题。
同理适用于所谓“爱心过剩”的慈善尴尬。听说哪里有老人在酷暑寒冬里摆摊,就有各路爱心人士专程赶来不由分说直接塞钱;每逢重阳节,就有报道称孤寡老人一天要被洗好几次脚。而在此次事件中,受捐学校婉拒捐赠,却被指责“给你捐你还不要!不要的话你在网上发啥帖子呢?”
凡此种种皆说明,其实做慈善也应该着力于“供给侧改革”:有些“献爱心”的手段,比如捐赠旧衣、洗脚,已远超受捐者的承载和消化能力峰值,而供给体系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消费的能力较差。
其实早有公益人士发出呼吁,在确立某一慈善行为之前,“供给侧”能否多花些精力接触一下潜在受助者,了解一下他们的最大困难是什么?需要什么?最迫切需要什么?这些需求在多长时间内会一直存在?
一言以蔽之,先明确诉求,再根据自身能力提供帮助。
所以,最重要的是转变慈善观念。唯此,才能营造轻松、科学、快乐做慈善,多方共赢的氛围。否则,做得再多也只会费力不讨好,怪象、乱象频出。
思路先谋变,技术变革才能更好落地、更有效实现。当所有爱心都有释放的出口和“恰到好处”的实现,所谓“爱心过剩”的尴尬自可消弭。
信息不对称并非技术问题
唐伟(基层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干部)
似乎建立捐赠平台,实现供需对接,破解信息不对称难题,民间捐赠的结构性瓶颈就可有效突破。
但问题并非如此简单。即便技术可行,要实现无缝对接也极困难。受时间差以及潜在受捐对象分布分散化等不确定因素影响,指望并不专业的民间慈善组织靠大数据平台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并不容易。
捐赠供需的对接有很强的专业化要求,比如要先明确统计某学校或地方究竟缺多少御寒衣物,根据库存情况发出倡议,再对相关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以此从根本上解决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分配失衡。
然而,受慈善机构公信力下降等诸多因素影响,公众越来越将“自行捐赠”作为慈善首选。曾有媒体对6000多个样本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六成受访者表示信任纯民间慈善机构,而信任官方背景慈善机构的受访者仅一成多一点。
官方慈善机构不被信任,民间慈善机构又发育不成熟,由此导致“自发行为”下的信息不对称甚至失真,道德风险也处于高发态势。曾引起社会爱心狂潮的“火海救母女孩”闫倩玉亡故,“爱心余款”属于谁曾引发广泛社会讨论和争议;再比如安徽女子“因救人被狗咬伤”事件被证为“骗捐”后,逾400名捐款者要退钱维权。
近期公布的《慈善法》草案规定禁止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个人公开募捐,引起社会关注。禁放之争其实戳中了当前慈善领域社会信用缺失、管理规范不足、组织发育滞后的“痛点”。
着力架构系统的社会制度和诚信、透明、专业的慈善渠道,以捐赠为代表的公益事业才会在规范中不断前行。
“供需错位”考问再利用体系建设
刘泰原(北京市城市再生资源服务中心主任)
“爱心过剩”如何消化的核心是废旧纺织品的处理问题。
处置旧衣,捐赠是最常用的渠道。中国以捐赠废旧衣物为主的经常性社会捐助工作始于1996年,目前已有3万多个社会捐助站点,年均募集废旧衣物过亿件,在扶贫济困、灾害救助等工作中发挥了作用。
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2013年北京市主要经济社会指标穿衣类商品数据显示,每年产生废旧衣物约23万吨,床单、被罩等织物类约11万吨。但民政部门接受捐赠衣服有明确标准,简单来说,一般要求九成新以上,而且冬衣需求比较多。
衣物捐赠的“供需错位”由此产生——官方机构只接收九成新的,废品回收站根本不要旧衣服,或者一大包才卖几块钱,曾在网上发帖求助的学校遭遇“爱心扎堆”也就不足为奇。
关键还是废旧衣物的处置渠道和体系没有健全。曾有权威人士表示,中国在旧纺织品回收利用上比国外晚了十年。政府重视未足,民间组织尽管热心,却受制于资金不足、盈利模式缺失,难以满足现实旧衣处理需求。
其实,城市领导者们已意识到废旧纺织品回收体系的建设必须提速。在北京市民政局支持下,我们将和北京市接受救灾捐赠事务管理中心合作建设旧衣物回收网络。
健全回收体系之外,还应在回收再利用上下功夫,将旧衣分门别类,再造“重生”为无纺布、蔬菜大棚等。一组被广泛引用的数字是:美国每年对金属材料、塑料、纺织品等废旧物品再利用后,实现出口289亿美元,解决46万人口的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