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梯”引路人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 关键字:珠穆朗玛峰,喜马拉雅天梯,登山
  • 发布时间:2015-12-15 17:36

  挑战与征服自然的野心和愿望,使过去十几年间攀登珠峰的商业价格由十几万元开始,经过20万元、25万元、30万元的阶段,到现在的33万元。

  到2015年,西藏登山学校的9个批次已招收近300名学生,协助100多名探险爱好者登上了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

  挑战与征服自然的野心和愿望,使过去十几年间攀登珠峰的商业价格由十几万元开始,经过20万元、25万元、30万元的阶段,到现在的33万元。

  这一现象,多多少少改变了喜马拉雅山脚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形成了西藏特有的登山产业。

  成立于1999年的西藏登山学校是全球唯一一所以培养高山向导为目的的学校,并在成立不久成为国家扶贫项目,免费招收来自珠峰脚下的藏族少年。

  3年内,他们被培养成珠峰探险者们的引路人,由此成为收入稳定的登山向导。从珠峰迈向城市再回到珠峰,这些引路少年们也为自己选择了一条有别于父老乡亲的人生路。

  向珠峰

  索朗多吉在屏幕上一出现,身边的小女生就发出了“好帅”的感慨。除了帅和俏皮,即使在海拔7000米以上,他坚持要用防晒霜的举止,让电影院里笑出了声。

  这是纪录片《喜马拉雅天梯》播放时,第二次集中性的笑声。

  第一次是摄像师问很小的孩子:“长大了想干什么?”小孩说:“当干部。当不了干部就当农民。”

  《喜马拉雅天梯》登山向导的群像里,索朗多吉脱颖而出,成为“主角”。长长的睫毛和辫子,使他具有极高的辨识度。

  他出生在西藏日喀则地区聂拉木县乃龙乡达曲村。“家乡比较落后,父老乡亲都不愿让孩子上学。”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即使不需要学费、还有每月50元补助。

  《喜马拉雅天梯》拍摄制作历时4年,完整记录了多名年轻登山向导陪同客户在珠峰北坡登顶的全过程。

  “喜马拉雅天梯”来自西藏岩壁上经常可见的白色小梯子——当地人将这个“天梯”画出,并相信它可以接引逝者的灵魂通往天堂。而索朗多吉这样的珠峰引路少年们正是登山者的“天梯”。

  最近20年间,有数千人利用商业服务成功攀登珠峰:商业登山公司提供向导、氧气、营地服务、适应训练、物资运输、危险线路的安全保障、医疗救助等,但并不保证一定登顶。但客户必须依靠这种服务才有可能成功。

  国内早期商业攀登珠峰的案例就是2003年张朝阳、王石等带领的中国业余爱好者登山队。他们预算约200万元人民币,还支付了十几万美元雇佣来自尼泊尔的夏尔巴向导,最终40多人的队伍中有两名汉族登山者成功登顶。

  6年前的一天,索朗多吉在318国道上坐车、第一次去拉萨入学登山学校。

  “318”是中国最长的国道,起点为上海人民广场,终点为西藏聂拉木县樟木镇友谊桥,全长5476公里。

  因为经历各种地貌,它也是中国鲜有的带有青春、冒险、勇气标签的路线。每年夏天,这条长长的路上汇聚了各色人群,通过不同的方式,骑车、徒步、自驾等,完成自己的朝圣之旅。

  生于高原的索朗多吉也由此走向珠峰。

  来到西藏登山学校4个月后,他就以协作的身份,随队攀登海拔6206米的启孜峰——西藏登山队的训练基地。那是索朗多吉第一次攀登雪山,但没有登顶,“因为还是学生,主要是学习。”

  索朗多吉于2014年5月25日登顶珠峰。虽然攀登过诸多高峰,但索朗多吉说自己还不能带客户上到8000米以上,“我还要再好好学习。”

  他写过一首长诗《我是一名登山运动员》,其中说“练了体育才知道,坚持的意义,是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索朗多吉是西藏登山学校的第六批学员。在这个学校里,他有一个同乡的师兄,还有一个同村的师弟。

  同龄的朋友们都在家里干农活,很少有人出来打工。他现在每月2500元工资,加上登顶的奖金等,生活得还算好,“如果没有登山,就没有我现在的生活”。

  登山者之变

  变化的是生活,不变的是信仰。

  出发前,无论年纪多大的学生和教练都会祈福、诵经,河谷中的珠峰大本营亮起五色经幡,很多人在登山服里有开光的信物。

  2014年5月25日那天,索朗多吉亲吻了珠峰顶的土地,他的同伴们也会在冲顶前诵读经文。

  登山也是一种裂变。向导次培的父亲阿古桑吉就是珠峰脚下绒布寺的喇嘛。他说:“珠穆朗玛峰是西藏无比神圣的神山,这里有莲花生大师钦命的守护神,还有那么多得道高僧的圣迹。以前是这样守护她的,现在登珠峰成了一种时尚,我能说什么呢?”

  可是次培登顶那天,阿古桑吉一直在大本营用高倍望远镜跟随着儿子的脚步。

  还有普布顿珠,一生都在攀登雪山,却希望儿子考入内地的大学、远离登山。

  普布顿珠是西藏登山学校的第一批学员,现在是学校副校长。

  1999年入学,16年后,他从登山一线退下来,期间创造过无氧登顶珠峰的“奇迹”。

  海拔7000米以上,含氧量只相当于地平线的30%。极端环境将人推向生死之间的极限。

  因为这个原因,普布顿珠在距离峰顶只有100米的时候,曾经拒绝让自己的客户登顶。

  客户很生气,因为他认为自己有能力坚持最后一所登上世界之巅。这一点普布顿珠也承认,但是他看出了登山者没有看到的危险:那个太过激动兴奋的男人,很有可能没有力气下来。

  珠峰的冰雪里埋葬着许多遇难者的遗体——很多成为地标,注释该地距离峰顶的距离。太多死亡并非临近顶峰时的衰竭,恰是最高潮兴奋之后的乐极生悲。

  在学生眼中,普布顿珠不苟言笑,甚至还有严厉的处罚。但每次登顶前,他会在大本营的帐篷里给将要登顶的学员们发小礼物,并且大大小小的事情,絮絮念个不停。

  现在,普布顿珠全家都已搬到学校居住。2014年他的愿望也得以实现,儿子入学内地。

  西藏登山之路

  在东西最长2000多公里、南北最宽900多公里的西藏,珠峰位于东南边境线。

  从拉萨经最便捷的雅江谷地,开车最快两个多小时就可以抵达被习惯称为后藏的日喀则地区。再一路向南,半天多就可以达到珠峰大本营。

  普布顿珠就来自珠峰脚下的定日县。那里有着混居的多元化气息,藏族、回族、汉族等等,各自带着文化和习俗生活在这里。

  提前进入冬天,流浪狗的影子在路灯之下拉得很长。马车响着铃铛,绿色的邮政车慢慢地走着,一辆由拉萨开往樟木的大巴车缓缓地停了下来。这是中国境内登顶珠峰的必经之地以及登山向导们的家乡。

  登山学校几乎每两年从日喀则地区的定日县、聂拉木县招收20多名初中毕业生。他们都是年龄16岁左右的藏族少年,作为登山向导的培养对象。

  定日县和聂拉木县都位于珠峰脚下,属于喜马拉雅核心区。相比其他高海拔地区,这里的孩子被认为更具登山潜质。

  创办了西藏登山学校,被称为“西藏登山教父”的尼玛次仁2013年起任西藏自治区体育局副局长。

  他向《瞭望东方周刊》梳理西藏拥有的资源:珠穆朗玛等5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50多座7000米以上的高峰和众多6000米左右的山峰,等等。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的登山事业开始逐步转入市场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先后对外开放46座山峰。

  就攀登珠峰而言,受地理条件和地缘因素的影响,位于尼泊尔境内的南坡一直是攀登珠峰的主要路线,协助登山者攀登珠峰的高山向导也主要由尼泊尔的夏尔巴人担任。

  被称为“死亡路线”的北坡开发程度远不及南坡,登山产业给西藏地区带来的经济效益也不够可观。

  由于历史的差距,虽然西藏登山协会每年接待上百支外国登山团队,但很多年里西藏本地的民众因缺乏专业技能,只能提供牦牛运输、帮厨等外围服务。而这些外国登山者带到西藏的夏尔巴服务人员共有数百人,并动辄支付其上百万美元服务费。

  当然,为登山者铺路、修帐篷、背氧气瓶,以及保护登山者安全是高山向导的主要工作。作为极需体能的高危工作,进入登山学校的招考对象需要通过7公里长跑测试和内容为一篇汉语作文的文化课笔试,以及严格的身体检查。

  每年的四月初到五月底是珠峰的登山季。这样在寒假结束后,每年三月底四月初,登山学校的学生会和登山探险公司的老师一起进山,搭建从大本营到海拔8400米的营地。

  虽然自己还有些稚嫩,但年轻向导们仍会被强调:“你们要把他们像孩子一样保护上去,再如孩子一样地带下来”。

  地震带来的损失

  尼玛次仁希望通过学习法国、尼泊尔等国家发展户外产业的经验,根据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特点在西藏打造不同形式的户外运动,“现在西藏的登山产业应该来说还是比较成熟,有学校,有教育,有救援,各种服务体系比较完善。我们还成立了救援基金会,除了政府支持之外,还做一些民间救援。”

  对于登山学校,“以后还要进行改革、学习到5年毕业,也招收国际学员,同时开设户外课程,研究高山病医学课题等等。现在学校虽然影响很大,但还是民间办学,登山也是作坊式的,以后要提升到理论层面,进行推广。”他说。

  从登山学校已走出两名硕士研究生,一个在户外运动专业,一个是传媒专业,“他们在武汉地质大学上学,明年毕业回学校来工作。”这是让尼玛仁次骄傲的两个人。

  “我们也正在开发一些徒步路线。登山不能作为一个人一辈子的职业,一般40岁以后,就登不了山了。每一个登山的人都是在吃青春饭,做到高级向导,也就是大概10万元左右的年收入。随着将来学校的容量越来越大,毕业后的学员登山生涯结束后,除了教学以外,还可以带客户徒步。”尼玛次仁对《瞭望东方周刊》表达期望。

  2015年4月尼泊尔地震,之后珠峰北坡不允许攀登,“学校要给每个客户30%到40%的赔付,但是所有成本都支出了,物资都运到了海拔8300米。学校没有钱赔,后来通过一个关系贷款了200万元。”尼玛次仁提起此事就有点激动,“要是现在能收到明年登山人的预付款,今年的冬天就可以过去了。”

  地球巅峰之处,星空、信仰,都在这些年轻向导们正在搭建的“工业化”流水线上准备实现。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陈莉莉/北京报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