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全国统一卷”利弊几何?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高考,全国卷,政策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2-22 10:11
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16年高考将有26个省份统一使用全国试卷。
截至2014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当中已经有16个实行自主命题。2014年印发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此后,收回高考地方自主命题权的政策逐步推进。
当初下放高考自主命题权有何初衷?如今全国卷“回归”又意欲何为?一放一收,折射怎样的变化?
期待“鲶鱼效应”
韩玉印(山东省临沂市小学教师)
在没有更好的办法取代“一考定终身”的情况下,如何使“一考”更加公平、更加科学、更加有利于促进教育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2014年民间教育研究机构进行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在5871份有效问卷中,有80%的网友赞成高考恢复“全国统一命题试卷”。其中接近九成受访者受过专科及以上高等教育,超过九成是孩子已经经历高考或即将面临高考的家长,他们对“高考全国一张卷”的高支持率或可反映出其对“北京人大学”(意指北大招录本地学生过多)现状的深深芥蒂。
恢复高考统一命题虽然无法改变“一考定终身”,“一分定命运”和“考试科目多、负担重”的现实弊端,但有积极的一面。最重要的是,高考统一命题可防止各省各地区教育“夜郎自大”“安乐死”,因为教育也需要“鲶鱼效应”。
高考统一命题,有利于考察学生的基本能力,摸清学生学习底子;同时也更有利于考察各省教育发展水平,这无异于在各省平静的教育池塘里投入了一粒石子,让“试卷不同”不再是借口。因此,高考统一命题,与其说是考学生,不如说是对各省教育发展水平的一次“阅兵”。
高考统一命题以后,不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学水平差异将会一定程度地凸显,这将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从而促使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更加重视基础教育,加大资源投入,促进当地教学水平的快速提高。随着一些地区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最终会实现全国各省的基础教学水平基本一致,这就是大范围的均衡教育发展战略。
教育也需要“鲶鱼效应”。没有忧患的教育就不可能有教育的大发展、大超越,教育就可能“死于安乐”。
推广全国卷未必带来教育公平
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高考是采用地方卷还是“全国统一卷”?这与缩小高考录取的地区性差异既有关系,又可能没关系,本质上取决于录取制度是否改革。
如果使用统一试卷,但还继续实行分省按计划集中录取,那这和促进教育公平就没太大关系。此举只能解决分省命题带来的出题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却又同时增加统一命题的安全风险——当年实行分省命题,一来为扩大地方自主权,又有降低泄密风险的考量。
有人认为,实行统一命题有利于异地高考政策推进。从表面来看,由于试卷相同,不存在折合分数的问题,可问题是,各地教育质量不同,录取率(尤其是名校录取率)不同,考生在教育发达地区求学、参加高考,再以这一成绩回原籍所在地录取,不也有不公平的地方吗?
要真正起到促进高考公平的作用,必须在“全国统一卷”之外对高校录取制度进行改革,实行自主招生。具体操作方法是,在参加统一高考后,考生可依据高考成绩申请大学,大学独立进行录取,每个考生可申请若干所大学,获得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再进行选择。
校正各地教育不公现状,要用统一高考保障基本公平,以学生和学校间的双向选择建立教育竞争机制,促进大学转变理念,再由高校建立多元评价体系(针对不同地区和家庭情况可设立地区教育因素和家庭教育因素),以此来校正各地的教育不公平。
未来,对使用全国卷的省份的高考生,如果能由大学结合平时成绩、高考成绩、面试成绩和中学评价进行统一录取,打破行政疆域界限,不再按省内排名录取学生,会更有利于促进高考改革和公平。
并非有利于高考改革的优化机制
谢小庆(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教育测量研究所原所长)
某种意义上,把高考语文、数学、外语等科目的成绩加起来计算总分,这种做法是不能成立的。就像身高、体温、血压等不同维度的测量结果不能相加一样,从不同角度、不同维度对人进行测量的各科成绩也不能相加。
虽然在道理、逻辑、理性上不成立,实际考录工作中仍要这样做。因为“3斤加5尺”是别无选择的实践难题。
但缺乏审辩式思维、习惯于“大批判思维”的人,将关于“分省命题”的分歧视为“真理”与“谬误”的分歧,力图用自己的“真理”去批判别人的“谬误”。事实上,无论是“分省自主命题”,还是“全国统一卷”,这不是“讲道理”的问题,是需对得失利弊进行权衡的现实问题。
增加全国卷的使用省份,旨在促进考试公平。以前全国一张卷,人们说为啥同样考500多分,北京考生能上清华、北大,而山东、河南的学生可能刚过一本线?命题权下放后,试卷不同,没法比较,这引起更多人不满,觉得更违背公平。
但回归“全国统一卷”,并不利于为高考改革注入优化机制和改革动力。各省自主命题,不同省份之间有比较,还能鞭策落后省份不断提高出题水平,如果取消自主命题各地方可能会失去求进步和改革的动力。
基于此,可以考虑整合教育发达地区的优势资源,在全国成立2-5个区域考题命题中心,各省份可以自主选择使用哪个命题中心出的考卷,如此既能促成竞争,利于提高试卷质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考试公平。
高考要“去功能化”,回归本原
戚若予(南京市政府督学,江苏省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资深教育记者)
地方自主命题产生并持续至今不是没原因的。各地教育发展水平不同,根据各地特点自主命题有合理性;比起“全国一张卷”,自主命题与分省阅卷的契合度更高;当然还有增强试题保密性与安全性的考虑。
回归“全国统一卷”的充分必要性在哪儿?公平是最可以拿来说事的。但事实呢?在教考招一体化不变的前提下,如果让葛军出题(曾多次参加江苏省高考命题,因出题难度高被网友称为“数学帝”),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地区的分数线得下调多少才能保证招生计划完成?如果迁就落后地区的学生水平,高考成绩如何体现“橄榄型”的相对正态的分布,教育发达地区会有多少学生落榜?
所以,如果高考“全国统一卷”回归势在必行,必须进行沙盘推演,看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教育公平。
我看不懂高考“全国统一卷”。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区分、选拔、评价体系非常单一;而高考的功能、负载等已经严重超出了它的基本定位——高校对新生的选拔性考试。今天,高考仍然是“指挥棒”,只是人们寄厚望于用它引导素质教育、实现教育公平甚至维护社会稳定。
高考要“去功能化”,要回归本原,它只是一种考试模式。
其实阻挡在教育公平面前的,是家长和学生“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状态和教育品种的单一,如果早餐只能吃肉包子,皮薄馅大的肯定遭疯抢、变稀缺。
现在的学校很容易被老百姓分为两种,一种叫好学校,一种叫差学校。现阶段的教育公平追求制度平等、机会平等,还停留在“有教无类”的阶段,往后需要向“因材施教”推进。
这种多元化的办学理念也会辐射到初中阶段,调动义务教育办出特色。教育要做很多品种,类似于“教育超市”一样,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特征和兴趣爱好,选择最适合的平台,这才是理想的教育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