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予援:话剧的创作出了问题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周予援,话剧,创作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2-22 14:05
创作越来越被忽视,这值得我们重视。要强调对剧作家作品的尊重。前段时间一直有种“去作家化”的趋势,这在当下的戏剧创作中非常明显。
对于自己与中国国家话剧院之间的关系,周予援说:“我是离开后又回来的人。”
职业生涯更早阶段是“当演员”,后来是“管演员”,无论是现任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还是曾任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周予援一直都在研究“舞台艺术如何更好地创作和表达”。
他最新的尝试是中国国家话剧院与英国国家剧院合作的中文版《战马》。
自从2008年多位在伦敦看过《战马》舞台剧演出的业内人士将该剧口碑带至国内,引进《战马》便成了中国文化演出界的情结。
2013年8月中国国家话剧院与英国国家剧院在伦敦签署合作备忘录及协议。借2015年中英两国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0周年的机会,《战马》得以在中国开演。
制作成本6000万元人民币,中文版《战马》的开支足以拍摄一部国产电影大片。也许这在百老汇或伦敦极其平常,但对于中国的舞台剧行业来说,几乎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北京演出结束后,《战马》开始了中国巡演之旅。
而周予援,则继续思考和求解中国话剧面临的问题。
“创作越来越被忽视,这值得我们重视。”周予援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专访时说。
“去作家化”非常明显
《瞭望东方周刊》:《战马》中文版受到国内业界的一致好评,从你的角度看,它给中国话剧带来了什么?
周予援:两个国家级剧院合作的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自己不缺艺术家,缺舞台技术人员,缺题材的开发、项目运营机制、创意产业开发等等,这些都是以后要加强的。
对于国家话剧院,《战马》是开门办院的结果,包括与演出运营公司等的合作。这不是说谁都能接受的。有人也提出,我们有自己的人,为什么不可以自己做?为什么要跟别人合作?但开门办院的前景永远是光明的。
同时,当《战马》出现在我们中国的舞台上时,我们要想,中国优质的剧目在哪里?引进来是为了更好地走出去。《战马》为中国演艺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比较而言,中国的杂技、歌舞走出去的多一些,戏剧很少。很多外国人根本就不知道中国话剧是什么样子的。合作《战马》时,就有国外演出机构问,中国原创的有什么好故事?下次讲你们中国自己的故事。我们要站在国际视野上来发展中国的戏剧。不排除有一天《狼圈腾》出现在舞台上。
谈论很多优秀的国外经典作品时,我就在想,什么时候我们自己的原创作品能够真正地走向世界?其实在上世纪50年代、80年代,无论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都涌现出了不少经典的原创作品。我们应该找回过去的成功经验,培养新的戏剧人才,特别是实现编剧能力的再提高。
《瞭望东方周刊》:说到原创,现状是怎样的?
周予援:我看过现在三分之二的剧目,我的形容是“悲壮的阅兵。”
我觉到,创作越来越被忽视,这值得我们重视。要强调对剧作家作品的尊重。前段时间一直有种“去作家化”的趋势,这在当下的戏剧创作中非常明显。
我认为忽视剧作的本体——角色的创造、人物刻画、人性的揭示,就必然会出现戏剧形式大于内容的问题,炫目的声光电、豪华的舞美、夸张的服装……淹没了戏剧本应有的文学性、故事性和人物塑造。当观众走出剧场的时候,还能记住戏里的什么?能够引发他们更深入的思考吗?
有很多方面需要加强,尤其是院团演出运营、编剧、导演、舞台技术,等等。现在我们在培养编剧人才方面是短板,创作力量薄弱。一个省会有很多作品,但只有那几个编剧写。真正为话剧作品写作的编剧则少之又少,很多人都去写影视作品了。剧本的创作和编剧的培养是国有院团亟待加强的。另一方面,话剧作品确实难写,需要深入生活、接地气。
总体而言,我们的创作出了问题,这不仅仅是国家话剧院的问题,省市话剧院也有这样的问题。
用什么样的作品来给今天的观众看?平庸的剧本太多了,我们呼吁戏剧学院强调“剧作家培养”。
戏剧、文学不能分家
《瞭望东方周刊》:作为国家级话剧院,你们的应对方法是什么?
周予援:国家话剧院经过2014年的摸索,对“中国原创、世界经典、实验探索”这样一个创作方向的思考和定位开始逐渐清晰。摆在面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原创”。
我们到底创作什么样的中国原创作品?每个地方剧院如何拿捏好自己这个省市应该有的戏剧?
要加强原创作品的艺术想象力和表现力。我一直说戏剧、文学不分家,应该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现在的戏剧缺少文学性,是戏剧的深度问题。
我们剧院新成立了宣传推广中心、研究教育中心等业务职能部门,就是要为原创作品、剧院的整体发展、为全国戏剧的发展搭一个好的平台。
艺术家的个性应该可以被有效展示。如果艺术家的个性被埋没,甚至被压制的话,话剧不会有春天。
《瞭望东方周刊》:作为国家级话剧院的负责人,你对今天中国的话剧还有什么样的观察?
周予援:除了必须加强中国原创的创作,另一方面作品题材的选择也很重要。所有身边的的故事都能成为话剧作品吗?有的不适合搬到舞台上,有的搬上舞台后如何去表现?这些是剧院管理者和剧作家们要思考的。
此外,民营剧团崛起和他们关注现实的创作方向是我们国有院团不能比的。我们在各个方面还有很多东西应向民营院团学习,需要把小剧场、大剧场的戏融为一体,把国有、民营和社区的戏融为一体,共同来求得今后中国戏剧的发展。
让更多观众走进剧场
《瞭望东方周刊》:还有什么样的模式可以更好地普及戏剧、培养观众?
周予援:戏剧走进校园特别好。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我写的第一个提案就是,教育部和财政部都应该有投资,让9年义务教育的中小学生每学年要看一部儿童剧和一部儿童电影。结果没人理我。第二年我又报这个,还是没人理我。2015年我又报,终于有人理我了。
教育部和财政部答复这几年是怎么做的、未来准备做什么,等等。我也认为,教育部和财政部的拨款里应该有专项对青少年艺术教育的培养,我们也呼吁能否开一些戏剧教育课,让戏剧教育走进课堂,做好基础。
其实从长远来看,对观众的普及是永远的,没有尽头。
《瞭望东方周刊》:具体来说,怎样让观众走进剧场?
周予援:一定要实行低票价,让更多观众走进剧场。从国家话剧院去了中国儿艺,又回到国家话剧院,我有一个感受。原来我们会有公益的包场演出,后来要走市场,走市场就是一张张票往外卖,包场这个事就不存在了。戏剧从来都是一张票、一张票在卖。
商业性的运作和公益补贴的运作,还有包场的运作,这几者之间可以结合着去做。别说我们必须怎样、不能怎样,所有的方法和手段都可以相互作为依托,共同推动整个文化市场、艺术市场、戏剧市场的发展。不管怎样,让更多观众走进剧场,这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有时候创作了100部戏,每部戏就演一场,太可怕了。创作投入的回报,经济利益是其中之一,关键是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让更多人走进剧场看到戏剧,看到舞台艺术,这是根本。
我认为市场永远存在,关键是我们要有什么样的戏去为市场服务。话剧到底是大众艺术还是小众艺术?这个不明确就很难做。因为你到田埂、校园、社区、工厂演的话剧和在剧场里演的话剧,艺术质量能保证一样吗?但戏剧本体不能丢,戏剧的质量保障是关键。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陈莉莉/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