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克·斯特拉:无法回避的极简主义始创者

  • 来源:艺术与设计
  • 关键字:极简主义,创作手段,平面绘画
  • 发布时间:2015-12-31 13:55

  2015年10月30日,美国战后最重要的艺术家弗兰克·斯特拉(Frank Stella)的大型回顾展在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开幕,这是惠特尼位于纽约GansevoortStreet的新馆首次为在世艺术家举办回顾展,1600多平方米的展厅内展出了斯特拉120件左右的作品,据策展人介绍,这里面也许有40多个不同的系列。1936年出生的弗兰克·斯特拉对极简主义、后绘画性抽象等艺术运动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在其60年的创作生涯中,这位多产并且敏感于时代的艺术家呈现出了理性而严谨的创作脉络,每个创作时期都在那个时代占据一席之地。现今已经79岁的斯特拉依然在纽约的工作室里坚持每天创作,如今,他作品中的不恒定性已然像孩童游戏般随性自由。

  上个世纪50年代,各种抽象形式正统治着战后欧洲和美国的绘画。西方抽象主义起源于艺术家瓦西里·康定斯基(1866—1944),他在马奈的绘画中觉察到物体的非物质化问题,物理科学的进展粉碎了他对可触知的物体的世界所维持的信念,他认为艺术必须关心精神而非物质,主张只有色彩和形式的和谐,才是触及人类灵魂的原则为唯一基础。这一传统在美国抽象表现主义批评家格林伯格那里得到发扬。格林伯格为形式赋予了一种超念的现代精神,强调精神先于材料,形式远比材料自身的物性特质更优越。在50年代的美国,以表现性或构成性的方法表达概念的抽象表现主义艺术运动进入了鼎盛时期,虽然这是美国得以宣告其取代了欧洲成为世界艺术中心的资本,但却逐渐遭到了贾斯培·琼斯、阿德·莱茵哈特等艺术家的质疑。

  于是,在抽象表现主义基础上发展出极简主义风格的弗兰克·斯特拉,开始在纽约艺术圈崭露头角。弗兰克·斯特拉在1959年到1961年间创作了“黑暗画”(Black Paint ings)系列,画面没有出现任何具像的形体,黑色被艺术家用机械的方式平涂在画面上,重复着一个基本的模型单元——黑白条纹对称的图案,从风格上看,它受到来自极简主义艺术家莱茵哈特的影响。极简主义艺术虽然也倾向于有规律的几何形式,但与浪漫、激动的抽象表现主义风格比起来,它是一种空洞的、中性的、非个性化的、机械式的艺术风格。莱茵哈特认为,50 年代抽象艺术的唯一一个表现对象,是就艺术而表现艺术,除此之外别无其他,它将艺术仅仅是处理成一件事物,越来越分裂和限制艺术,也将艺术表现得越来越简单和空洞。“黑暗画”在1959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十六位美国人”(Sixteen Americans)的群展中展出时引起了极大的争议。虽然斯特拉并没有反对抽象表现主义中关于形式主义和绘画风格理论的意图,但是其游走在黑白条纹游戏中的“黑暗画”只有冷漠、理性、空洞的画面,既没有形式,也没有具体的图像,也看不出艺术家流露出任何主观性的情感,这与抽象表现主义格格不入。

  如果站在美国抽象艺术的发展脉络中,弗兰克·斯特拉并没有背离现代主义的原则——格林伯格认为写实主义掩盖了创作手段,是“以艺术隐匿了艺术”,现代主义则回到平面绘画和材料本身,让“艺术回归艺术”。斯特拉对材料物理性和平面的重视正符合现代主义的发展,甚至被认为继承了蒙德里安新造型主义(“冷抽象”)的色彩和线条。在Double Gray Scramble(1973)等重要的作品里,斯特拉精细地把绘画语言压缩到了最低限度,仅仅留出线条和色彩,画面中的直线流出画布,直线间融化了迷人的色彩。在蒙德里安的哲学中,唯有纯造型性才能表现纯粹的真实性,直线和纯色两种最简单的要素清晰并且规则地完成了他表现万象的理想,足够反映出他在人类和宇宙里所感觉到的高度神秘。斯特拉创作的意义在于,他将蒙德里安式的运作原则与工业机械的理性运作、数学逻辑密切地联系起来,用理性取代表现。因此否定自我个人性,以及绘画的表现性和形式性的“黑暗画”,客观上对抽象表现主义具有潜在的颠覆性。因此,斯特拉被认为是从抽象表现主义中出走,开启极简主义艺术的代表性艺术家,而这种机械式的形式运作被后来的贾德、安德烈等艺术家在极简主义雕塑领域中推向了极致。弗兰克·斯特拉机械式的运作同时受到了波普艺术先声艺术家贾斯培·琼斯的影响。贾斯培·琼斯主张表现对象自身就是图像,他用抽象表现主义的手法抹去了事物原有的主旨,在其著名的作品《旗帜》中,琼斯使用了美国国旗的样式,作品精细的表面却成为了独立的存在,“美国国旗”由此被再定义。斯特拉后来在谈到琼斯对自己的影响时说,“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他处理花纹色彩的方式…… 是那种条纹的效果,那种韵律和间隔,那种重复着的表现效果。”斯特拉并没有追随琼斯对视觉真实的迷恋,相反是喜欢上他在创作中的形式运作方式,这正是他将其称为“韵律”和“重复”性的东西。斯特拉从琼斯的绘画中一件件地剔选出形式的思想,然后在抽象的语境中跟随它们走到逻辑上的极限,斯特拉将他作品中的感性部分,分割成了不关联并且可控制的几个区域,通过单一的色块忽略前景与背景的区分,让色块与画布统一起来,引出斯特拉最引人注目的创造——造型画布。所谓的“造型画布”,就是以铜板、铝板等代替画布设计出各种形状的“画布”,这些形状各异的画框本身又是画面,使得最终的作品也成为一种介于绘画与浮雕之间的探索。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开始,斯特拉追求有形画布的结构,采用的颜色越来越明亮、丰富,并将拼贴画与浅浮雕相结合。在《哈拉雷一号》(Harrani)中,他在圆形或半圆形的画布上使用明亮的对比色,不规则的多边形帆布(1965年至1967年)和量角器系列(1967年至1971年),进一步扩大了造型画布的概念。

  在艺术史发展的不同时期,都有许多艺术家不断重新审视艺术真正的本质,这种本质通常会让人们回到绘画纯粹性的原点——观看。弗兰克· 斯特拉从注重表现性转向了视觉体验,提出了极简主义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宣言:“你看见的是什么就是什么。”他的作品始终抱有对观看体验的关注,在视觉体验中所有的物象转化为精神性的体现。1978年至1980年期间,斯特拉在美国举行巡回展,藉此回顾他所有的作品。在此之后,他的创作以浮雕画为主。在创作浮雕画的过程中,为达到理想的弯曲形式,斯特拉借助了工业描图的技术,强调了作品在制作过程中的技术性和精确性,斯特拉的意图是把曲线作为真实客体被看到,这些曲线突破了图形的边界进入观者的视野。“这些模型自身便具有形象感和美学价值。”斯特拉说,“我想把这些设计转化为艺术,让它们具有实体形态,以图画的形式展现。”在得到满意的平面图像之后,斯特拉把制作好的模型置入画框当中,画面由此达到了三维的视觉效果,观众的观看体验接近建筑平面图。为金属浮雕带来活力的是斯特拉一向善于驾驭的色彩,这些色彩使作品摆脱了平面的限制。

  在后期创作中,斯特拉在颜色、形式以及材料方面进行了更加激进的实验,其创作从极简的几何形式过渡到立体的“造型画布”上,这时,斯特拉采用了大量批量生产的工业材料进行创作,致使其作品从精神性转回到了物质性表现上。这种转变也许与他生活在美国消费主义的最鼎盛时期息息相关,同时,斯特拉的绘画在实现了对抽象表现主义的否定和超越后,也陷入了形式被风格化的怪圈中,这也是极简主义艺术家的局限。然而,极简主义在当代艺术发展中的位置极为重要— —它启示了观念艺术的兴起。当我们在追溯极简主义的起源和发展时,弗兰克·斯特拉是无法回避的艺术家之一,2009年,弗兰克·斯特拉被授予朱里奥·冈萨雷斯奖,以表彰他对现代艺术所做的贡献。

  陈颖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