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15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 来源:时代金融
  • 关键字:经济,住房库存,全国统筹
  • 发布时间:2016-01-12 13:56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2015年主要目标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十二五”规划的胜利收官,我国站在了更高的发展水平上。而在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16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六大看点

  看趋势:九大趋势性变化定位新常态

  认识形势、研判走势是做好明年各项经济工作的基础和前提。针对近一年来海内外始终关注的中国经济新常态,会议通过对“九大趋势性变化”的阐释,历史地、辩证地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会议认为,当前我国在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以及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趋势性变化,表明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

  会议强调,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可以看到,中高速增长、发展方式转变、结构深度调整、发展动力转向是新常态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会议明确注重满足人民群众需要、市场和消费心理分析、引导社会预期等是新常态下经济工作的重点。

  看增长:稳增长和调结构保持平衡是关键

  在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下,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有所放缓,但是发展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2015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6.9%。11月初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今后五年,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目标,2016年至2020年经济年均增长底线是6.5%以上。

  对于数字背后的增长动力,会议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具体来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实施相互配合的五大政策支柱。一是宏观政策要稳,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二是产业政策要准,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三是微观政策要活,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四是改革政策要实,加大力度推动改革落地;五是社会政策要托底,守住民生底线。

  看改革:围绕突出问题推进

  要想完成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对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大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措施。

  会议要求,要围绕解决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推进改革,推出既具有年度特点、又有利于长远制度安排的改革举措,继续抓好各项改革方案制定。会议提出的改革主要集中在国企改革、税收改革、金融改革和社保改革四个领域。

  ——在国企改革中,会议提出加快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

  ——在财税改革中,会议提出抓住划分中央和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完善地方税体系、增强地方发展能力、减轻企业负担等关键性问题加快推进。

  ——在金融改革中,会议提出尽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抓紧研究提出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方案,同时要加快推进银行体系改革。

  ——在社保改革中,会议提出要完善个人账户,坚持精算平衡,提高统筹层次,同时还要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看民生: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

  在我国扶贫攻坚进入关键决战时期的背景下,针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会议要求,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基本思路,多些雪中送炭,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更加重视社会大局稳定。

  会议提出,要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而社会政策要托底,则是要守住民生底线,要更好发挥社会保障的社会稳定器作用,把重点放在兜底上,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公共服务。

  会议着重强调做好就业和扶贫,是新常态下中央经济工作的两个重要底线。今后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充分发挥好政府保障社会公平的职能,针对特定目标和群体精准发力。

  保障民生离不开增加就业。而结构性调整和深化改革则是从根本上做了政策托底。

  看区域发展:三大新亮点不掩四大老区域

  寻找新的发展空间,会议将目光投向区域发展战略——要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争取明年有个良好开局。

  会议指出,完善区域政策的新动向,即更加强调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和共同发展。未来区域发展要以“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三大新战略为重点,新老规划共同发展,突出重点,合力打造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会议一方面强调了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性,同时要求地方保持清醒头脑和足够耐心,避免出现因盲目设立新区、过热投资等出现“空城”“鬼城”等现象。另一方面,更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要贯穿城镇化发展全过程。

  看开放:注重高水平双向开放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落实,亚投行、丝路基金等机构开始逐步发挥影响力,中国对外开放政策也引人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扩大对外开放,要更加注重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

  会议指出,要继续抓好优化对外开放区域布局、推进外贸优进优出、积极利用外资、加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加快自贸区及投资协定谈判、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等工作。要改善利用外资环境,高度重视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高度重视保护知识产权,对内外资企业要一视同仁、公平对待。要抓好“一带一路”建设落实,发挥好亚投行、丝路基金等机构的融资支撑作用,抓好重大标志性工程落地。

  推进双向对外开放,意味着外国对华投资和我国对外投资两个领域都需要有所作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已逐步成为资本净输出国家,这对2016年双向对外开放提出更高要求。

  2016年这十大政策将影响你我生活

  适当降低商品住房价格

  ——买房花销可能变小

  会议提出,要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顺应市场规律调整营销策略,适当降低商品住房价格。

  要取消过时的限制性措施

  ——购房限制可能变少

  会议提出,化解房地产库存。要取消过时的限制性措施。公众感受最为直观的就是购房、贷款等方面限制的取消或放宽。目前,除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外,多数地区已取消限购政策。把公租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

  ——外地人也将可住公租房

  会议提出,要明确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方向,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把公租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

  允许农业转移人口等非户籍人口在就业地落户

  ——农民工可在就业地落户

  会议明确,要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允许农业转移人口等非户籍人口在就业地落户,使他们形成在就业地买房或长期租房的预期和需求。

  研究精简归并“五险一金”

  ——社保负担将会减轻

  会议提出,要降低社会保险费,研究精简归并“五险一金”。2015以来,国务院先后确定将失业保险费率由3%统一降至2%,从10月1日起将工伤保险平均费率由1%降至0.75%,将生育保险费率从不超过1%降到不超过0.5%。

  要加快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养老金或实行全国统筹

  会议提出,要加快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个人账户,坚持精算平衡,提高统筹层次。

  2015年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按照《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近四千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开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

  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看病难看病贵有望缓解

  会议提出,要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保基本、强基层的基础上,着力建立新的体制机制,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保障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望缩小

  会议提出,要继续抓好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口粮安全,保障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加强农业现代化基础建设,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把资金和政策重点用在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及农产品质量、效益上。

  帮助企业降低成本

  ——企业员工也会受益

  会议提出,要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打出“组合拳”。

  具体措施包括:要降低企业税费负担,进一步正税清费,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营造公平的税负环境,研究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要降低社会保险费,研究精简归并“五险一金”。要降低企业财务成本,金融部门要创造利率正常化的政策环境,为实体经济让利。要降低电力价格,推进电价市场化改革,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要降低物流成本,推进流通体制改革。

  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股民合法权益将受到更多保护

  会议提出,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尽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抓紧研究提出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方案。

  外媒聚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路透社:中国将努力化解房地产库存以稳定楼市,帮助农村人口在城市安居乐业。去产能去库存不会是“疾风骤雨”,而将采用“温和的市场化手段”。

  《华尔街日报》:中国经济欠发达城市和内陆城市还存在大量住房库存,这抑制了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一大引擎的房地产投资。中国将实施应对措施。

  美联社:中国领导人阐明他们决心主动适应经济增速放缓的新常态,部署了明年的经济工作任务,并承诺为低收入人群提供帮助,推动以市场为导向的各项改革。

  英国《金融时报》:对于中国经济未来走势,国际舆论和分析机构普遍持乐观态度,认为增长的“超级黄金期”结束,增速放缓是转型的“自然过程”,中国经济有机会实现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但更加成熟的增长。

  新加坡《联合早报》:作为中国年度最重磅的经济会议,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为“十三五”开局之年的中国经济描绘路线图,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

  法国《欧洲时报》:中国经济既要稳增长又要调结构的局面已经形成,并且实现新常态、新发展的决心很强,这对经济决策及宏观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出的诸多应对之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无疑是一大亮点,也显示出最高决策层应对当前经济困境的新思路。

  本刊综合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