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主人

  • 来源:海外文摘
  • 关键字:钟表业,瑞士,百达翡丽
  • 发布时间:2016-01-19 11:05

  在瑞士,钟表厂几乎遍布全国,首都伯尔尼和苏黎世、日内瓦、巴塞尔等主要城市都有发达的钟表业,几乎每个瑞士家庭都多少与钟表制造业相关。世界大部分知名手表品牌都出自瑞士,这里的钟表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一,无愧于“钟表王国”的称号,它从贫穷落后的国家变为今天的钟表制造业大国,也曾历经时间的考验。

  细腻、敏锐的瑞士人用几百个零部件,经过十分繁复的工序组装成了精妙的计时机械——钟表,它的许多零部件小到犹如一粒尘埃,因此除了精湛的专业技艺,还需要极其精细、严整的思维才能将时间记录得如此精确。“对待工作严谨认真是瑞士人特有的品质。”苏黎世贝耶钟表博物馆负责人莫妮卡·列昂哈尔特说,“19世纪末之前的瑞士曾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自然资源贫乏,少耕地,四分之三的国土是山地,因此我们必须要用最少的原料、最多的智慧创造出一种高价值、易出口且能赖以生存的东西,精密的机械——钟表就成了我们最佳的选择。”

  井然有序

  瑞士是典型的多山内陆国家,很多地方都被群山环抱,所以瑞士民族也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他们适应了“束缚”,不仅能在限定的空间范围内,还能在规定的时间里做好事情。在瑞士,晚上8点后,即便是在像日内瓦这样的国际大都市里,你也很难看到有人在大街上闲逛,更不用说会有夜生活了。时间对于保守、严谨的瑞士人来说非常重要,当钟表的指针准确地指向每一分时(瑞士的钟表只有时针和分针),瑞士人显得尤为沉着、冷静、自信,也只有精确地记录着时间,他们才可以将一切安排得有条不紊,进行预测、计算、规划、制定:他们会为刚出生的婴儿投保,还会在孩子出生前就早早地为他们起好名字;如果他们打算去度假,所需要的物品一定会在一年前就都准备好;他们如果想约朋友吃晚饭,会在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三个月前就订好。随机、没有计划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不是自由而是杂乱无章。

  “杂乱无章”的反义词是“井然有序”,这也是生活在这个钟表之国的人们的主要信条。瑞士人伯奇·本纳是一名医生,他认为混乱无序是大多数病痛的主要根源,他成功地运用“秩序治疗法”(要求病人严格遵守时间表有条理地做事)有效地帮助了他的病人。在瑞士人眼里,钟表就是秩序的体现,因此世界上一半以上的手表都出产于这个喜欢秩序的国家,也并不令人感到惊讶。

  钟表无处不在

  瑞士手表制造业最初专门面向海外市场,因为几乎所有的瑞士人不戴手表也可以很好的掌控时间,他们永远不会忘记时间,因为在大多数的瑞士城市里都随处可见各种带有巨大指针盘的大钟表。例如,阿劳(瑞士北部城市)火车站的大楼上就挂着一个直径长9米的大钟,是欧洲最大的火车站挂钟之一;始建于1534年的苏黎世圣彼得大教堂,其塔钟楼上有欧洲最大的教堂钟,直径为8.7米。

  瑞士苏黎世的班霍夫大街,从苏黎世中央火车站一直延伸到苏黎世湖,全长1.4公里,整条大街两侧有20多家精品店,每一家都像博物馆一样,其中展示腕表的玻璃橱窗是苏黎世班霍夫大街最主要的景点。这里的花坛和公交站牌上都有挂钟。瑞士人也根本不可能忘记时间,因为在瑞士时间是可以被听得见的:在瑞士无论是繁华都市,还是在荒野乡间,都能听到钟声每一刻钟敲响一次。瑞士西南部城市洛桑的圣母大教堂是瑞士规模最大的教堂,也是洛桑城市形象的象征,它的教堂钟除了每一刻钟敲响一次教堂钟外,分针“走动”的每一下也会发出声音。

  敲钟人

  “中世纪时期,几乎每座欧洲城市的教堂上都设有警卫塔。”豪斯勒·雷纳托说道,他是洛桑市政府机构的编外人员,专门负责在洛桑圣母大教堂的塔钟楼敲钟。“塔楼里的警卫从高处巡视整座城市的秩序,一旦有火警或者军情发生,要及时通知当地军民加以防范。那时人们还没有手表,所以警卫还负责在每个整点敲钟报时。”

  在1405年10月的一次大火灾后,洛桑主教(天主教会和东正教的高级圣职人员)正式任命了第一位塔楼警卫人员。直到19世纪末,不再有外敌入侵骚扰,不再需要巡视,教堂上的警卫开始只负责报时敲钟。尽管家家户户逐渐都有了钟表,但洛桑市还是将圣母大教堂守夜报时的传统一直保留了数百年,直至今天。

  现在,每晚10点整,豪斯勒先生都登上洛桑圣母大教堂,手里拿着大喇叭,转身朝向东方,拖长调地喊:“夜幕降临!敲响10下!”然后再依次向北、西、南方向喊同样的话。从每晚10点钟至第二天凌晨2点钟进行整点报时,每晚教堂塔楼上的大钟会敲响5次。除了整点时刻,豪斯勒可以自由活动,做自己的事情。有时他会请朋友到自己的钟楼小屋做客,但通常大多数时间里他都在小屋里融化蜡烛、制作布景设施,这是他白天的另外一份工作——用蜡制作装饰在教堂、街道、桥上的布景。

  “这个6吨重的大钟就在我吊床后面,我很久没一觉睡到天亮了,但我也习惯了。”豪斯勒说,他已经30多年没戴过手表了,因为他自己几乎就是一个时钟,他对待时间的严谨、精确态度也正是瑞士人的典型性格特点。

  辉煌的时代

  “瑞士人非常有时间观念,决不允许迟到,但如果客人比约定时间早到,也是很不礼貌的。”莫妮卡·列昂哈尔特说,她也负责苏黎世班霍夫大街贝耶钟表商店日常事务。贝耶钟表商店与贝耶钟表博物馆在同一座建筑中,1822年贝耶家族从德国南部迁到了瑞士,1860年贝耶钟表商店在苏黎世班霍夫大街开业,现如今这里也成为了瑞士以及世界最古老的钟表商店。

  瑞士的钟表艺术产生于16世纪中叶,当时欧洲正值法国神学家约翰·卡尔文进行宗教改革,他在瑞士的苏黎世和日内瓦倡导宗教改革,禁止日内瓦人穿戴珠宝首饰。大约也是在这个时候,法国的胡格诺派(16-17世纪法国新教徒的一个派别)的难民们将钟表制造业带到了日贝瓦,制表业很快就风靡日内瓦,成为一门新兴手艺。珠宝匠也转行为钟表装饰工匠,他们在手表上镶饰上了各种贵重的宝石、珐琅,并加以雕饰。如此精致的手表在那个特定的时代已然成为了一种艺术,到16世纪末,日内瓦制表业就以其质量闻名,发展到今天,它仍然是瑞士民族的骄傲。现如今,手表几乎成了男人们的唯一装饰品,再加上它精密的确度性,人们甘愿花一万瑞士法郎(约合6.5万人民币)去买一只手表。

  贝耶钟表博物馆是最具影响力的收藏地之一,其橱窗里至今还摆放着1660年日贝瓦钟表工匠为奥斯曼帝国时期制作的手表,外壳全银,表盘上雕刻着土耳其数字。17世纪,瑞士钟表匠开会大量外流。“当时日内瓦出产的钟表供过于求:日内瓦当时大概有将近15000居民,但工匠们一年就能生产出5000块手表,”列昂哈尔特说,“许多瑞士钟表商开始在海外寻找销路市场,或者移居海外,或是在海外设立代办处。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让·雅克·卢梭的父亲就曾是位移居到土耳其的钟表匠;爱德华·波夫是第一位走向中国市场的钟表匠;阿伯拉罕·路易·宝玑定居在了巴黎并成为法国王宫的御用钟表匠,但他的客人不仅只有法国人,其中还包括奥斯曼帝国王室、亚历山大一世等,得到了俄罗斯国王的赏识后,阿伯拉罕·路易·宝玑还在圣彼得堡创立了‘俄罗斯之家(Maison de Russie)’机构。”

  19世纪以前,英国手表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有威望的。1825年世界上第一条蒸汽火车铁路在英国诞生,随后,新建的铁路在欧美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人们对于可携带的准确计时工具需求越来越大。瑞士人加工好的零部件,装配好后卖给英国人,英国人只安装了自己生产的外壳,就当自己的产品卖到了市场。在1851年的伦敦世界展上,维多利亚女王大对瑞士钟表的巧而精致、设计新颖大加褒奖,而没有提及英国出产的表。

  19世纪末,美国成为世界工厂,瑞士及美国的工厂已开始机械化大批量生产手表,但瑞士的手表机械市场丝毫没有竞争优势,尤其是在价格上。瑞士国内的钟表事业一度消沉,但瑞士人迅速重整旗鼓,瑞士侏罗山脉地区建立了现代化的工厂。也由此将钟表匠分为两类——钟表艺术家和钟表手工业者,将手表也分为两种——日内瓦传统式样和侏罗纪普通大众式样。

  由于电子表的兴起,瑞士传统的制造技术受到了挑战,许多生产机械表的厂家受到这股潮流的波及,其中大部分开始转产或者被迫倒闭。人们似乎感到机械表要退出钟表历史的舞台。但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机械表的回归证明了钟表的真正魅力在于精密的复杂机械之间的运动,在“滴答”的声响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和谐与安稳,而这些是电子表无法取代的。今天,高精尖技术的发展对计时精确程度的要求已超过了机械装置所能达到的极限。计时无处不在,在车站、机场、电脑、手机,甚至家用电器上,我们都可以读到时间。手表似乎已变得无足轻重,然而顶级钟表在其创作中却秉承悠久传统,追本溯源,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美是幻想的源泉,凌驾于一切实用功能之上。

  昂贵的时间

  “最好有几块不同风格的表,在不同的场合搭配,”莫妮卡·列昂哈尔特说,“例如,去看歌剧和家族聚会的时候,我会搭配一块贵重且较为正式的手表;出去旅行的时候,我会戴一快质量好但相对较便宜的手表;要是平时搭配休闲装,尤其是亮色调,我会选一块斯沃琪(Swatch)的手表。”

  20世纪70年代,日本精工和西铁城等品牌不断推出的低价石英手表和电子手表,使瑞士制表业陷入第二次严峻危机。就在这时斯沃琪集团(总部设在瑞士比尔市)的创始人之一、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古拉斯·海耶克的战略性建议使得瑞士手表行业雄风再起,他说:“时下所有生产厂都可以制造表,所以我们不仅要生产,还要学会营销。”他还提出,应该用商品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就在日本制表业发展到顶峰时,海耶克推出了走亲民路线的斯沃琪手表,这并非一款精雕细琢的、嵌有昂贵珠宝的手表,而一款新型塑胶石英手表,与当时的大多数手表不同,其它体积轻巧、外观鲜亮、新颖时尚,适合所有场合佩戴,因此这款手表不再是普通的“瑞士手表”,而被称作不同于其他手表的“第二只手表”,它也是当时价格最低的瑞士手表。

  当时也出现了世界最昂贵的手表品牌之一——百达翡丽(Patek Philippe)。瑞士著名钟表品牌百达翡丽始于1839年,它是现今仅存的真正的独立制表商之一。培养一名百达翡丽的制表师需要数十年的时间,他们的技艺十分精湛,能够维修好其品牌任意一款已经上市的手表。百达翡丽生产厂家将所有已经产出的表的模型和机床保留,只是为了维修时可以再加工出匹配的零部件。

  百达翡丽的“天空月亮(Sky Moon)”是贝耶钟表商店里最名贵的手表之一,价值高达120万瑞士法郎(约为747万人民币)。为何有如此高的价格?

  “‘天空月亮’手表是根据制作材料和做工所耗费的时间成本来定价的。从订购到顾客收货可能要花上4到5年的时间,有时甚至是8年。”贝耶钟表店销售经理马库斯·菲利克斯说道,“所有的工序,从大部件到极其精密的零件都是由经验最丰富的同一位制表师完成,他们在业内的资历都不少于20年。这种超高品质的腕表一年只生产几块,而且为了让这些昂贵的奢侈品成为独一无二的商品,百达翡丽公司会采取间隔生产的策略。”

  “天空月亮”有两个表盘,即天空图表盘及银河图表盘,共由686个零件组成,嵌有55颗宝石,外壳厚12.6毫米,以星空图为背景,标记着月亮的轨迹,精确显示出星体及月亮在夜空中运转的穹苍全景。这款腕表的许多零部件都是在显微镜下由高度精密的机床打磨出的。每年我们带顾客参观一次百达翡丽的工厂,向他们展示技艺高超的制表师如何加工好犹如一粒尘埃般微小的精细零件。我们用录像拍摄了这种“尘埃”腕表零件,想要在屏幕上展示其构造,需要放大10万倍,它们虽然微小,但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百达翡丽腕表的经典广告词“没有人能真正拥有百达翡丽”已经被几代人传颂,有数据显示,百达翡丽1839年生产的一半以上的腕表,至今都还在正常运转。

  [编译自俄罗斯《环球》]

  安丽娜·图卡洛/文 阿拉泰/编译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