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久病成心病

  • 来源:健康之家
  • 关键字:疾病,心病
  • 发布时间:2016-03-04 09:54

  久病的人通常脾气不好,怨天尤人,长期沉浸在这种负面情绪中有百害而无一利。患者自己的心情、身体和周遭人的心情都会受到影响,那么患者要如何改变心境,不让情绪也生病呢?

  久病导致坏情绪

  疾病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我们都会感冒、咳嗽,也有可能发生尿道感染或者肌肉拉伤,还有人不慎骨折、骨裂。这些疾病虽然给我们造成痛苦或者困扰,但是一般来得快,走得也快,最久也能够在一两个月中康复,因此被称为急性疾病。伤病好了,除了身体感受舒服了,整个人也感觉精神焕发。

  然而,有的疾病却会一直纠缠着患者,如糖尿病、心脏病、癌症、肾病、慢阻肺、哮喘、红斑狼疮、关节炎等,被称作慢性病。它们除了给患者造成身体上痛楚,还会长久地在精神上折磨患者。例如,很多癌症患者在被确诊的那一刻,仿佛天崩地裂,先从精神上完全被击垮了,接下来活得就如同行尸走肉,毫无质量可言。有的慢性病虽然不会立即危害到性命,但却会严重影响人的生活,例如糖尿病、关节炎、牛皮癣,让人很容易陷入“为什么是我?”“我到底做错了什么?”这种自哀自怨的负面情绪中无法自拔。实际上,很多慢性病都不能找出具体的致病原因,许多患者对于“为什么”的答案追求注定是无解的。患者不妨把注意力从“为什么”上转移到更实际的“怎么办”上。

  慢性疾病会给患者带来很多挑战:首先患者要对疾病本身有深入的了解,然后要管理疾病和适应患病后的新生活,最后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然而,疾病会限制患者的活动能力,让他们的独立性下降,甚至容貌也受到影响,疲惫、不舒服和疼痛变成了常态,挑战变得更难以完成。长期如此,患者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工作能力和对自我评价都会可能恶化。有的人可能因此而变得孤僻和疏离。首先,慢性病患者大多都为自己的疾病而感到尴尬或者耻辱。

  慢性病患者通常都有负面情绪,这很正常和让人理解,但不能够让其成为常态。当他们出现以下情绪超过1个月时,自己和周围的人都应该多加注意:

  ●因为生病而自怜和愤恨

  ●因为不舒服或者疼痛而情绪暴躁、易怒

  ●对于任何可能造成疼痛加剧的活动过分焦虑和恐惧,同时也过分担心病情会否加重,以及以后的生活

  ●疾病带来的生活上的改变和活动能力的丧失让人感到难过和抑郁

  ●生病后无法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因此有负罪感并因此而自责

  如何扭转坏情绪

  许多慢性病患者的坏情绪久久无法消散,最后发展成为抑郁症等心理疾病。慢性病患者要如何才能够扭转自己的心境呢?其实,很多事儿都是熟能生巧,就连生病也一样。适应和练习能够让患者的生活回归一种新的正常,至少不再苦不堪言。前提是,患者必须要学会接受自己的疾病并且与它一起生活。

  了解疾病

  患者对所患疾病了解得越多,越详尽,就越觉得疾病不可怕,情绪也就越容易平复。通过网络、图书馆、医务人员、病友互助小组等等渠道,能够了解到关于疾病的不同方面的信息,例如发病率、病程发展、治愈率、患者的感受、家庭护理方式等等。

  积极参与治疗

  不要一味被动接受治疗,积极了解自己可选择的治疗方案,与医生建立良好的沟通。例如,很多患者为到底选择保守治疗还是手术而失眠担忧,但其实却对两种治疗都没有真正的了解。对治疗有疑问或者想法,一定要尽快反应给自己的医生。如果你觉得有必要,也可以换医生或者医院,但别光是发愁。

  饮食健康

  营养充足虽然无法治疗疾病,但肯定有利于身体和精神与疾病斗争。如果医生要求患者吃特定的饮食,那么请一定严格执行。即使医生只给出多吃菜,少吃肉一类并不具体的建议,自己在面对食物时,也应该有意识地做正确的选择。

  寻找战友

  孤独是很多慢性病患者的感受。不少城市都有各类疾病的互助小组,即使没有,还有医院认识的病友,也可以在网上寻找病友论坛。与病友建立联系能够让患者在分享自己的感受时,得到充分的理解和认同,从而降低孤独和无助的感觉。

  维持信念

  曾有研究发现,有信念的慢性病患者通常对治疗有更大的动力。信念有的来自于宗教,去寺庙祭拜或者加入了当地的教会等都有助于患者保持信念。研究还显示,那些常参加宗教活动的慢性病患者,感受到疼痛和不适较少。如果没有宗教信仰,有一些兴趣爱好也好,对美好事物的注意和积极探索也能够让人保持较好的情绪。

  懂得感恩

  为什么生病了,还要抱以感恩之心呢?即使是在病重的时候,感恩也是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只要可以,就应该在生活中去寻找那些值得感恩的人和事。从家人每天的贴心照顾,到医生的尽心治疗,都值得感谢。感恩总是能够让患者拥有积极正面的态度,消除抱怨、怨恨等负面情绪,这会让人在应对挑战的时候更加有效率,也包括管理慢性疾病。

  文/小卡 编辑/吴君 图/123RF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