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 北京有个“无用生活空间”

  • 来源:时尚北京
  • 关键字:马可,北京,无用生活空间
  • 发布时间:2016-08-18 09:50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我们大家从识字起就会读的诗,耳熟能详很平常,在理解马可和“无用”时却很管用。我们从工业化时代到互联网时代,农耕文明似乎远去,人类是否会被自己开发的科技所困扰?人类历史往前进时出现的问题,是否可以通过古老的传统美德得以解决?这些大的哲学问题在面对“无用”时展开在人们眼前。

  “勤俭”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自求简朴,爱惜物品,认识到物品中凝结着人类的智慧与情感,它流淌在我们的血液当中。尤其当记者跟随昙子指引,推开无用生活空间那扇木门。

  “请走下台阶,推开门,欢迎回家。”昙子这样说。

  这是记者第四次来到无用生活空间,听到“家”这个字不是第一次。马可在今年演讲中就提到:“各位‘无用’家人,大家好。进了‘无用’的门,就是‘无用’的人了。”马可说这些年在与各地手工艺人接触的过程中,在这些手工艺上感受到跟祖先的连接,我们活在这个时代,好像是一群失忆的人,忘记了我们的祖先如何在历史上生活。

  领会到“家”的涵义,记者眼眶湿润。

  诗意

  无用生活空间既像一位善良的老人家,给你关怀,也警示你要克己,老祖宗的优良传统不能忘,又像是很前卫,用现代的审美方式创意生活,提供面向未来,与自然和谐发展,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走进木门背后,远处音乐飘扬,这里是马可用10个月时间精心打造“无用”观念的具象化空间,分为两层,涵盖“衣、食、住、行”,设计师使用植物、能降解的材料制作物品,每件物品都是纯手工制作,每一件衣服都是一针一线缝出来的。

  “无用倡导简朴生活。这里告诉你,如果我使用‘无用’,我就在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昙子向记者讲述。

  记者拿起那件马可接受采访时的同款衣服,联想起马可将双手比作鸟的翅膀,不断展翅时的定格画面,更加坚信服装中蕴藏的情感,她身上那件因为植物染料褪色而变得更加青翠可人。在这里,每一件衣服都有身份证明,有名字,像是“冰”、“水”、“单”、“空”、“玉”、“大器”、“地久”等,有出生日期,地点,材质,还包括用特别的纺线机、织布机图片说明“无用”参与到哪个环节,有几件是“无用”在色织格纹、菱形纹的尝试。

  马可2006年开始筹备“无用”,2014年年底无用生活空间落成营业,这期间,每一款衣服几乎都是马可在不断试穿的半年之后才会定版。昙子说,每一件衣物实行终身维修,每一件衣物都可以陪着人过一辈子,“无用”是怀着这样的心情设计的。

  棉花、蚕丝、苎麻、亚麻,这些材质放在院落,供人们感受。现代气息的厨房里,陈列着纯手工的竹、木、陶制厨具。除了使用再生能力强的竹子,所有家具均使用可回收的旧木头,书房里的眼镜盒用废铁设计而来,浴室里的皂盒用稀疏浮木设计而来。所有服装在客户下单后才会制作。

  这里设有独居冥想室,室内陈设着炭盆、土炕、毛笔、书案、小木窗,其中小木窗可以定做。这里就像是检验一个人欲望的水域,让人在其中看到个人西化的程度,或深或浅的世俗,也看到纯净的心灵,让人与尚义、慎独、一日三省乃至大丈夫、士大夫精神等产生深刻联系。

  百年时装工业历史、百年化纤历史在这里似乎没有任何痕迹。

  阳光透过苎麻窗帘透进来,让室内灯光并不显得多么微弱,倒是映衬了土墙、木梯中的诗意。

  前瞻

  无用生活空间蓦地出现,让忙碌在时装工业流水线的中国时装界为之一惊。马可是公认最优秀的中国服装设计师之一,而中国时装界正在快速追随发达国家时装产业的步伐。时装产业是西方物质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

  如果仍然从时装设计师的角度理解马可。从“例外”到“无用”,马可说,在“例外”时,多少有比较年轻的想法,有设计师自我实现的成分,我要创建一种完全跟别人不一样的风格,我要与众不同。但是在“无用”会平和很多。“正因为在‘例外’阶段已经度过了追求自我认识自我并且实现自我的阶段,在无用时就把自我放下了,想的已经完全不是如何体现设计师的个人风格,从来没有这种思维。”她说。

  马可说:“如果说在‘例外’的10年学会了设计这门语言,那么在‘无用’就是说出真正要说的话,最开始要经过大量练习才能掌握这门语言,但是当你已经很熟练了,你的表达都很流利了,你才开始能说出自己心里要说的话。”

  马可想让“例外”做精,合伙人毛继鸿想把“例外”做大。“品牌的定位直接决定了设计做什么。我说服不了他。”马可说。当两人想法不同时,马可离“无用”越来越近。她说:“再开启一个新品牌的想法大概是在2004年。我知道我在‘例外’没有办法100%实现我对原创品牌的想法,但是我又想负责任的离开,那么我就选择这种方式,花2年时间交接和培养好设计师团队,让他们在我离开以后有很平稳的过渡。”

  马可是例外,没有用西方时装产业的表达手法做设计,也没有将任何一位西方服装设计大师当作偶像,她执迷于东方精神的探索,这让她将视角延伸到时尚圈之外,不仅仅是在一件衣服上探讨东方精神,还在产业在消费方式上思考东方精神。在今年“无用”十周年活动上,马可说:“老子《道德经》是非常伟大的著作,非常短的文字影响了几千年,在我们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存在。《道德经》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在世界广泛流传。”

  “无用”在表达,奢侈品或者时尚快消品,拥有越多,越觉得不够,而节制、朴素的生活精神,会让人得到满足。在现代卖场,品牌考虑的是如何让消费者购物,无用生活空间是在说,用节制抵制欲望带来的痛苦与危害。

  “您在‘无用’放弃所有化学原料带来的物品?”

  “最早人类发明化学染料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会对大自然带来这么大危害。难道我们非要付出惨痛代价,才知道环保的重要性吗?我觉得我们不要再步其他国家的后尘了。我们为什么不直接走向一条生态、环保的道路,不去效仿西方的过度文明,过度的工业化生产。”

  无用

  在名为“共识”的男装上,记者看到了“无用之土地”风格,纯棉制品,纯手工制作,里外两件,正反两穿,售价几万。许多人曾因“无用”售价向马可发问。售价问题,还是让商业来回答吧,马可的品牌价值值得这样的价格。马可对此的解释是,手工艺者的时间、精力与情感。

  “无用”定位为有教育性质的社会企业,所有收益用于帮助手工艺者。马可说:“无用在做的事情更加像一个学校,或者是更加倾向于教育,只是用了商业的形式。”商业与文化,二者遵循着不一样的规律往前走着,“无用”让二者统一。

  马可希望搭建桥梁,把城市和乡村连接起来。她希望通过设计让传统手工艺实现更大的提升,能够为城市人使用,而不会在这个时代消失,这样能帮助偏远地方的手工艺人获得更好的收入。她希望城市里的人因为手工制作真正体会到什么是知足、感恩、珍惜、满足,可以从物质的欲望里面解脱出来,不会再去攀比,为了别人的评价很辛苦地活着。

  马可坚信:“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21世纪来讲,绝对不仅仅是中国人的宝藏,它应该也是成为去解决很多世界问题的一把钥匙和真正的解药。”

  文/本刊记者 陈珂 图片由“无用”提供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