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那用生命和鲜血谱写的不朽史诗
- 来源:时尚北京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革命,军事,博物馆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8-18 11:41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1945年8月15日,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战胜利是个宏观概念,而这其中每位战士的付出、每次战略的决策、每场战役的大捷都是胜利的具化体现。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抗日战争主题展”中,一张张老照片、一份份档案、一件件实物展品的背后,都是鲜活的人物和感人的故事,让人感到那一种同仇敌忾、共御外辱的民族气节,那一股万众一心、浴血奋战的英雄气概。
博物馆简介
地铁一号线军事博物馆站下车,从东北口出来能看见一座礼堂式的建筑,上面挂着八一军徽,这里就是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陈研究部工作人员介绍,博物馆筹建于1959年,是向国庆十周年献礼的首都十大建筑之一。1959年3月12日,经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正式定名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毛泽东主席为军事博物馆题写馆名,在信笺纸上写下“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11个大字。1960年8月正式开放。
军事博物馆是中国唯一的大型综合性军事历史博物馆,主要收藏、研究、陈列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事斗争历程和人民军队建设成就,以及反映中华民族五千年军事历史的的文物、实物、文献、资料。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分为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基本陈列有土地革命战争馆、抗日战争馆、全国解放战争馆、抗美援朝战争馆、古代战争馆、近代战争馆、兵器馆、礼品馆等。目前,博物馆主楼正在进行加固改造工程,仅露天兵器广场和西侧博兴大厦临时展览对外开放。
2015年7月16日,《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抗日战争主题展》在北京军事博物馆开展,共展出版面展品422件、文物档案515件(套)。展览通过“高举全民族抗战旗帜”、“八路军新四军出师抗战开辟敌后战场”、“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战主战场”、“根据地军民坚持艰苦的敌后抗战”、“解放区军民反攻作战夺取抗战胜利”五个部分的内容,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进行了全方位诠释。
古代雄关 打破日军不败神话
走进展厅,映入眼帘的是刻有“中流砥柱”四个大字的全民族抗日洪流展墙,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军民团结,陷敌于汪洋大海的战争画卷。工作人员介绍说,“中流砥柱”,是全国抗战期间,由毛泽东同志提出来的。1941年5月,毛泽东明确,“共产党领导的武力和民众已成了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
穿过“青砖”垒就的城门,进入平型关的地界。这部分展区陈列的大量战利品充分展示了八路军首战大捷的辉煌。工作人员指着一把佩剑介绍说,这是一把日本高级军官的佩剑,也叫肋差,揣在肋下,用于近身作战。而旁边的一把军刀,是和肋差在同一场战斗中缴获的,而且同样是日军相当级别的军官佩用的。这把军刀当时被缴获后,通过八路军办事处驻武汉办事处、南京办事处送给了当时的李克农,通过他向中国的大后方以及国民党方面予以展示。一把军刀要在大后方和国民党方面来进行传递展示,是因为这把战利品来自一场有特别意义的胜利。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两个月的时间,日军便将战场扩大到了山西一带。在日军准备向太原发起总攻的时候,必须路过平型关,而平型关自古就是太原的门户、长城的关口,几百年来都是阻挡外敌入侵的。当时的八路军领导人朱德、彭德怀做出部署,派第115师使用运动战和游击战从两侧、后方进行夹击,配合正面作战的友军一起围歼日军。1937年9月25日,日军的板垣师团钻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一声令下,八路军向日军发起猛攻,歼灭了日军1000多人,击毁了汽车100多辆,缴获长短枪1000多支,机枪20多挺,这就是著名的平型关大捷。而这场战斗是全国抗战以来,在华北地区主动寻歼日军的第一场胜利,它极大地鼓舞了当时全国的抗战斗志,也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中国制造 第一支自制步枪
如今中国国力强盛,很多先进武器都是自己研发制造的,而在抗战时期,有首歌唱道:“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1937年,音乐家贺绿汀在被八路军抗战事迹感染后,谱写出了这首传唱至今的《游击队之歌》。
1940年5月,八路军领导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单靠敌人给我们造,代价太大,也不可靠,还得靠自己制造。”工作人员介绍说,1940年,中共开始安排轻型武器的研制工作,展览现场的八一式马步枪就是相应的代表,它也是八路军在抗战时期生产的第一支自制的制式步枪。
1937年到1940年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比较擅长的是生产手榴弹和火药,对于步枪、手枪这些武器,只能修理装配。八一式马步枪因1940年8月1日研制并试射成功而得名,全长不到1米,重6.7斤,这在当时算是轻型步枪了。虽然不起眼,但它最大的优势是短小精干,为适应当时八路军近距离刺杀,肉搏战术,在枪管的头部下面还隐藏着一个三棱刺刀。不用的时候,反贴在枪管上,肉搏的时候,按动按键一甩,就可以迅速完成自行固定。值得一提的是,在枪管头部的瞄准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瞄准射杀,被彭德怀誉为“天下第一准星”。
然而功能如此强大的步枪,作为主要研发人之一的刘贵福和当时的兵工部部长刘鼎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便完成了任务。其实八一式马步枪是在之前刘贵福等人研发的“无名氏马步枪”基础上,结合了“捷克式”、“三八式”、“中正造”、“汉阳造”等多款步枪的优势研制出来的,最多可以连续射击200发子弹,而且很快就大规模投入了生产。从1940年8月到1945年,一共生产了近9000支八一式马步枪,成为八路军使用数量最多的轻型武器。
鲜艳旗帜
揭秘抗日特种部队
在主题展上,有一面高高悬挂着的红色旗帜很是显眼,居中的红色五角星,底下是两排整齐的黄色俄文字母,中间标识着数字“88”。工作人员介绍说,这面旗帜的来历有关于东北抗日联军。东北抗联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组建的一支人民抗日武装。在对抗日军的过程中,他们不仅装备落后,而且要克服零下40摄氏度的恶劣环境。为了防止在深山里被日军飞机侦察到,他们很少生火取暖,吃饭基本上都是“冷藏”的温度。像赵一曼、杨靖宇、赵尚志等都是东北抗联的英烈。
1937年,东北抗联和党组织失去了联系,长期孤悬于敌后。到了1940年年底,东北抗联还剩大约1000余人,为了保存战斗力,东北抗联领导人经过商议,决定转移到苏联远东地区修整。就在那个时候,东北抗联和苏联远东红军达成联盟,苏联红军专门为东北抗联开办了汽车驾驶、无线电通信、空降跳伞的训练课程,尤其针对东北地区极冷气候以及冬季雪大的特点,还专门增加了滑雪的特种训练。东北抗联的战士们训练都极为刻苦,每天都坚持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环境下进行训练,惊人的毅力深深地触动了苏联红军。东北抗联在苏联几年的艰苦训练中不断成长壮大,从一支只会打游击的队伍,发展成了中国第一支掌握着先进武器装备,接受现代战役战术训练的队伍。后来他们被列编进了苏联红军的建制,被授予了这面“苏联远东红旗军第88独立步兵旅”的旗帜。
1945年,他们和苏联红军并肩作战,向霸占着中国国土的日本关东军及其盘踞在东北地区的日军发起了猛攻,最终完胜日军。战事结束后,苏联红军的一位元帅还致信感谢称赞道,“抗联将士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展览的尾声,是一面巨大的“抗日英烈墙”,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名字,八路军烈士名录、新四军烈士名录、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烈士名录、东北抗日联军烈士名录向世人诉说着他们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的爱国情怀和英雄气概!
Tips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9号
开放时间:8:30-17:00,闭馆前1小时停止入馆。周一闭馆。
票价:免费
文/陆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