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治疗中的常见误区

  • 来源:健康与营养
  • 关键字:高血压,慢性病,健康
  • 发布时间:2016-10-31 10:11

  高血压是最为常见的慢性病,也是人类健康最主要的杀手,据统计,全国每年有200万人死于与高血压有关的疾病。由于高血压起病隐匿,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目前我国约有3.3亿高血压患者,但知晓率却不足一半,治疗率也仅仅1/3,而且在治疗中有许多认识错误。所以,正确认识高血压并严格控制血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高血压的一般知识

  高血压是导致心肌梗死、脑卒中、肾衰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据统计,全国每年有200万人死于与高血压有关的疾病,而且六成以上的冠心病人、八成以上脑梗病人、九成脑出血病人都有高血压史。可以说,高血压是人类健康最主要的“杀手”。

  一般成年人血压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kpa,下同)和/或舒张压≥90mmHg就是高血压。

  那么,何时启动降压治疗,血压降到什么目标?2014年初发布的JNC8(美国高血压指南8)明确规定:

  ≥60岁的高血压患者,当收缩压≥15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启动药物降压治疗;<60岁的高血压患者,只要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启动药物降压治疗。

  对于≥60岁的高血压患者,降压靶目标值是收缩压<150mmHg和舒张压<90mmHg;<60岁的高血压患者的降压靶目标值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

  当然,对糖尿病和肾病患者降压的目标值目前还有不同的意见,但总的趋势是,这两类患者的降压目标值应该更严格一些。

  高血压的发生,与遗传和不健康的饮食及生活方式有关。控制高血压,除药物治疗外,还应该改善生活方式,但药物治疗无疑是主要措施。

  高血压治疗中常见的误区

  1 我血压高,但没有血压高的感觉和症状,所以不需要吃药治疗

  一般情况下,人在血压升高后会感觉头痛、头晕、耳鸣、失眠等。但这些感觉并非人人都有,有些人血压升高却没什么感觉,这如同温水煮青蛙,血压慢慢地升高反而不难受了。

  没有感觉不等于没有危害,相反这种没有感觉的血压升高更危险,往往等发生了心肌梗死、脑卒中、脑出血的时候,可能已经晚了。所以,血压高于标准,无论有没有感觉都应该用药。

  2 降压药吃了会成瘾,不能随便吃,一旦吃了就药不能停

  降压药不是成瘾性药物,没有依赖,可以随时停药。问题是一旦停药,血压会重新升高。所以降压药不能停的原因不是因为人对药有依赖性,而是高血压对药有“依赖性”。因为高血压是个终身性疾病,需要终身用药控制。当然,早期无家族史的高血压,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血压能够完全恢复正常,可以不用药。除此之外,高血压病人都应该用药治疗。

  3 得了高血压开始不能用好药,就像有炎症时不能先用高级别的抗生素

  的确,在治疗感染时不能首选高级别的抗生素,因为一旦产生耐药性,便无药可用。这是由于细菌有对抗药物的能力。但是,降压药作用的对象不是细菌,而是受体,不会出现类似抗生素耐药的情况。

  所谓的好药,不但降压效果好、副作用小,而且对心、脑、肾等器官有保护作用。所以选择降压药,哪个好,就选哪个,而且开始就应该用好药。

  4 血压高吃药,血压正常就停药

  用药后血压正常,是药物的作用的结果,是药物控制下的平衡,停药后平衡被打破,血压会重新升高;高了用药,正常就停药。这种按需用药的模式会导致血压总是处于波动之中,而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并发症都是在血压波动时发生的。

  5 血压控制越低越好

  血压过高或过低,都会使并发症和死亡率增加,收缩压最好维持在110~140mmHg,舒张压最好维持在70~90mmHg,这就是著名的降压治疗的J曲线。

  6 出现血压升高,最好要快速降到正常,这样才能避免血压高引起的并发症

  血压是逐渐升高的,降压也要逐渐下降。除非出现高血压危象等紧急情况,一般不建议快速大幅度降压,否则会引起脑灌注不足等意外情况。

  对高血压急症,24~48小时内把血压缓慢降至160/100mmHg即可,一般不需要静脉用药。

  临床普遍使用心痛定(硝苯地平)舌下含服紧急降压,目前认为是不合适的。除降压过快外,还可能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而诱发心脑血管病。

  7 降压药不能老吃一种,最好隔几年就要更换一下

  如果正确地选择了降压药,血压控制得很好,而且没有出现副作用,应该继续用下去,除非新品种上市,而且新药在疗效和副作用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可以考虑换药,一般情况下不建议隔一段时间就换一种药。因为随意换药,会导致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不稳定,从而使血压波动。血压忽高忽低,容易引起的心肌梗死、脑卒中和脑出血等情况的发生。

  8 降压药有副作用,能少吃就少吃

  任何药都有副作用,包括降压药。但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原研药(进口药)相对很安全。如果按说明用药,副作用会很轻微。另外,相对于高血压对身体的危害和危险来说,降压药所带给身体的副作用是微乎其微的,所以,一旦患有高血压疾病,一定要用药控制,千万不能因噎废食。

  9 降压药伤肾

  这种说法由来已久而且非常顽固,这里的“肾脏”也暗含男性性功能之意。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首先要明确两个概念。一个是降压药的问题。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降压药一共分6类:沙坦类(比如代文)、地平类(比如络活喜)、普利类(比如洛丁新)、利尿剂(比如氢氯噻嗪)、β-受体阻断剂(比如倍他乐克)、α-受体阻断剂(比如特拉唑嗪),其中前4类为一线降压药,即降压首选使用的药物。事实上,沙坦类、普利类、地平类降压药不但不会伤肾,反而通过降压有保肾的作用,尤其是沙坦类和普利类降压药具有降压、降尿蛋白和延缓肾损害的药理作用,也是治疗慢性肾脏病的首选用药,而且还有改善性功能的作用。而地平类降压药具有扩张肾动脉和降压的效果,也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所以,这3类药物不但不伤肾,而且还保肾。其他3类药物至今也没有发现对肾脏有损害作用。

  另一个是肾的问题。我们常说的肾包括两个内容,一个是现代医学的肾脏,指的是具有排泄和内分泌功能的器官,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腰子”;另一个是传统中医学中的“肾”,指的是某些功能,其中包括性功能。“伤肾”其实的意思是指损害性功能,这也是许多男性所担忧的问题。男性器质性性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而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糖尿病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四大危险因素。控制血压本身就是治疗动脉硬化、改善男性性功能的主要手段,降压药作为肾脏的“保护者”怎么能说伤肾呢?

  所以说,伤肾的是高血压,而不是降压药。

  10 市面上有那么多降血压的保健品,血压高就吃这些保健品降压

  近些年降压保健品越来越多,比如降压枕、降压手表、降压帽、降压鞋垫、银杏叶等,这些保健品都声称有良好的降压作用,但结果并非如此。

  保健品不是药品,其所声称的降压功效也没有经过科学的临床认证,所以,使用这类保健品降压,不但不能降压,而且还可能会延误高血压的治疗,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编辑=江雁 文=李青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