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生命的火炬一直传递
- 来源:健康与营养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器官捐献,移植事业,健康,生命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10-31 10:30
生命是有限的,但爱是无限的,器官捐献可以让有限的生命,用爱延续。如果有一天,你将离开这个世界,你愿意捐献器官吗?你是否曾经想过?当你离开这个世界,你可以把你的器官捐献出来,将生命的火炬一直传递下去。
你愿意捐献器官吗?
此次调查从2016年3月开始至6月结束,历时3个月,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合格问卷988份。调查对象主要是来自北京市海淀区的普通民众。其中受调查者的男女比例为1:1.29;年龄范围在14~56岁;文化程度为初中者26人(2.63%),高中或中专52人(5.26%),大学或大专566人(57.29%),研究生354人(35.83%)。在920名大专以上受调查者中,文科276人(30%),理科240人(26.09%),工科104人(11.3%),农学53人(5.76%),医学214人(23.26%),艺术33人(3.59%)。
1.您知道器官捐献吗?
知道 943人 95.45%
不知道 45人 4.55%
2.您是从哪种途径了解到器官捐献的(多选)?
电视剧、电影等娱乐途径 702人 74.44%
新闻、报纸等传统媒体途径 460人 48.78%
微信、微博等新媒体途径 356人 37.75%
亲朋好友等人际途径 244人 25.87%
其他途径 337人 35.74%
3.您是否赞成器官捐献这种做法?
是 834人 84.41%
否 154人 15.59%
4.您是否愿意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
是 810人 81.98%
否 178人 18.02%
5.您是否愿意让家人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
是 755人 76.42%
否 233人 23.58%
6.您不赞成器官捐献的原因是(多选)?
担心若生前签署了器官捐献,抢救时医生可能不会尽全力抢救 501人 50.71%
担心捐出的器官无法得到公平分配,助长了器官买卖而无法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687人 69.53%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死后应保留身体的完整性 146人 14.78%
宗教信仰原因 98人 9.92%
其他原因 153人 15.49%
7.您认为对逝世后器官捐献者的家属是否应该给予人道救助?
是 855人 86.54%
否 133人 13.46%
8.如果给予人道救助,您认为该救助款应该如何使用?
用于患者本人的住院费用及丧葬费用 498人 50.4%
应该直接由患者家属支配及处理 402人 40.69%
应该设立专门的机构在征求家属意愿的前提下统一管理这笔资金 88人 8.91%
9.您是否赞成活体器官移植?
赞成 433人 43.83%
反对 555人 56.17%
10.如何评价活体器官捐献(多选)?
会增加器官买卖犯罪的发生率,威胁社会稳定及个人安全 687人 69.53%
以影响器官提供者此后健康为代价换取被移植者几年的生存时间是对器官提供者身体及精神的双重伤害 577人 58.40%
若不影响器官提供者的自身健康,这是一件好事并持赞成态度 278人 28.14%
若器官供受双方都愿意,此事不应外在进行干预 276人 27.94%
总结
器官捐献在我国刚刚起步,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大众对器官捐献的知晓程度及态度,以利于发现器官捐献在我国存在的问题。
北京市海淀区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诸多大学的所在地,高校学生较多。此次调查对象的中位年龄为31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者共计93.12%,年龄较轻,文化程度整体较高。青年人朝气蓬勃,善于接受新知识、新观点,思想开放程度较高,是器官捐献宣传的重心,能够代表器官捐献的宣传程度,并能够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人群对器官捐献接受程度的趋势。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调查对象知晓器官捐献,这也说明近几年来,我国在器官捐献方面的宣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其中影视媒体的宣传作用最大,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则相对较低。鉴于目前新媒体在年轻人中较为普及,所以,在器官捐献的宣传上,新媒体仍需进一步加强。
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尽管有约82%的调查对象愿意逝世后器官捐献,但仍有大部分人对逝世后器官捐献还存在顾虑,主要集中在对器官捐献受体的公平性的存疑,以及对本37人是否能够得到积极救治的存疑,这可能也从另一方面表现出目前国内医患关系的紧张程度以及部分部门公信力下降的问题。因此在加强器官捐献宣传的同时,还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及推广,而公开、透明的器官分配体系的建立,则更能够对器官捐献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于是否应对器官捐献家属给予补偿的调查显示,86.54%的调查对象表示应该给予经济补偿。在现阶段为器官捐献的推广阶段,给予经济补偿是必要的,这一方面能够为家属提供安慰,另一方面也更加有利于这项工作的开展。而终末期病人一般医疗负担较重,提供一些经济补偿,比如补偿其部分医疗费或丧葬费,都能够降低其家庭的经济负担,有助于增加其家人对器官捐献的接受程度。
关于活体器官捐献的调查显示,与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82%的支持率相比,支持活体器官捐献的仅有近44%,这一差异说明,公众对活体器官捐献有更多的顾虑,因为多数人担心不法分子借此钻法律漏洞,使器官盗窃和买卖更加猖獗,威胁人身及社会安全。目前我国对活体器官捐献的限制较为严格,仅限于亲体捐献,比如父母和儿女、兄弟姐妹,夫妻之间、并且要接受严格的审查和伦理评判。
我国器官捐献事业依然任重道远
2015年1月1日中国宣布,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作为移植供体来源。如今一年多过去了,这项政策带给中国器官捐献事业的改变是什么呢?在中国器官移植供体紧缺的现状下,不再依赖死囚器官的捐献,是否会导致器官移植的缺口越来越大,有多少公民愿意死后捐献器官,是什么阻碍着公民器官捐献,怎样才能加快我国器官捐献事业的发展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中国器官移植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秀琴女士。
目前,我国有169家医疗机构具有器官移植手术资质,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的器官移植大国,每年手术病例达到1万多例。然而,有关器官捐献的法律法规却仍然不够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制约了器官移植临床救治工作和移植医学的发展。
相比器官移植工作,我国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开展较晚。直到2003年,公民器官捐献的数字仍是零。由于受中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入土为安”等传统观念的束缚,很多人对于捐出亲属或自己的器官与遗体,感情上很难接受。同时,相关的法律法规,捐献理念、管理模式,以及社会配套体系的缺乏也成为影响器官捐献的最重要因素。
从2010~2013年,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工作陆续在19个省份开展试点,3年累计实施捐献659例,捐献器官1804个。2014年我国正式推行公民自愿捐献器官工作。据统计,从2010~2016年,6年我国公民自愿捐献器官人数增长了120倍。2015年1月1日,我国全面叫停死囚器官捐献,公民逝世后自愿器官捐献成为器官移植使用的唯一渠道。自此中国的器官捐献与移植也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2015年不仅实现了从依赖司法渠道到公民自愿捐献的顺利转型,而且当年器官移植数量也创历史新高,公民捐献人数达到2766例,大器官捐献数达7758个,包括亲体捐献在内的移植手术量达10057例。
截至2016年2月4日,我国共有65911人报名捐献器官,6238人逝世后实现了捐献意愿,16827名患者得到救治。目前,我国器官捐献在数量上已处于亚洲首位,捐献率达到2/100万人口左右。
虽然我国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获得长足发展,但是这与我们的人口大国和患者的需求相比,目前所取得的成绩仅仅是起步,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30万名患者因器官衰竭等待移植,2015年器官移植手术仅为1万余例,器官捐献数量与需要移植器官的患者数量存在巨大差距。
所以,我国的器官捐献事业依然是任重道远,未来我们不仅要继续加大器官捐献宣传普及的广度和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器官捐献工作。而且,还要完善器官捐献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制度建设,建立公开、透明的器官分配体系,为器官捐献者家人提供人道救助亦至关重要。同时,器官捐献的推广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及参与,加强我国法制建设、强化社会治安、构建社会诚信、破除封建迷信,从整体提升我国人民的国民素养,对器官捐献事业的推广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是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国家民政部批准正式登记注册的面向国际、国内的公益性公募基金会。旨在《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和有关法规伦理框架之下,广泛联系和团结国内外关心器官移植事业发展的团体和个人,推动器官资源无偿捐献和公平分配,加强我国器官移植学术研究,提高器官移植服务质量和水平,推动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
关于器官来源世界各国均面临考验
目前各国政府都在不断地宣传和教育,鼓励人民登记成为器官捐献者,而且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坚持自愿捐献,但也有一些国家选择强制人民捐献器官。
不少国家推行器官捐献时,重点放在因意外去世者身上。其中交通意外去世者的身体器官,是器官移植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一些国家规定申请驾驶执照的人,必须申明如果发生意外不幸去世,是否愿意捐献器官。美国即是一例,其要求驾驶人士得到驾照前,必须说明是否同意捐献器官,从眼角膜、肝脏、心脏、肾脏等,都需一一列明。
英国方面,原本只是要求驾照申请者表明捐献意愿,可以选择不愿捐献,或者不表态也可以领取驾照。但是,从2013年7月31日开始,英国修改法律强制驾照申请者必须清楚表明要不要捐献器官,否则即使驾驶考试过关,也无法得到驾照。
在器官捐献方面,美英两国共同点是:人民有权力选择捐献器官与否,但其分别在于后者必须二选一,没有不愿回答这回事。而且,英国模仿美国的做法,答应登记为器官捐献者,必须指出捐赠哪些器官,以便负责获取器官的医务人员,在捐献者逝世后能迅速手术摘取器官并移植到病人体内。
相较美英两国,法国就不愁没有器官捐献者,其器官捐献人数在西方国家也名列前茅,因为法国的法律规定拥有驾照者,都必须是器官捐献者!
法国人即使在驾照上没有注明捐献器官意愿,如果遇上意外身亡,医院依然可依法摘取适合器官,因为不表达立场就等于默认,除非有关人士特别声明,他不愿捐献器官。这与英美两国有何不同?当然有差异,英美两国要求申请驾照人士先行确认意愿,法国政府连询问都省下了!
目前,哪一个国家器官捐献率最高?答案是:西班牙!1979年,西班牙推行“器官捐献法”,其“假定同意”制度成为许多国家的模仿方式。说白了,“假定同意”即是一种默认,任何一个西班牙人都是器官捐献者,除非生前曾表达不愿捐献意愿。
此外,西班牙医疗体系发展出一套器官捐献协调员系统,在全国各地建立良好协调工作,将器官捐献法律、情感和道理传达给捐献者和其家属。
在法律上,西班牙人生前没说不,死后就是器官捐献者,但是这方面的协调员并不是强硬使用法律,而是向家属动之法、理、情,说服对方让去世家人捐献器官,如果捐献者家属坚持不捐献器官,协调员也不会勉强。20世纪90年代,约有30%捐献者家属持反对意见,至今却已降至15%,也让西班牙成为其他推动器官捐献国家的榜样。
亚洲国家新加坡早在1987年就在《器官移植法》中规定,年龄21~60岁的公民和长期居住在该国者,如果生前不曾到政府指定的部门填表、登记、注册,并明确说明不愿捐献器官,否则一律视为“同意在逝世后捐献器官的自愿者”。而其邻国马来西亚目前虽有超过235000人登记成为器官捐献者,但是当捐献者发生意外去世后,如果家人提出反对,那么医务人员也不能摘取死者的器官。
对话捐献专家:关于器官捐献你所不知道的那些事
洪俊岭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宣传部主任。历任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顾问、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主任、中国输血协会副秘书长等职务。
Q 器官捐献的具体流程有哪些?
A 捐献的具体流程有7个:捐献登记、确认捐献、器官获取、器官分配、遗体处理、缅怀纪念和人道救助。
1.志愿者本人到红十字会或网上报名填写器官捐献自愿书。
2.当捐献志愿者生命垂危时,经医生评估其器官能够满足捐献要求,经器官捐献协调员与本人或家属沟通后,同意捐献,填写器官捐献登记表确认捐献。
3.捐献者经所在医院确认死亡后,由器官捐献办公室通知器官获取组织获取器官。
4.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COTRS)根据器官分配与共享原则对捐献器官进行分配。
5.器官捐献者完成捐献后的遗体,由医院进行符合伦理原则的医学处理,恢复遗体原貌并协助家属处理善后事宜。
6.器官捐献办公室建立纪念碑、纪念网站等供亲属缅怀和纪念捐献者,弘扬奉献精神。
7.对家庭贫困的捐献者家属按有关规定进行人道救助。
Q 是否可以指定捐献给某位特定人员?
A 器官捐献是大爱的表现,每一个生命都是宝贵的。移植时需要考虑诸多的因素,如组织抗原基因(HLA)的类型及血型等,且器官来之不易,谁最适合,应由移植专家小组和专业人员来决定。捐献者不能自己指定受体。
Q 捐献器官如何分配?
A 我国在2013年已经出台了《人体捐献器官获取与分配管理规定(试行)》。管理规定要求各地应当成立人体器官获取组织,负责划定区域内的捐献器官获取工作,组建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队伍;将已经办理人体器官移植诊疗科目登记的医疗机构名单、各器官获取组织名单和服务范围、经考核合格的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名单和联系方式向全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国家还建立了器官分配体系,所有捐献的器官都必须通过器官分配系统进行分配,根据患者病情紧急度和供受者匹配程度等国际公认的客观医学指标对患者进行排序,由计算机自动分配器官,以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排除人为干预,保证器官分配的公开、公正。同时规定要求,任何机构、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器官分配系统外擅自分配捐献器官。对于未通过器官分配系统擅自分配捐献器官的,将依法给予处罚,涉嫌买卖捐献器官的,移交公安机关和司法部门查处。
Q 器官捐献移植中遵循的伦理原则?
A 1.自愿与无偿的原则。器官捐献应坚持自愿与无偿的原则,严禁器官买卖或变相买卖。禁止将人类的器官和组织作为商品买卖,违者应追究其法律责任。
2.知情同意的原则。应与供者和受者双方或其亲属或法定代理人充分讨论器官移植的程序,客观地说明已知的危险和可能发生的危害,让病人对器官移植有充分的理解,并尊重病人自主作出的决定。
3.保护供受体双方利益的原则。器官移植要充分考虑供体和受体的利益,尽最大努力将损伤降到最小的程度,将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同时要严格选择受体,使其受移植后必须“利大于弊”。
4.公平的原则。即在器官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公平、公正的分配这些器官,确定谁有获得有限器官的优先权。应制订相应的医学和社会标准来分配器官,并建立伦理委员会来作出分配的决定。
5.保密的原则。在器官移植手术中,必须保守受者与供者双方个人的秘密。
Q 器官捐献无偿,为什么移植却要收取一定费用?
A 实际这个和献血无偿,而用血需要收费是一个道理。虽然器官是无偿的,但在器官的获取、运输、保存和移植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却十分高昂。但在目前国家不能全部负担的情况下,本着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器官移植者需要花费一定的费用。
他们是生命之火的火炬手
在器官移植事业中,还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人员,那就是器官捐献协调员。器官捐献协调员的主要职责就是根据捐献者的意愿,协助捐献者家属和医院,完成整个器官捐献流程。截止到2016年4月,全国共有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1512人默默地坚守在器官移植事业的第一线,他们是器官捐献事业中的幕后英雄。为了能多挽救一个生命,为了多一个家庭团聚,他们不辞劳苦、不分昼夜,忍受着别人的不解、白眼,甚至谩骂和拳头,用自己的辛苦换来新生的希望。
有人说他们是连接生与死的桥梁,是生命的使者;也有人说他们是传递生命之火的火炬手。对于这份工作,他们自己又是怎么说的呢?
王璐首都医科大学佑安医院 从事器官协调员工作6年
“我原来是ICU的医生,见到了很多人到达病情的终末期,不能被拯救。我想帮助他们,但却无能为力。器官协调员就是一座桥梁,连接着死亡与新生,连接着绝望和希望。在这个岗位上我能帮助那些可以救治的患者,去帮助那些失去亲人的家属。目前还有很多人不了解或者不能接受器官捐献这件事,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听说过器官捐献这件事。所以,当我跟家属提出器官捐献这件事时,很多家属是不理解的,他们会委婉地拒绝,但有时也会疑惑,甚至会愤怒。
可是面对无数次失败,我依然还在坚持着,因为我相信,多一份坚持可能就会实现一次成功的捐献,就能够挽救好几个生命。在生命博弈的战场,失去与获得,悲伤与喜悦都使我更懂得生命的价值与尊严,更让我明晰器官捐献协调员职业的使命。”
李照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从事器官捐献协调员工作3年
“我是在成为器官协调员以后才深刻地理解时间对于生命的意义,心脏(热缺血)3~4分钟,肝脏5~8分钟,肾脏30分钟,眼角膜24小时,这是不同器官符合移植医学标准的最大时限。每一次面对即将逝去的生命和悲痛欲绝的面孔,我会因此困扰,甚至想退缩,可是看到那些等待的患者,因我的努力与坚持而重获新生,这种喜悦与成就感就会支撑着我继续坚持下去。”
李育玮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从事器官捐献协调员工作6年
“在成为器官捐献协调员以前,我经过了数百个小时的专业培训和考核,对于如何做好这个工作,我觉得我已经准备好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才发现这些准备还远远不够。器官捐献协调员的工作需要面对那些刚刚失去亲人的家属,他们也许失去的是未来的希望,失去的是家庭的依靠,而他们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失去亲人的悲痛,有时还要面对纠纷、赔偿、鉴定、安置等更多现实的难题。在实际的工作中,只有协调员真心地帮助和关心家属,才能获得他们的信任和理解。”
高鹏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从事器官捐献协调员工作3年
“在工作中我看到很多患者因为器官衰竭而失去了生命,这里边有些是家里的顶梁柱,有些还是没成年的孩子,现在的医疗技术本来可以挽救他们的生命,但是因为没有器官,而使他们失去了生的机会。所以,不管多么困难,多少的不理解,我依然坚持着这份工作,因为只要一个人在我们的帮助下实施成功的捐献,就可以挽救好几个患者的生命。”
对话移植医生:关于器官移植不得不说的那些事
谌诚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Q 我国目前器官移植技术水平如何?
A 器官移植进入中国,始于20世纪70年代,虽然开展时间并不算长,但发展速度很快,目前无论是在技术方面,还是设备方面都已经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据统计,我国器官移植手术1年后的平均成活率达到90%,5年成活率达到75%。
我们中心主要以是亲体肾脏移植为主,术后1年的成活率几乎是百分之百。5年后成活率也在85%以上,其中最长存活者是37年。
Q 器官捐赠是人人都可以吗?对捐献者的年龄有限制吗?
A 首先这个捐赠器官的人自身身体状况要良好,不能有传染性疾病,比如:肝炎、艾滋病、狂犬病。如果捐献者有一些特殊的疾病比如恶性肿瘤患者、糖尿病等也不适合作为器官供体。
另外,对于器官捐献者的年龄,也是有一定限制的,一般不超过65岁,但并不是硬性要求,如果捐献者身体健康,器官功能正常,也可以考虑适当放宽。目前也有报道证实老年(年龄>55岁)供者的器官可以安全地用于移植。
Q 除了眼角膜、肝脏、肾脏等器官以外,人体还有哪些器官可以捐献移植?
A 还可以移植心脏、肺、胰腺,还有小肠。另外,还可以器官联合移植比如小肠和胰脏,心脏和肺移植一起移植,以及多器官移植。
Q 哪些病人需要接受器官移植?器官移植后的成活率和生活质量怎样?
A 比如终末期肝病,包括肝硬化、肝腹水等,由于其对肝脏的损害是不可逆转的,肝细胞功能不能满足人体的生理需求,经常规的内外科治疗都无法治愈的患者。肝移植在国际上已被认为是治疗末期肝病的最佳手段。目前全球肝移植总数达到了2万例以上,手术后1年的存活率高达90%,5年的存活率也到了70%~80%,最长的存活者已超过30年。
再有就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这类患者一般是靠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通过肾脏移植手术以后,不仅可以恢复肾脏功能,免除透析之苦,而且基本上能够和正常人一样生活,比如结婚生子、工作、体育锻炼、旅游。美国曾经有个叫莫宁的NBA篮球明星,就是一名肾移植患者,在接受肾移植手术后仍然参加了几个赛季的球赛。在我国,肾移植手术做的是最多、成活率也是最高的,患者1年的存活率超过90%。
另外,经过传统内科治疗无法治愈的,终末期的良性肺部疾病患者,也可以考虑通过肺移植改善身体状况。还有就是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衰竭病人,以及一些眼角膜病变的病人等。
胰脏移植可与肾脏共同移植,多数是用于治疗糖尿病伴肾衰竭需要肾移植的患者。
Q 器官移植的禁忌证有哪些?
A ①消化性溃疡。②感染:全身性或活动性感染。③糖尿病(现已列为相对禁忌)。④凝血功能异常。⑤严重的血管病变。⑥恶性肿瘤。⑦精神病及药物滥用者。⑧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无法耐受麻醉和手术。
Q 对于器官移植病人其面对的风险有哪些?
A 主要有四大风险:第一是排异风险,一般肾移植患者需要终生服用免疫抑制剂,可是即便如此,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排异问题,比如急性或者慢性的排异。所以,对于肾移植患者来说,要定期去医院复查,监测一些免疫指标和肾功能指标,以便及时发现身体出现的排异问题。
第二是感染风险,其实相对于普通人,移植患者更容易感染。这是因为移植患者所服用的免疫抑制剂一方面可以降低患者身体对移植器官的排斥反应,另一方面也会降低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增加感染风险。所以,对于移植后患者来说,平时要注意预防感冒,否则一旦感冒,就会比较麻烦,不仅病程长,而且危险性也高。
第三是增加患肿瘤的风险。因为人体免疫力会使肿瘤细胞的生长得到抑制,而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人体免疫力下降,肿瘤细胞的生长得不到有效的抑制,自然也会使长肿瘤的概率加大,而且恶化的速度也会加快。
第四是药物副作用的风险。肾移植患者需要终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药物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对人体健康也会有一定的损害。比如说对血压、血糖,以及肝功能、肾功能的影响等,这些也有可能增加一些疾病的发生概率。
Q 器官移植常说的配型是怎么回事?
A 为了避免或减少肾移植后发生排斥反应的可能,取得
肾移植的成功和使移植肾长期存活,肾移植前必须进行多种配型。配型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供受者应该血型相容,这与输血的原则一样。不过国内外也有中心开展血型不相容的肾移植,但由于术前准备复杂、术后排异风险较大,在亲体肾移植中一般不会采用。其次,需要对供受者进行HLA分型,根据配型原则筛选出匹配程度较高的供受者。第三,检测受者体内的群体反应性抗体水平和种类,了解受者的免疫状态和致敏程度,超标者发生排异的风险较大。第四,淋巴毒试验,也就是交叉配型。采用供者活淋巴细胞作为抗原,加入等待移植受者的血清,根据淋巴细胞死亡的数量百分比来判断是否存在排异风险。
Q 都说器官移植是一场生命的接力赛,相比其他手术,器官移植手术难度更大,对医生的医术要求也会更高,医生在做这种手术时是不是会感到更大的压力?
A 我们知道,对于移植器官首先要保证器官完好无损和活力。一旦病人心跳停止,器官就会缺血、缺氧,很快导致细胞死掉,那么这个器官就没有活力了,就不能移植了。所以,必须在供体心跳停止30分钟以内完成冷灌注和切取,否则这个器官就不能使用了。经过冷灌注的器官,在低温条件下可以使其活性保持更长。这就好像食物在经过防腐处理后,放在冰箱里其保质期就会比常温下更长一样的道理。
在医学上有两个名词,一个叫热缺血时间,另一个叫冷缺血时间。热缺血时间就是指这个器官在常温下血流中断的时间,通常就是从供体供血停止到冷灌注(冷保存)开始的这段时间。热缺血对细胞的损害是最大的,所以器官热缺血时间越短越好,一般肝脏最大的热缺血时间是5~8分钟,肾脏是30分钟。
冷缺血时间则是指器官从冷灌注到移植到受体体内,并重新恢复血供后的这段时间。因为在低温情况下,细胞的耐受性相对较强,所以器官最大的冷缺血时间会更长一些,一般心脏6~8小时,肝脏8~12小时,肾脏约24小时。但是有一点需要说明的,即便冷缺血时间相对较长,但是也是越快移植到受体体内越好,因为缺血时间越长,器官质量及受者的愈后越差。
所以,我们常说器官捐献、运输和移植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接力赛。它不仅在时间上有严格的要求,同时对医生的医术也有更高的要求,对于一般外科手术来说,比如说肿瘤摘除,只需要考虑如何把肿瘤切除,但是对于器官移植手术来说,更多的还要考虑如何保证器官的完好无损,无论是在摘除过程中,还是在移植到受体过程中,医生都要更加小心翼翼,在手术过程中所承受的压力自然也要比一般的外科手术更大,对医生的业务水平要求也更高。尤其是在亲体移植时,医生肩负着两个人的安危,一头是供体,一头是受体。特别是供体,因为这是对一位健康人实施一个大手术,而手术的目的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为了他人的康复。所以,亲体捐献中我们始终坚持“无害至上论”,要竭尽全力将对供者的伤害降至最轻、最小的范围之内。
肝肾移植患者共同关注的话题:术后的营养与锻炼
吃饭也是技术活
饮食对于移植患受者来说不仅仅是维持正常的生理需求,合理的饮食还是长期存活的重要保证。一方面摄取足够的营养可以增加患者的体能和免疫力。而另一方面,还要注意一些食物可能会增加排斥反应的发生风险。所以,吃饭对于移植患者来说,那可是一个技术活。
移植手术后3个月内该怎么吃?
移植手术后3个月内,随着身体的逐渐恢复,同时由于免疫抑制剂大剂量急速的使用,移植患者在此阶段,饮食要点主要包括:
·大剂量急速地应用免疫抑制剂可使钙质丢失大约10%,因此,补钙是非常重要的,饮食中应有意识增加钙含量较高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小青菜等;
·应食用富含铁、硒、锌、硅等微量元素的食物;
·同时还要积极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鸡蛋、牛奶、瘦肉、鸡胸肉等。蛋白质的每日摄入量在1.2~1.3g/kg体重;
·所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应控制在总能量的50%以内,以便降低血糖,尽量少吃精加工的白米、白面;
·饮食要清淡,要减盐减油。脂肪摄入量应控制总能量的30%以内;
·慎食豆类和面食,以控制非必需氨基酸的摄入。
移植手术后3~6个月怎么吃?
移植后3~6个月,由于免疫抑制剂的持续应用,此时患者的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也就是说,这段时间是感染的高发期,因此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蔬菜,水果吃前一定要烫洗或去皮,尽量不要吃冷饭、冷菜,将感染的风险降至最低。
此阶段饮食要点:
·可逐渐增加能量摄入,每天保证在2500kcal左右(1kcal=4.186kJ,下同);
·米饭的摄入量可较前期有所增加;
·蛋白质摄入量较前一阶段可以相对减少;
·吃动要平衡,并要控制管理好体重;
·少吃易导致过敏的食物,如虾、蟹等贝壳类食物,避免饮酒,并且要避免一切对肝脏有毒性的、具有清凉解毒的食物和药物;
·控制豆类和面制品的摄入。
移植手术后6个月之后怎么吃?
移植后6个月可以说度过了比较危险的时期。从某种意义上,患者可以把自己视作“健康人”,自然也就少了一些禁忌。但是为了自身健康着想,还是要遵守一定的饮食规则。
总的来说,每天的能量摄入还是应该控制在2500kcal左右。如果肾功能稳定,血肌酐持续在140mmol/L以下,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肝功能稳定在正常范围,无明显感染、排异,健康状况良好的话,可少量进食面制品,但应控制在50g/d以内。对于豆制品应谨慎食用。为了不增加肾脏的负担,相对于移植早期,蛋白质的摄入量应减少,每天摄入量宜控制在0.5~0.6g/kg体重。如果比较胖的话,则应该减少总能量摄入,并且适当运动。
移植手术后哪些食物要少吃或者不能吃?
人参、灵芝、蜂王浆、白木耳、黑木耳、菌菇类等这些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的食物,应该谨慎服用;
葡萄汁和西柚汁可以提高西罗莫司和环孢素的药物浓度,应禁食;
苹果汁可以影响西罗莫司的药物浓度,应少喝,另外苹果也应该谨慎食用;
肾移植患者应尽量少吃容易产生胺的食物,比如大豆、花生等,避免增加肾的负担;
肾移植患者还需要减少钠、钾的摄入,尤其是对于并发高血压者和尿少者。
运动锻炼要适度
移植器官术后,由于长期的卧床休息及移植前疾病对身体造成的影响,患者会很容易感到疲劳和虚弱,甚至可能伴有睡眠紊乱。适宜的饮食和适度的锻炼正好可以帮助患者从这种状态中解脱出来。术后锻炼可以从整体上提高身体的素质,促进术后恢复,并可以帮助患者的心态放松和精力充沛,尤其对于并发肥胖和骨质疏松的患者,运动锻炼是很好的防治手段。
开始时间
首先一定要与移植医生沟通,在复查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恢复进度,对患者的运动锻炼提出建议。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在术后2~3个月之后可以开始规律的锻炼,但运动方式不要过于激烈。
推荐方式
在锻炼之初,建议以温和的方式为主。运动之后能够微微感到出汗,但不至于气喘吁吁,不要感觉太累而难以恢复。建议采用多种运动方式来达到全面的锻炼效果。
1.有氧运动是最佳的选择,可以帮助患者预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肿瘤。可以采取快走(每小时5~6km的速度)、跳舞、骑自行车慢跑和游泳等运动方式。
2.力量型运动建议一周做两次,以不出现疲劳感为度。
3.阻力型运动,比如跑步机或动感单车,但也以不感到疲劳为度。
4.伸展性运动,最常见的有瑜伽,可以提高骨骼和肌肉的柔韧性,减少拉伤和骨折的发生。
锻炼频率
对于移植术后的患者来说,制定锻炼计划非常重要,要循序渐进地锻炼,莫要操之过急。
一般一周安排3~5次的运动即可。每次运动安排如下:
1.2~5分钟的缓慢热身。
2.之后开始加大强度,保证呼吸加深但还能够说话,这段时间最长可以持续30分钟。
3.最后几分钟要进行小幅的放松活动,伸展一下四肢。
锻炼中的注意事项
为了保护移植器官不受压迫,肾移植患者术后3个月内不能提重物或从事较重的体力活;肝移植患者6个月内避免提重物或举重。
还有一些过于激烈而容易导致受伤的运动,也建议在术后一年之后再考虑,例如踢球,滑冰、滑雪等。
饭后一个半小时再进行运动,运动之后不要立即卧床。
出现以下情况立即停止锻炼,并要与主治医生联系:呼吸困难,非常疲劳,头晕眼花,胸部、脖子、肩膀、手臂、下巴疼痛,以及不明原因的体重增加或者肿胀。
■组织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实习生 马明月 实习生 吴佳慧 文=江雁 马明月 雷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