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趋势、规律和路径

  • 来源:经理人
  • 关键字:制造业
  • 发布时间:2016-12-22 14:26

  认识趋势

  第一、技术形成新体系。制造业发展的方向和愿景已经日益清晰,200多年工业革命,制造业的每一步重大的变革都源于技术的发展,而这次重大的变化同样如此。这次的变化和以前不同,不仅是工业技术,是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在一起,构成了新的技术体系。德国的工业4.0的三条主线,第一条主线是制造过程数字化的无缝对接,就是制造过程里面信息和材料能源,信息的过程和制造的物理过程合在一起。第二条主线是横向整合,也就是供应链在物流的基础之上,和信息流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优化的平台。我们再看4.0的垂直整合,从用户提出需求,由工艺设计和产品设计再到产品的生产和物流的配送回到用户,这样一个过程同样是信息和物的融合,形成一个新的优化的平台。用这样一个框架去看美国先进制造业的五个环节,以及对五个环节的解释,就可以看到完全相同的景象。再看“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有两句话,第一句话它的路径是两化融合,方向是智能制造。在2011年之后三个主要的国家,德国、美国、中国在制造业上采取的国家战略和发展的方向已经十分的清晰,我们就在这样新的技术体系下,走向一个制造业新的途径。

  第二、环境的变革使得绿色制造成为刚性的约束。这几年在产业领域,谁都在为能源价格的变化和能源格局的变化感到震惊。2008年的时候,石油的价格接近150美元,到今天在四五十左右徘徊。主要原因就在于地球承受不了如此大的化石能源的使用,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的污染。在人类的历史上,我们都是希望制造更多的产品来满足需求,今天我们既要制造更多的产品满足需求,也要保证环境。环境成为刚性的约束,这既是实践也是理论新的挑战。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的过程中,可再生能源和绿色能源崛起。整个能源工业的格局发生变化,在国际竞争,尤其在工业的竞争中,能源始终是居于关键的位置。同时各个制造环节必须走向绿色化。第一减少使用能源,第二减少制造所使用的材料。这也是制造业发展的新的方向和必然的要求。

  第三、模式转变。业态的变革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在整个发展的过程中,看到最多的,变化最快的是模式的变革。对制造业来说,最直接和最大的变革将产生定制生产和无形制造。这是制造业长期追求的目标,使得制造工具真正和需求联合在一起,围绕需求来做。过去想做做不到,这样新的技术条件和新的基础设施使得一切有可能实现。现在很多中国互联网公司用一个APP再加上后台大的知识库、装备线、生产线可变的部件和流程,使得定制生产、柔性制造结合在一起。制造发生了变革。

  模式变革第二个方面是制造业服务化,或者叫服务型制造,这是不同领域的人对同一件事上不同的叫法。中国沈阳机床厂去年把一个高档数控机床I5生产出来了,现在有了新的型号,它商业的模式是零元购机服务收费。机器你拿过去,在使用的过程中,我通过服务和使用的时间来收费,这就是最经典的服务型制造或者叫服务的制造化。

  随着电子商务、分享经济的发展,制造能力的分享,供给和需求结合模式的变化都在各个地方、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发生。除此之外,企业的组织形态,管理模式在发生变化。十分重要的是,由于互联网的存在,由于整体受教育文化程度的提升,使得创新模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开放和开源将成为今后创新主要的模式。

  第四、竞争格局的变化。由于制造的技术、模式、约束条件发生了变化。在这样的过程里面,制造业的企业如果不能适应这个变化,掌握这个变化,主动朝这个变化的方向发展,可能就会被被淘汰。这样的事情不仅仅发生在一个企业的身上,还会发生在行业,甚至会发生在国家上面。竞争的格局在如此大的变革中也同样会发生变化。

  把握规律

  第一、今天在讲互联网+制造业的时候,或者制造业+互联网的时候,很多传统的企业被这样的概念,和一系列新的方式冲得晕头转向,不知道制造业为什么存在。第一,制造业千变万化,不管怎么变,它的根基是物质产品的生产。它的根基是满足全社会各个方面对物质产品的需求。需求是在变化,供给能力和供给的方式也在变化,供需结合的模式也在变化,但是总需求的持续增长和需求本身的多元化是不变的。

  第二、这次变革的核心本质是融合。这轮变革把信息材料能源融合了,把工业技术、信息技术融合了,把二、三产业融合了,把物流、信息流、精英流融合了,把我们管理的内外融合了,上下融合了。本质就是融合,融合的基础是两个技术,真正结合在其为同一个目标而服务。融合的能力来源于新的基础设施,美国、德国2006年以来一直在讲的CPS,这是我们形成和发展新的空间。

  第三、企业的竞争力主要构成的要素没有变,依然是追求生产的效率、质量、品牌,依然要降低成本。但是,在所有这些领域,形成这个能力的要素都在发生变化。企业竞争力的创新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创新变了。不仅是开放和开源,最主要的是企业的创新不再是研究部门科技人员的事,是通过网络把这个创新主题相关的人结合起来,为你的目的服务。管理能力是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管理的模式变了,现在一个微信就可以使管理的效率提升很多,成本大大降低。竞争力各个流程要素,各个能力如何形成都在变化,如果不能看到这些变化,则会在竞争中被淘汰。

  第四、数据链的自动化是核心。对如何实现制造化已经十分的清晰,如何实现数据链的自动化,如何形成数据链,扩展到整个供应链,整个用户、产品开发、配送到的这样一个循环,在这个过程中有多少的数据今天是没有的,有多少的数据是不能连接起来的,有多少个环节是不能通过一个统一的、优化的、控制的平台或者流程实现的?数据链的自动化将成为这次变革中最核心的技术和关键的难点。

  找对路径

  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变革,要从两个角度去考虑,第一个角度是企业,第二个角度是政府。

  从微观的角度看,对于企业是三步曲。第一步,企业必须明确自己的位置,你在这个行业的产业链、价值链上究竟是什么位置。第二步,明白链环将如何发展演进,确定自己的方向。是继续现在的行业往下做,还是要转到别的行业去。一定要看清楚你确定去做的那个行业,未来5年、10、15年它是什么样子。只有这样你才有方向,方向有了,第三步就是重点和切入点。你走到你确定的方向,你确定竞争的位置,你最大的困难是什么,要解决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当前要做的第一步是什么,这三点走过来,差不多方向就有了。这跟企业的大小没有关系,所有的企业都必须这样考虑,哪怕是最大的企业,也得必须这样。

  从政府的角度,政府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培育能力,第二个方面是深化改革。什么是培育能力?工业、制造业在未来将在一个新的环境下竞争和发展,尤其需要培育融合的能力。所以政府要构建为未来制造业发展新的基础设施就是信息和物质在一起的CPS这样的基础设施。第二,要为新的技术和模式的形成,在技术研发上给予支持。

  第二个方面是深化改革,重大模式的变革正在发生,原来很多的壁垒都在冲突。比如说P2P金融平台如何规范,比如远程医疗如何使得百姓真正得到实惠,打车软件如何使分享经济的好处真正变成个人和社会的利益。在这样的过程里,如何使市场经济真正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如何使得我们原来在管理的各个领域已经得心应手的能够发挥作用制度,和新的模式的变革能够适应起来。成为全面深化改革将是我们制造业这场变革能否保持竞争力,“中国制造2025”三步走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的环节。

  文/杨学山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