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派”的诗词生态

  每个人心中都是有诗的,诗的最大作用是让人心不死

  从《诗经》算起,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已有3000年。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无论是庙堂祭祀还是亲朋酬答,处处离不开吟诗作对。古体诗、唐诗、宋词、元曲等古典诗词,历史上都曾盛极一时。近一个世纪以来,各种新诗流派亦大放异彩,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而最近这几年,随着电视节目的推波助澜,中国又掀起了“古诗词热”。

  有人不禁会问:如今喜爱作诗的人多吗?《诗刊》编辑刘能英给《瞭望东方周刊》的说法是:虽然很难准确统计当下创作传统诗词的民间人士有多少,但保守估计有数百万之多。

  在刘能英看来,互联网给传统诗词学习和创作带来了新的机遇,让诗词的文化生态有了极大的转变。这个观点与中华诗词研究院原副院长蔡世平不谋而合,他认为,当下民间诗词创作群体中最活跃的人群是“网络派”,他们以中青年居多,题材多反映当代人的都市生活或乡间情怀。

  线上交流诗词,线下登门相聚

  “从最近30年来看,传统诗词创作几乎是10年一个台阶。1987年到1997年属于复苏阶段,1997年至2007年是复兴期,2007年至今可以说呈现一定的繁荣景象。并且,最近这十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诗词创作中来。”《诗刊》编辑部副主任江岚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为迎接这股创作热潮,1957年创刊的《诗刊》,在创刊56年之际首次推出增刊《子曰诗刊》,刊名取自孔子名言“不学诗无以言”,专门刊登当代传统诗词。“来稿量非常大,平均每个月都有3000首左右。”江岚说。

  按照中华诗词研究院原副院长蔡世平此前的观察和总结,现在传统诗词写作群体主要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诗词学会派”,以中华诗词学会和全国各地学会的会员为主体;第二类是“学人派”,以高校教师为主,该群体虽然人数不多,但学养高,写作多严格遵循传统;第三类是“网络派”,也是当下民间诗词创作群体中最活跃的人群,他们以中青年居多,题材多反映当代人的都市生活或乡间情怀。

  李世明就是“网络派”中的一员。他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上世纪60年代出生于湖北麻城的一个小山村,一直以种植养殖为业。

  初入社会时,李世明偶然得到了一本王力著的《诗词格律》,由此开始自学诗词。但当时苦于找不到人指点,“只能自己慢慢去悟去写”。

  真正让李世明的诗词创作得到提升,是在互联网普及之后。尽管偏居一隅在大别山山麓的小山村中,他仍可以在网上与诗友们交流,还常有诗友登门相聚,“从古到今,从意境到韵律,大家无话不谈,其乐融融”。

  “通过网络开阔了视野,结交了全国各地很多喜爱诗词的朋友,受益匪浅。有了这么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写作质量才有了质的飞跃。”这么多年下来,李世明创作的诗词已有1000余首。

  对此,在辽宁省鞍山气象局担任专职副书记的董秀辉深有同感。“网络上认识的诗友从线上走到线下,大家坐在一起谈论诗词,颇有相见恨晚的感觉。我想,古代文人雅士聚会时,也不过如此。”董秀辉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董秀辉的网名叫金金乐道,受家庭影响从小接触诗词,现在写诗之余,还在网络上免费给网友讲解诗歌,讲课时间通常是早上6点到8点,董秀辉称之为早读课。

  在刘能英看来,互联网给传统诗词学习和创作带来了新的机遇,让诗词的文化生态有了极大的转变。

  工作之余,刘能英还在一家专门开展诗词教育的微信公众号担任讲师。两年时间里她教过的学生有800多人,其中三分之二在国内,三分之一在国外。学生年龄横跨老中青,职业也是多种多样,“有国家各大部委的领导、各地宣传部的官员,也有中小学老师、公司职员、大学生,甚至还有驻外大使馆的工作人员。”

  诗词网校,课程免费

  网络空间里,民间自发成立的众多诗词网校,也成为传统诗词爱好者学习、创作、交流诗词的重要平台。烟雨楼潇湘词苑、古典文学院、翰林辞赋院、中华传奇诗词学校等,都是受网民欢迎的机构。

  烟雨楼潇湘词苑创办者李志刚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该网校创办于2011年,教学方向以词为主,有学员1000多名。根据学员的基础和水平,网校分为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

  初级班主要教填词的基础知识,学员学习用浣溪沙、鹧鸪天等常用词牌进行创作;在中级班,学员开始掌握填词技巧,会创作定风波、一剪梅等各种类型的词牌;高级班也叫创作班,要求学员用沁园春、满江红等长调进行创作。

  “很多从创作班出来的学生,在当地诗词学会或者诗社成为了中坚力量。”李志刚说。

  让本刊记者意外的是,烟雨楼潇湘词苑创办6年以来,所有的课程全部免费。对此,刚刚从湘潭市政府部门退休的李志刚解释说,“我本人非常喜欢诗词,诗词如果不能传承下去,非常可惜。人们需要精神食粮,诗词符合人们对美的向往,这些都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并且,人一辈子不做点事也浪费了。”

  免费教学的诗词网校并不少,中华传奇诗词学校是另外一家。创办者李永杰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作为一家公益性网校,中华传奇诗词学校的教学囊括了诗词曲赋联。授课老师有8位,来自于地方诗词学会。上课时间一般是晚上8点到10点,一个星期上一次课。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其中以江浙、湖南、东北等地居多。

  网上诗词学校的学员地域分布,和日前第三届“诗词中国”大赛组委会发布的“诗词地图”不谋而合。该赛事由中华书局发起,组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大赛吸引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诗友参赛投稿,征集到的原创诗词作品突破22万首,投稿量排名靠前的省份(直辖市)分别是:湖南、江苏、广东、山东、河北、河南、陕西、浙江、辽宁、北京、四川、黑龙江。

  由网校等民间网络群体举办的公益奖项白雀奖,也吸引了众多“网络派”诗词作者。该赛事创办于2013年,“目的是筛选、收集民间普通人创作的优秀格律诗词并出书保留。这些原创作品是这个时代的记录,不能遗弃。”白雀奖发起人邹雅冰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邹雅冰介绍说,迄今为止,白雀奖收到的投稿量已有4万首,其中海外华人投稿也不少。每月一期赛事,每年出一本《白雀奖年度获奖作品》。上百位来自网校的老师组成了白雀奖的评委组、外联组、收卷组等,这些老师全部都是做公益。

  “因为有了感动才会写出诗来”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93岁高龄的叶嘉莹认为,与西方诗歌的起源不同,中国的传统诗歌以表达内心的感动为主,“因为有了感动才会写出诗来”。每个人心中都是有诗的,诗的最大作用是让人心不死。

  在董秀辉看来,创作诗词并不难,会与不会只隔着一层窗户纸,但要达到一定水平,需要生活的积累和文字的锤炼。写一首好诗,不仅要了解古代文化历史、风俗习惯等知识,最重要的是学会恰如其分地表达生活。

  李世明的诗词总是贴近自己的生活。他曾经历过颠沛流离的打工生活:做过送水工、建筑工,甚至两度下山西煤窑。无论生活如何变化,“我一直在用诗词表达自己的心境。”

  2015年秋天,板栗之乡湖北麻城受市场波动的影响,板栗价格非常低。李世明感慨之余,写下绝句:育成一树费经年,嫁接修枝魂梦牵。愿得辛劳求硕果,谁知栗贱不余钱。

  作为一名农民,李世明最喜欢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朋友们也总说我的作品有田园诗风,自然纯朴,情感真实。”

  在北京一家家政服务公司工作的张秀玲,写诗也是源于表达情感的需要。2012年,42岁的她因为陶醉于冬雪的美丽,即兴作了几首小诗,并拿出来向网友们“炫耀”。因不懂诗词格律,诗作被指有诸多不足之处。但通过这几首小诗,她认识了一些懂诗的人,并在他们的引导下进入网络诗词学校,“开始了正规的学习”。

  刚学会写诗时,张秀玲曾遭到父亲的“嘲笑”,后者是一名林业局退休工人。“父亲会背诵很多经典诗词,但他不会写。在父亲的眼中,诗词是神圣的,是高不可攀的,他不相信这么平凡的我能够学会用诗词表达情感。”张秀玲对《瞭望东方周刊》回忆说。

  后来,张秀玲的词作《高阳台·剪影秋光》获得白雀奖年度大奖,病榻上的父亲拿着她的奖杯看了又看,一脸骄傲。

  词中写道:“书成不恨西风老,恨飞鸿、不去关山……人生何故多离苦?把春心、都付荒园。诉清宵,叶影摇摇,夜色潺潺。”

  谈及创作初衷,她告诉本刊记者:“我先生因为工作的关系,常年在外辗转,当时秋后又去了玉门关。因为地处山区信号不好,又没有确切的地址,一直联系不上。惦念中,遂有此作。”

  从42岁第一次写诗至今5年间,张秀玲断断续续创作诗词几百首。她白天工作很忙,但每天晚上仍腾出两小时读书,多是读古诗词类书籍,有时也会即兴创作。

  “千古风流一纸书,寻章摘句爱如珠……休嗟岁月匆匆过,我自逍遥向本初。”张秀玲告诉本刊记者,这首《鹧鸪天·书中岁月》是她与诗词的日常写照,创作诗词让张秀玲变得更加自信和快乐,“诗词对我来说,意味着一种新生,它使我的人生,从混沌到清新,从碌碌到高雅。”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高雪梅/北京报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