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依靠基因分析,目前还无法很好地预测大部分人患癌的风险
大量科学研究证实,个体的情况不同,患癌的风险也有相当大的差异。而要对个体进行精确评估,除了年龄、性别和居住地之外,还需要考虑众多的与个体相关的危险因素。
只有10%~20%的癌症可用遗传来解释
癌症与遗传密切相关,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可以对人体进行全基因分析,找出与癌症相关的基因,从而评估患癌的风险。比如,著名的美国影星安吉丽娜·朱莉,检测出携带了遗传性乳腺癌基因,根据现有科学研究对这个基因的了解,可以估计她未来患乳腺癌的风险会高达80%。
既然基因分析这么厉害,我们可不可以直接测基因就知道癌症风险?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
首先,我们目前掌握的与癌症相关的基因种类还非常有限,这些变异的基因与癌症发生发展的关系还需要更多相关研究。完全依靠基因分析,目前还无法很好地预测大部分人患癌的风险。
其次,基因分析非常昂贵,对普通人而言,它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最后,最重要的原因是,只有10%~20%的癌症可以用遗传来解释,其余的癌症都是遗传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产物。遗传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目前的科学研究可以说只了解一些皮毛,要进行精准估计,基础资料还远远不够。
不过,有一个简单且省钱的办法可以大概了解多数人的癌症遗传背景,那就是癌症家族史。癌症家族史一般指与个体有血缘关系的家族成员罹患癌症的情况。
大量对癌症患者的观察性研究表明,有癌症家族史的人,患癌的风险显著高于没有家族史的人。比如,直系亲属中有一个乳腺癌患者,其罹患乳腺癌的风险就比普通人高一倍,如果直系亲属中有2个乳腺癌患者,则高2倍,有三个的话,大约高3倍。
因此,通过了解癌症家族史,就可以比较方便地评估个体患癌风险。
个人行为与患癌风险
遗传因素常常是无法改变的。人不可能选择自己的父母,因而一出生就获得了遗传背景。
与这些无法改变的因素不同,有些与癌症密切相关的因素是人们的行为造成的,由于有了这些行为,人的患癌风险会显著上升,而改变这些行为后,患癌的风险会明显下降。
科学研究表明,最重要的与癌症相关的危险因素分别是吸烟、饮酒、膳食和营养、体力活动。这些因素与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通过改变这些行为就可以降低个体患癌的风险。
吸烟与几十种癌症相关。比如,与不吸烟的人相比,吸烟者死于肺癌的风险要高20倍左右;如果戒烟的话,死于肺癌的风险就会大幅降低,且随着戒烟时间延长,其风险几乎可与不吸烟者相等。
被动吸烟也会提升患癌的风险。因此在评估个体患癌风险时,需要了解吸烟和被动吸烟的状况,包括吸烟量和吸烟时间,用来评估患癌的风险是否升高,升高了多少。
有的行为则会降低患癌的风险,比如有规律地进行体育锻炼和体力活动能够降低患癌风险,降低的程度与运动量和运动时间相关。
更复杂的是膳食营养与癌症的关系。由于涉及的食物种类繁多,加上有诸多不同的食物处理和烹调方法、食物搭配、营养结构、膳食习惯等,所以需要非常多的研究提供证据。到目前为止,相关的研究成果浩如烟海,不少研究成果差异很大,甚至相互矛盾。
所以,对于膳食营养与患癌风险的关系而言,其评估起来较为困难。
与环境、职业暴露等有关
除遗传与行为因素外,还有许多因素与患癌风险有关,主要包括环境污染、职业暴露、感染性疾病、放射暴露,等等。
其中,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因为空气中悬浮的颗粒可能含有致癌物。长期暴露于大气污染之中,会增高肺癌等很多癌症的风险。环境污染也包括含有致癌物的水和土壤污染。
某些职业暴露与癌症有密切关系。比如,建筑工人接触石棉会引起肺癌和间皮瘤,石油、橡胶和化工行业接触苯会导致白血病,所以在评估个体患癌风险时,必须询问职业史,怀疑有职业暴露的话,还需要调查职业暴露的致癌物、暴露时间和强度,等等。
很多感染性疾病也会使得患癌风险上升,我们已知的有乙型和丙型病毒感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EB病毒感染、肝吸虫感染、艾滋病病毒感染,等等。
放射暴露牵涉面也较广。经历过核爆炸或核污染的人,其患癌风险明显增高。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放射暴露,比如放射治疗。就儿童期、青少年时期的放射暴露来说,其致癌风险更高,所以也应在评估个体风险中加以考虑。
此外,太阳辐射会导致皮肤癌的风险增高,长期暴露在强烈的太阳光下也被视为增加患癌风险的因素。
(作者系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肿瘤防治科主任)
文/郑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