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7岁考入清华,还与梁启超唱对台戏

  • 来源:廉政瞭望
  • 关键字:张荫麟,清华,梁启超
  • 发布时间:2017-06-27 11:15

  张荫麟是广东东莞人,1923年,17岁的他考入清华学堂。当年,他就在《学衡》发表《老子生后孔子百余年之说质疑》,对梁启超的观点提出异议,梁启超不以为忤,还叹为“天才”。 当时《学衡》杂志编辑还以为作者是清华的国学教授,殊不知,竟然是一个不到18岁的小青年。

  之后,他还写信质疑梁启超演讲中的问题,梁启超不仅不生气,反而很高兴。在后一次演讲中,梁启超在讲台上当众答复他,还称赞张荫麟有做学者的资格。

  张荫麟以弱冠之龄,短短几年便在《学衡》《清华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和学术短文40多篇,在清华与钱钟书、吴晗、夏鼐并称为“文学院四才子”,陈寅恪有“共谈学术惊河汉”之句,对其揄扬备至。

  张荫麟的才学使得他能跟同时代文史哲界的优秀学人交往,其知交遍及知识界,如钱钟书、陈寅恪、王芸生、吴晗、冯友兰、熊十力等人。这使得他属于学院,却做了学院难以产出的工作。自1934年起,张荫麟先后在清华、西南联大、浙大任教。1937年,他受中研院史语所所长傅斯年之托,撰成《中国史纲》,这本仅是为高中生编写的教材,叙史也仅至东汉,却以选材精审、结构谨严、文笔优美,备受学界赞誉。

  不幸的是,因肾病缺医少药,张荫麟在37岁时英年早逝,这使他除了《中国史纲》外再无别的专著。张荫麟不满当时的历史教育,经常对同学说,作文章要有“作家的尊严”,因此《中国史纲》没有累赘的引文考证,不故作深奥高奇,而是用“讲故事”的笔法来“画”历史,从容道来,如行云流水。

  在科技史、宋史、清史、哲学诸领域,张荫麟也多有创见。有人说他是“一典型‘学院式文人’,专事考证及整理之工作,涉猎极广,不尽在文学”。在艺术学问上,他是极为严格的,没有丝毫假借。他看不上冰心为代表的“立于女子之传统的地位而著作”的所谓“中国女作家”,说以中学生作文为标准,她们至多70分左右。

  他是一个一丝不苟的大批评家。他指出郑振铎文学史研究中“使人喷饭之处”,讥其缺乏“常识”。他对顾颉刚“疑古”学说“误用默证”的方法论错误、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中的史实错误,都提出过严厉而中肯的批评。顾颉刚则撰有《当代中国史学》,赞扬其在通史、宋史领域大有建树;冯友兰在张荫麟死后,曾集资、主持设立“张荫麟奖学金”。

  更为难得的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左右翼争胜的年月里,张荫麟最早以他敏锐的目光,发现了鲁迅精神的价值。1934年,鲁迅的《南腔北调集》出版不久,张荫麟在其《读〈南腔北调集〉》一文中写道:“我是有历史感的,特别注意它的史料价值。但这个史可不是上古、中古或近古的史,而是我们当前的时代的史。一个时代的性质可用其中感觉敏锐的青年的遭遇来量度。这话若正确,那么,我们在这小集子里可以发现极重要的史料,而后世的史家必将感谢我们的提醒。”

  在现代史那段混乱、动荡的岁月里,那些饱学之人、中西贯通之士,殚精竭虑,立功立言,以回报我们的民族、文明和人民。即使那些“短命人物”,如军事家蒋百里、诗人徐志摩、作家梁遇春、萧红等等,都有传世的言行事功。在这些人中,历史学家张荫麟作为开山巨匠式的人物,也将为后世所铭记。

  其著作《中国史纲》今天仍有多家出版社一版再版,活跃在学界与大学课堂,成为我国历史写作里重要的收获。仅此一部通俗之作,至今无人超越,这既说明了张荫麟的天才之处,也说明了我国人才断层或匮乏的严重程度。张荫麟于地下,也许会把这种个人的荣誉当作知识人之耻。

  文/余世存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