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大”拐点来临

  无论是电影还是网络大电影,一切都要回归内容本身

  “网大”即网络大电影的简称。最近几个月,针对“网大”的严管严控可谓一波接一波。先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重拳出击”,60多部内容低俗的“网大”被集体下架。紧接着,各视频网站纷纷开展自查自纠,各自画定“网大”播出底线。

  未来,随着《电影产业促进法》的全面实施,“网大”将与院线电影统一审查标准。

  对此,有人说“‘网大’拐点来临”,也有人惊呼“网大”的“好日子要到头了”。在笔者看来,“网大”经过3年的井喷式发展,拐点来得正是时候——当低俗内容被剔除后,“网大”迎来的是更具想象空间的好日子。

  3年前,“网大”还仅是一个概念;3年后,全网上线数量就超过3500部。仅2016年一年,“网大”出产数量就高达2500部,而2016年中国出产的包括故事片、动画片、纪录片在内的各种类型的电影,一共也才944部。

  单从数据来看,“网大”受资本追捧,已呈一路狂奔之势。但快速发展背后,存在着很大的隐忧。

  不久前举办的2017网络大电影高峰论坛上,爱奇艺高级副总裁杨向华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位年轻编剧,为了生计开始写电视剧,一直处于行业最底层,连署名权都没有。随着2015年之后“网大”的兴起,他能署名了,也有了稳定的收入。但是,他却决定和原先赖以生存又不屑一顾的“网大”告别,改写院线电影。

  “这个故事看得我五味杂陈。”杨向华说。

  在“网大”的一路狂奔中,最常被提及的一个案例是:冯小刚的《我不是潘金莲》刚上映,“网大”版的各种“潘金莲”——《潘金莲就是我》《我不是你的潘金莲》《我不做潘金莲》《谁是潘金莲》——也都纷纷上线了。正是这种“蹭热门IP”的心态,导致“网大”在观众心目中形成了比较差的印象。

  此外,“网大”市场鱼龙混杂,一些“网大”内容低俗、制作粗糙,题材不是僵尸鬼怪就是灵异变态,甚至为博取点击率不惜违背社会伦理。

  发展初期的低标准、低门槛其实已经在制约着“网大”的长远发展。全面的监管和严格的自律,是整个市场开始回归理性的良好契机——拐点的出现不是走回头路,而是迈向新起点。

  其实,“网大”能走到今天,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视听业态,其存在和发展有着逻辑合理性和客观必然性。

  正如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王中磊所说,“网大”不仅对繁荣电影内容有很大的意义,也为所有电影的从业者、爱好者搭建了一个圆梦电影的舞台。

  只不过,“无论是电影还是网络大电影,一切都要回归内容本身”。

  文/高雪梅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