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品牌文化 铸基业长青

  • 来源:银行家
  • 关键字:品牌,文化
  • 发布时间:2010-12-13 16:52
  十年前的2000年11月18日,九江银行顺应中国金融改革的大潮在长江之滨、匡庐之麓的九江市正式成立。十年间,九江银行上下面对困难,玉汝于成,由创立时偏居一隅发展成为2007年起连续三年被中国银监会评为二级行,居全国140余家城市商业银行前列;整体规模由成立之初的资产总额区区7亿元,到今天(2010年9月末)的资产总额已达354亿元,各项存款余额28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23亿元,分别比开业初增长49.31倍、53.62倍、35.85倍,不良贷款率0.19%,连续十年实现“双降”;由九江市份额末位发展成为今天拥有七家分行、四家村镇银行,志在“立足江西,走向全国”的区域性城商行。今天的九江银行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优质城商行。

  十年时间,九江银行何以取得如此佳绩?是什么样的动力在支撑着九江银行如此快速稳健的发展?九江银行又到底有着怎样的企业文化?为此,本刊于九江银行成立十周年之际专访了九江银行董事长刘羡庭先生。

  文化为基的百年老店之路

  十年来,九江银行在不断创新,产品、服务等方面在江西省乃至全国连创多个第一,自2007年3月被中国银监会评为“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工作先进单位”。采访中,刘羡庭董事长对于记者提出的九江银行到底有怎样的动力支撑其取得这些佳绩时,他将其归结为文化的力量,刘董事长称:“做企业就是做文化,九江银行今天的成绩靠的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文化的力量大于天’的信念不动摇。”

  一家银行要想不断发展壮大,做出自己的品牌,将自己打造成真正的百年老店,系统、明确地融入员工血液的企业文化能够明晰企业的发展方向,指明企业市场定位与经营理念。构建出适合发展的企业精神,是企业稳健发展实力不断提升的根基与动力。作为一位学者型的银行家,刘羡庭董事长在九江银行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强调要形成具有九江银行特色,符合九江银行发展特征的企业文化,并由其指引九江银行的发展与前行。而九江银行的企业文化本身也是在不断根据九江银行的发展阶段不断调整、更新、修订,最终形成文化手册发于员工,使员工都能够熟知自己企业的文化、融入自己企业的文化,使每位员工成为九江银行文化的载体和表现者。

  作为一家始终将“创品牌银行,铸百年老店”作为自身发展愿景的银行,九江银行在自身十载的发展历程中,一直将提升自身品牌形象、不断创新产品、优化服务质量作为自身发展前行的根基。在2010年新修订的九江银行企业文化手册中,明确提出了“专业提升价值,品牌成就未来”的理念。在九江银行看来,银行的品牌就是银行的生命,是发展的源泉,客户的呼声是第一信号、客户的需要是第一选择、客户的利益是第一考虑、客户满意是第一标准。而只有不断探索产品创新,提升服务才能真正提升品牌确保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给股东最大回报、向客户提供最佳增值服务、为员工创造最优工作职位、为社会做出最多贡献的企业使命。

  正是追寻着这样的企业文化,从九江市发放的第一笔土地储备贷款、第一笔城建贷款、第一笔房屋按揭贷款、第一笔汽车消费贷款、第一笔保兑仓贷款、首家办理存取款免填单业务等,到在江西省首创“易得金”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小额消费贷款与下岗工人“心连心”再就业小额贷款,成为全国第三家、中部地区第一家拥有德国技术的微小企业贷款项目的城市商业银行,并被银监会授予“全国中小企业贷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再到2008年6月,引进兴业银行成为江西省第一家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城商行,江西省第一家进入上市辅导期,以及进入第十个年头的2010年1月,在江西省首家成立小(微)企业信贷中心——九江银行小企业信贷中心的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事业制建设专营小微企业贷款。在九江银行的发展史上,处处可以看到创新的身影,以致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高度赞扬:“九江银行很有开拓精神!”

  在2005年的一场庐山林场大火中,面对突然袭来的大火以及处于大火中的九江银行客户,九江银行庐山支行除必须值班人员外,其他员工由行长带领投入到帮助客户抢救木材的队伍中,随后又积极帮助客户联系保险公司理赔,并针对客户贷款的具体情况调整还款计划、减免部分利息,帮助客户渡过难关,得到了各界的交口称赞,并与客户构建了深厚的情谊。庐山支行的故事只是九江银行发展历程中的一小段插曲,但在客户危难之时,九江银行所表现出的精神正是其十年来所一直遵循和秉承的企业文化的具体体现。在九江银行,每一名员工都能说出九江银行“诚信”这一核心价值观,以及“团结、正大、敬业、创新”的企业精神。每名员工都牢记着:诚便是诚以修身。诚是诚实,就是真心诚意不欺诈,实事求是不虚假;诚更是忠诚,就是要忠诚九江银行事业,对客户真诚,对同事坦诚。信便是信以立业。信是信用,就是遵守诺言,言必行,行必果;信更是感恩,要对社会、股东、客户常怀感恩之心,常抱感激之情。正是这种已经融入每名九江银行员工心中的企业文化,使得九江银行规模实力不断提升,由2000年刚成立时的市场份额在九江市倒数第一,到2003年开始在九江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存款、新增授信保持第一,并从2009年起市场份额在九江辖内银行业金融市场提升为23%,稳居第一位。

  扎根小微的城商行发展新局面

  任何发展成熟的企业在其企业文化中都有着符合自身发展特征的市场定位和清晰地经营理念,在九江银行的企业文化中,同样清晰地写着“立足于地方经济, 立足于小微企业,立足于广大市民”的市场定位。纵览国内城商行的网站,无一不写着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广大市民,而第三者则是服务中小企业,九江银行之所以能够于十年间取得如此业绩,其区别于其他城商行最大的市场选择便是其更强调小微企业的市场地位。

  九江银行成立之初,如其他城商行一样,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相比,无论规模、资本实力,还是市场份额都处于劣势,如果盲目与大型银行拼大客户必然导致自身实力进一步削弱,面临退市的悲剧,更谈不上今天的发展壮大。面对当时的局面,九江银行根据自身的地缘优势,以及小型银行经营管理半径短决策快的特点及时调整战略,将小微企业作为自己拓展的重点客户,并将小微企业的市场定位写入九江银行的企业文化之中,使每名员工明晰小微企业之一市场的传统融资空白点是自身发展与扩大绝对市场份额的根本。

  在明晰自身市场定位后,为进一步深耕微小企业这一客户群体,2006年10月,九江银行成功引入了国际上成功的德国小微企业贷款技术,成为全国第三家、中部地区第一家拥有德国技术的小微企业贷款项目的城商行。明晰的市场定位和成熟的微贷技术使得九江银行迅速成为国内微贷业务方面的佼佼者。仅2009年,九江银行便累计发放贷款小微企业贷款项目2196笔,发放金额达1.67亿元,同比增加6400万元,增长38%(其中快速抵押贷款206笔,发放金额3399.50万元,贷款余额达3318.48万元)。2009年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0亿元,逾期贷款率为0.66%。2010年1月,九江银行又以江西省第一家成立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信贷中心的身份,成立了九江银行小企业信贷中心获中国银监会批准筹建,以事业制建设专营小微企业贷款,进一步完善了九江银行的小微企业信贷体系。小微企业市场定位在为九江银行带来丰厚收益的同时,也使九江银行获得了银监会授予的“全国中小企业贷款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

  同时,由九江银行一手扶持起来的小微企业也与九江银行构建了深厚的情谊,这些与九江银行一起成长起来的客户更是许多都成为了九江银行的“推销员”、“编外客户经理”,如九江市一家制糖小企业的老板,他每逢周五下午便到九江银行小企业信贷中心湓浦分中心坐一坐、喝喝茶、聊聊天,九江银行的员工如同家人一般,他先后介绍十几位朋友和上下游合作伙伴成为九江银行的客户,他的理由就是“九江银行不骗人”。而这除了依靠成熟的微贷技术,靠的更是九江银行企业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诚信,九江银行的员工深信,一家银行开拓业务时靠的是“人海战术”,而真正做大、做强业务依靠的还是客户的口口相传,依靠的是企业 “诚信”的价值观,也就是这样的价值观、这样的企业文化才使得九江银行十年间取得了如此成绩。

  稳健发展的区域性城商行

  在明晰市场定位,深耕本地市场的同时,志在“创品牌银行,铸百年老店”的九江银行也不断寻求跨区域经营,特别是在2009年,九江银行稳居九江辖内银行业金融市场第一位后,如何拓展市场,扩大规模,突破本地发展瓶颈,在与九江市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稳定市区占有率,在大力支持九江发展的基础上,扩大经营规模和地域覆盖范围,推进跨市区域经营,更好地服务江西发展;同时围绕“优质客户业务链”、“招商引资项目信息链”寻商机、找突破、走出去。为此,九江银行开始了跨省区域经营,真正实现“扎根九江,立足江西,走向全国”的区域性的目标而努力。

  而之前,九江银行从2004年10月起开设的九江银行瑞昌支行、湖口支行等县域支行,以及2007年12月、2008年12月先后开设的修水九银村镇银行、中山小榄村镇银行也充分证明了扩大经营范围对于九江银行发展的益处。在2009年这一全国城商行跨区域经营的大年,九江银行也于此时先后开启了自己的跨区域经营之旅,先后成立了首家异地分行吉安分行、第二家省内分行抚州分行、首家省会分行南昌分行,成立第一家总行直属异地支行泰和支行,2010年又成立江西省城商行系统首家省外分行合肥分行(首开中部地区城市商业银行跨省在中部省会设立分行的先例,也是第一家在合肥设立分行的城商行)、宜春分行。随后又于2010年6月发起设立了北京大兴九银村镇银行,2010年4月主发起设立的井冈山九银村镇银行,2010年8月九江银行广州分行获中国银监会批准筹建。至此,九江银行已经形成了七家分行、四家村镇银行的初步格局,为九江银行“扎根九江,立足江西, 走向全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

  跨区域扩张同时也为九江银行带来了丰厚收益,如2009年1月首家异地分行——吉安分行正式开业,2010年9月末该分行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0.6亿元、10.2亿元,分别占市场份额的2.52%、2.75%;而于2009年国庆节期间对外营业的南昌分行2010年9月底存款余额达到53.1亿元;2009年11月抚州分行开业,到2010年9月末,存款余额达到13.2亿元。

  在2009年和2010年高速扩张的同时,九江银行始终坚持着“稳中求快、特色立行、客户至上、服务卓越、资产质量是生命、银行声誉高于一切”的经营理念,在业务的拓展、经营半径不断扩大的同时九江银行并没有忽略风险防控水平的提高。在2009年跨区域经营的同时,九江银行坚持开展每日凭证逐一复查与每月银企对账逐一检查工作;重点开展全行新系统上线以来新增公司授信业务的“四项检查”专项工作;继续开展对各分、支行(部、中心)的贷款业务进行五级分类审慎工作。并印发了《九江银行授信业务手册》,修订完善授信制度25项。而稳健的经营也使得九江银行在2010年9月末不良贷款率为0.19%,连续十年实现“双降”,不良贷款拨备率达906.61%,连续九年实现盈利和股东分红,股价升值362%。

  不拘一格的汇才之地

  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文化都是支撑其发展的根基,而人才则是其文化的承载体。对于一家高速发展业务不断扩张的企业来说,如何凝聚人才、培养人才、激励人才、不拘一格的大力提拔人才自然也就成了其能否保持稳健快速发展的关键。在九江银行的企业文化中处处彰显出对人才的重视、以人为本、使员工以行为家的精神,使得九江银行成为一块名副其实的汇聚人才之地。

  当看到九江银行的资料时,印象最深的便是员工队伍的年轻化和文化程度之高。九江银行全行840名在岗员工,平均年龄只有29岁,大学以上文化程度占92.1%,硕士42人,高级职称14人。一家高速扩张的银行,在九江银行的企业文化中一直强调员工素质的提升、员工队伍的团队意识以及公正公平的选拔机制。在人才培养方面,通过聘请专门机构为全行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与各类人才培养计划,陆续引入劳务派遣制和大堂经理制等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每年选送20%的优秀员工去清华、北大等高校学习,定期开展业务技能比赛,并鼓励行内员工参加金融理财师培训及从业资格考试,提升员工素质,优化人员配置。在员工的培养方面,九江银行也一直在构建温馨如家的工作环境,如九江银行一名刚刚毕业的硕士,尽管在江西读书七年,但家人都不在身边,而女朋友想办一场浪漫的婚礼,这可急坏了小伙子,行里了解情况,从婚房布置、婚宴准备,到接车队伍全部由行里准备妥当,对此,新娘在婚礼现场动情地说,自己不仅嫁给了九江银行的员工,也嫁给了九江银行这个温暖的家。九江银行的员工在感受自身能力水平提高、感受九江银行家的温暖的同时,也发自心底的产生了与九江银行一同成长的愿景。

  良好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高能低”激励机制一直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九江银行在强化人员培养的同时,也一直在构建良性的激励相容的绩效考评机制。先后制定了如《九江银行独立授信审批官绩效考核管理办法》、《2009年支行负责人综合考评办法》等制度,并按季度绩效考核排名,充分提高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完善了银行的考核体系。这种按业绩说话的竞争环境,也保证了九江银行能够大批启用年轻员工,在许多岗位上都是“80后”在执掌,年轻化的队伍也使得九江银行保持着活力与竞争力。

  成立十载,九江银行以企业文化为支撑,以构筑自身独特的品牌文化、志在打造百年老店为方向,披荆斩棘,一路前行取得了多项佳绩,如今,九江银行在董事长刘羡庭的带领下正在向“特色鲜明、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卓越、效益良好、具有一流品牌的上市区域性商业银行”迈进。前路漫漫,任重道远,相信未来的九江银行必将续写辉煌,基业长青!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