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思政课“变脸”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8-01-03 10:18
新时代背景下,思政课教学不能再“墨守成规”“满堂灌”“照本宣科”,而是要让师生都参与进来
“大学必修”“理论居多”“平时不怎么听,考前突击”……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思想政治课是他们苦于背诵理论的“痛苦”回忆,也是大学时代难以磨灭的记忆。但是,走进今天的大学思政课堂,这样的刻板印象正在悄然改变。
“90后”对话“90后”
走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课堂,正在播放的是《红色气质》微纪录片。课堂上,大多是“90后”的身影,这是一堂大一新生的思政课。
《红色气质》中,《国际歌》音乐响起,同学们聚精会神地观看着,看到介绍李大钊、瞿秋白、焦裕禄的镜头,不时低头记着笔记。
李大钊,生于1889年;瞿秋白,生于1899年……在剧中,不少故事的主角都出生于距今100多年前,在思政课堂上,这些生于19世纪的“80后”“90后”正在通过一场与20世纪“90后”的时空对话完成一场精神的传递。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冯培是这堂思政课的主讲教师,他多年来活跃在教学一线,对于如今年轻人的特点颇有感触。“代际之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是完全模糊的感觉。但是我觉得恰恰在这点上给我们提供了教育的空间。”冯培说。
这样的教学空间,不但让思政课教师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也吸引了不少学生加入。
王硕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他和同学一起自导自演制作的微电影《你的努力就是这个国家未来的方向》,曾在师生中间引发热烈讨论。一度被王硕称作“填鸭式”教学的思政课,给学生提供了思考和实践的空间。
如今的年轻人不是没有想法,而是需要机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郝立新看来,新时代背景下,思政课教学不能再“墨守成规”“满堂灌”“照本宣科”,而是要让师生都参与进来。
VR里的红色历史
本刊记者采访发现,“抬头率”一词,如今成为思政课堂上的“热词”。在人手一部手机的互联网络时代,目不转睛地低头盯着手机,成为多数年轻人的习惯。如何让这些年轻的“低头族”抬头看老师、抬头关注课堂,成为老师们争相研究和讨论的话题。
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郑萼表示,跟学生更近距离接触,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喜欢听什么,是将同学们吸引到思政课堂的重要途径。“有人说,要提高‘抬头率’,收了手机不就行了?我不同意这样的观点。”郑萼说,“我更喜欢课后跟学生聊一聊,问他们‘老师讲的内容你觉得有趣吗?’学生坦诚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建议,也有利于我们课程的改进。”
思政课堂不但活跃在教室里,也活跃在高科技中。在北京理工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首都高校,使用VR(虚拟现实)技术学习红色历史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戴上VR眼镜,长征题材纪录片也有了“环幕电影”的感觉,让人真切感受到了长征过程中的波澜壮阔和艰辛困苦;当年红军“飞夺泸定桥”的场景仿佛原景重现;在与敌方交战的山间骑马战斗中,子弹仿佛擦身而过,需要参与者手持手柄,在体验中边射击边躲避,如身临其境一般。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造的虚拟场景,让参与者获得了与现实一样的感受,沉浸式体验,交互感十足。”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组织部教师程璞说。
课堂内外:思政教育内涵更丰富
如今的思政课,早已经不局限于“一间教室”“45分钟讲授”这样的“套路”,在常规的思政课之外,思想政治教育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和形式。开设线下讲堂,将思政教育与学生心理、求职就业相关联,充分鼓励多背景、多学科教师参与……多种多样的形式也成为改革思政教育的助推器。
对于首都师范大学这样培养老师的院校来说,思想政治工作尤为重要。“我们培养的学生有一半以上要去中小学当老师,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也会影响下一代的教育。”郑萼说,“学校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比如我们有将近90个人的专职辅导员队伍,为学生日常生活答疑解惑。”
据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介绍,学校从2017年起推出“开放交流时间”制度,要求老师每周拿出一个小时的专门时间面向全校学生开放,鼓励学生在此时间里与老师交流学习、思想、生活等各种问题,老师给予学生全方位的指导与帮助。校长邱勇等学校领导带头践行“开放交流时间”。
“我们希望有更多老师能够参与到学生思政教育的工作中来,形成高校思政教育的‘大课堂’。”陈旭说。
将更多元素融入思政教育,已经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成果。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插画、动画、海报等多种形式在内的艺术作品,已经成为思政教学入脑入心、师生共筑、多维展示的证明。“思想是需要扎根的,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央美院设计学院学生由羽璇说,“思政课让我学到了更深刻的一些内容,这事关乎个人,也关乎民族与国家。”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孙琪 魏梦佳 赵琬微/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