瘪三

  19世纪中期,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1843年,上海成为首批对外开放的5个商埠之一。作为新兴的商埠,上海吸引了众多渴望一夜暴富或想寻求新的生活机会的男男女女,其中不仅有来自江苏、浙江、安徽、广东等地的人,同时,形形色色的外国商人也纷至沓来。不久,上海便一跃成为远东第一大城市,被人称作“十里洋场”。

  而在当时的上海县城北部,流淌着一条名叫“洋泾浜”的小河,沿河一带则分布着英法等国的租界,后来还发展成了外贸码头,经常有人在这里操着蹩脚的英语,充当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的贸易中介。渐渐地,这种蹩脚的英语直接成了中外买卖双方之间常用的语言,造就了一种半土半洋的“洋泾浜英语”,并且形成了以英语和上海话为基础的“上海洋泾浜英语”。上海洋泾浜英语具有音位简化、卷舌浊辅音[r]和齿龈边辅音[l]不分、多以汉字单音节和元音结尾等特点,而从洋泾浜英语演化而来的上海话,沿用至今的就有沙发、法兰绒、麦克风、加拿大、模特、歇斯底里等词语。

  有些来自上海话的外来词,因为大家都说习惯了,甚至还被人们当作是上海的俗语。其中,就属“瘪三”一词最为典型。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瘪三”是指城市中无正当职业而以乞讨或偷窃为生的游民,正所谓“瘪三者,肚皮瘪、口袋瘪、烟袋瘪”。

  旧上海多有流落街头的白俄流亡者,老上海人就称其为“罗宋瘪三”(“罗宋”一词源自“Russian”,意为“俄国的”);逃荒到上海的外乡人以捡垃圾为生,就被斥之为“垃圾瘪三”;还有人因为家境贫寒,只有一套西装,从大热天穿到了大冷天,这样的穷酸者就被指为“洋装瘪三”了。

  实际上,从语源学的角度来分析,“瘪三”是从英语中的“beg sir”(意为“乞讨者”)一词音译而来的,最初是上海租界里的外国人对偷窃食物的中国贫民的蔑称,是一个十足的“洋文”,还带着不少侮辱的意味。但是,因为特殊的历史文化环境和词语本身高度的形象性,“瘪三”一词逐渐演化为一个上海话的词汇,通用于吴语太湖片区,并随着民国时期众多江浙作家的广泛使用而流传开来,比如鲁迅在《说面子》等杂文里就用到了这个词语。

  与其他地域的方言一样,骂人的詈词常常也会变成一种表示亲热的称呼,“瘪三”一词自然也不例外。比如,某人工作迟到了,同事见了讲:“侬这个瘪三又睏觉睏过头了!”(即“你这个瘪三又睡过头了”)。此时的“瘪三”,只相当于北方话里的“家伙”了。

  文 单六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