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陌“牵手”探探,背后有怎样的逻辑?
- 来源:计算机应用文摘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陌陌,探探,股权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8-05-23 15:13
早前,陌陌宣布以约265万股的股票及约6亿美元现金,置换探探100%的股权。让人费解的是,陌陌为何选择收购与自身业务高度重合的探探?而探探又能否给陌陌带来更大的价值呢?
男女性别比失衡?陌陌找来探探“谈心”
事实上,尽管已经以直播作为主要盈利业务,并希望在陌生人社交领域强化话语权的陌陌在此次并购案中,表现出的是对探探拥有差异化用户结构的探探的觊觎。
数据显示,《陌陌》拥有超过3亿用户,而其用户男女比例为4:1 。用户总数为1.1亿的《探探》,则保持着1:1的男女比例。然而,有观点认为,陌生人社交APP的男女用户比例为3:2较为理想。由此,在陌陌与探探高层释放出来的信号中,就有着这样的舆论导向:《陌陌》是偏重于男性用户需求为核心的产品,而《探探》则是以高质量女性用户为核心的产品,两者相加,正好调和男女用户比例。而且《探探》的用户年龄较之《陌陌》更年轻,正好形成新老交替,确保陌生人社交的延续性……
用户上的性别比失衡,以及《陌陌》在泛娱乐领域的较多探索,确实造成了它自身在陌生人社交这一基本立足点上的定位模糊,以及有可能因此遭遇后起之秀如《探探》的逆袭。如今,收购探探当然是最简单粗暴的解决办法。
“我们1月26日第一次见唐岩,之前我们不认识,也互相没见过,我们一开始是准备新一轮融资的。”探探创始人王宇在回顾收购过程时如是说。而整个收购过程,从双方认识到公布结果,耗时不到一个月。对于《探探》而言,被收购也是一种融资,没什么值得多考究的。
重拾老本行,陌陌能否自救?
在整个社交领域,不管是谁想要挑战腾讯的霸权,似乎都不大现实。尽管《陌陌》和《探探》都成功撕开了陌生人社交这个缺口,但有一点却不得不引人思考:当它们从陌生人社交这一细分领域中获得养分,并壮大后,往往都会推出直播和游戏等泛娱乐业务。结果自然就是《陌陌》和《探探》长得越来越像《微信》,又不得不陷入与《微信》竞争的尴尬境遇。
还有一种观点颇为偏颇,却未必错误:腾讯通过QQ和《微信》完成了用户群的新老更迭,并且互为延续,“00后”更乐意于使用QQ,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而《陌陌》则需要通过《探探》来“续命”,以形成类似的用户更迭。
最为典型的表现,在于直播这一《陌陌》最赚钱业务之上—在推出直播业务前,《陌陌》的月活跃用户增长率一度连续两季度大跌,甚至出现环比负增长,但自从2015年赶上直播这趟顺风车后,《陌陌》的用户数据触底反弹,在直播业务的助力下月活跃用户向着“过亿”的目标前进,并在2016年业绩环比增长率达到271%。然而,在直播红利已经相对稀薄的当下,如今这一数字已跌至16.65%。
当直播业务不再能刺激用户增涨时,《陌陌》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自己的老本行—陌生人社交,于是这个重担就落到了《探探》身上。
然而,《陌陌》和《探探》的结合能否讲出新故事还是个未知数。当前,陌生人社交的主要交际手段是建立在聊天功能上的。而问题在于陌生人社交产品在帮助用户“破冰”建立了关系连接之后,如何更好地让用户在平台上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才是最值得思考的。换句话来说,当前的陌生人社交产品考虑的关键点已不应局限于用户之间是认识还是陌生,如果《陌陌》和《探探》还仅仅将自己当成是一个在陌生人之间进行聊天和“破冰”的工具,也就必然会陷入用户流失的焦虑之中。
越来越像《微信》的陌陌,如何克服焦虑?
其实换个思路来看,陌生人社交未必只是聊天,如走知识分享路线的《知乎》、打文艺情怀牌的《豆瓣》和引领二次元文化的B站(bilibili弹幕视频网站),以及分享海外购经验与产品体验的《小红书》等,它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一种广义上的陌生人社交产品。
同时,由于上述产品的用户在兴趣上有更多的交集,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不再是单纯的通过聊天来进行沟通,而是一种对知识与信息上的交换。虽然看上去没有聊天那般有热闹的场景,却可以演绎出更多的垂直细分市场,而不是像《微信》和《陌陌》那样只能沿着泛娱乐的角度,去一路狂奔。
陌陌收购探探,其最终的路径或许难免变成又一个泛娱乐的《微信》,而解除这种焦虑的方法,也未必不存在,那些不以聊天为目的的陌生人社交产品似乎给出了一些“解药”。
其一为去除单纯的生理欲望,效仿《知乎》《小红书》和bilibili等,去探索更多垂直性的业务从而达到变现目的。其二为在追随腾讯的道路上,在保持盈收的同时,别一味的押宝游戏和直播这些腾讯重兵集结的地盘,或许在Facebook深耕的AR和VR社交上,以及在新兴的“阅后即焚”Snapchat等产品给予的启示中,可以找到更多的社交入口……。最后,笔者认为无论陌生人社交产品的最终形态会以怎样的方式呈现出来,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文/张书乐 图/O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