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茶里兑风月,饮尽天地人间

  每年七八两月,假期的缺席和高温的进击,以及大脑残存的对学生时代放纵不羁的暑假时光的眷恋,总让格子间的上班族们大脑缺氧,于是下午茶成为忙碌工作间隙的小小逃离。置身于CBD鳞次栉比的写字楼中,用一杯茶的时间启动意念旅行,无论是川渝老茶馆的碧螺春,抑或是伦敦利兹酒店精致优雅的大吉岭,旅行终章回归寂静的东瀛茶道,都足以让炎炎夏日的浮躁遁于无形,时间与空间的宽广无垠浓缩于此,举重若轻。

  英式下午茶:百年优雅,贵族风范

  关于英式下午茶,有这样一段小趣事,单单就下午茶所使用的奶茶是把奶倒入茶里还是把茶倒进奶里,英国学究们就划分为两派阵营为此争论了100多年。直到2003年英国皇家化学学会发表了一篇《完美红茶冲泡法》,以实验论证的黄金准则,让红茶和牛奶的顺序安定下来并延续至今,堪称英国“茶道”。“将热茶注入牛奶,牛奶的温度慢慢上升,二者混合过程中,蛋白质仍有效发挥,更激发出浓酽茶香与奶香,连红茶的涩味,似乎在牛奶的温和包裹下,变得更加柔和。”一杯小小的下午茶,英国人庄重谨慎的学院派作风可见一斑。

  以下午茶闻名伦敦的利兹酒店成为绅士淑女们的首选,身着正装穿过仅容一人通过的木质旋转门,仿佛穿越到维多利亚时代。英式下午茶的最高礼遇选用大吉岭红茶、正山小种和锡兰红茶,但时至今日,茶品已无过多讲究,重要的源自贵族与上流社会的社交需求,关乎礼仪、秩序、修养与尊重感。在利兹酒店三层的茶点餐盘上,不言而喻的规则是从下至上,由咸入甜,而端茶杯的正确姿势是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杯柄。尽管这些关乎喝茶的繁文缛节显得不合时宜,但在琐碎的日常中,仪式感就是调味剂,我们微不足道的生活一下子珍重和与众不同。

  中式茶经: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茶可谓是中华国饮,但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方茶水滋养一方风土,饮茶方式关乎生活习惯、地域性格、历史记忆,代表了一座城市的私藏。

  巴蜀老茶馆的豪放茶碗里装满了市井与欢愉,若要变成正式或夸张的做法,反而违反了这片古老土地上的茶馆精神。直至今天,成都的茶馆依然保持着一百多年前“十铺一茶”的比例,茶叶常常取自本地,仅分出“甘露”“竹叶青”“碧潭飘雪”这几个相对高档的级别,青城山茶、峨眉山绿茶等名气并不响亮的品种,朴实却被成都人喜爱着。书里这样描述曾经的成都茶馆里的市井模样,“铜壶冒着蒸汽,漆得光亮的桌上,放着花瓷茶碗,人们坐在竹椅上,茶房把绣花坐垫拍得松软,乞丐拖着痛苦的腔调,人们的交谈淹没在悲伤的小曲中”。而今这份热闹并未散去,人们上茶馆,并非寻觅一方幽静之地,而是和搓麻将一样,寻欢作乐去了。

  与川渝的热辣不同,江南茶事多了些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柔媚之感。在佛事繁盛且孕育出中国茗茶之首--西湖龙井的杭州,饮茶是一件云淡风清的风雅之事。去狮峰与梅坞问茶,汲虎跑水烹煮,入天竺、灵隐寺悟道,杭州人就这样乐此不疲地度过与山、水、茶共处的时光。如今杭州兴起一批自助茶馆,曲径通幽,对坐西湖,茶与茶点兼具,雅致与饱腹皆得,在赏景与唠嗑间,描绘出“人间有味是清欢”的诗意画卷。

  日式茶道:一茶一世界,一味一人生

  对中国人来说,喝茶首先是日常生活,精神审美居其后,茶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与“琴棋书画诗酒茶”中并无明显界线。将物质性的茶叶上升至精神境界的饮茶之道,始于陆羽著作《茶经》,三卷十章,赋予喝茶以文化和审美的意义。深谙《茶经》的日本僧人将茶道从中国寺庙中旁逸斜出,演变成精神静修的一种仪式,被封为日式茶道最高境界的一期一会、茶禅一味,皆一脉相承自陆羽的精神。

  然而某种程度上,日本奉行的茶道应该是“无茶之道”,重礼法而轻茶汤。一整套茶道仪式,从入门开始。茶室的门只有半米高,客人需要跪着进去,手表与钟被拒之门外,在这里,时间本身就是静止的。点茶的动作、姿势、表情,都有严格标准,更遑论水质、火候与茶具。于此与世隔绝的维度,不谈论金钱、女色、生意,不许说长道短,只谈艺术与风物。温柔的风吟与流水的和歌间,流淌着一代代日本禅宗追寻的物哀之美,在一方凝固的时空中,完成禅与茶的修行之旅,发现纸醉金迷的现代社会里另一番人生况味。

  茶之旅:世间风月,尽收囊中

  仿佛全世界的人们都在喝茶,一杯茶里,窥见天地。即使是在世界版图偏安一隅的小小国度,茶仍带着我们寻觅它们的踪迹。斯里兰卡的湿热滋养出浓郁的红茶,茫茫沙漠间埃及人以甜茶苦中作乐,甚至在并未盛产茶叶的新加坡,都凭着航线十字路口的优势,汇集全球优品,以独到的创意打造出享誉盛名的茶中奢侈品——TWG Tea。饮完这杯小小的茶,便把世间风月收入囊中,我们完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环球旅行。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