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需要武侠童话

  大学者读武侠

  小学时,我就爱看《七侠五义》《小八义》《大八义》之类的武侠小说。家长怕我走火入魔,严加禁止,我仍用游击战的方式读了不少。后来,看到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把武侠小说定义为“成年人的童话”,我坦然了:这么伟大的科学家都读武侠小说,我们为什么不能读呢?谁都承认儿童需要童话,大人为什么不能有童话呢?

  其实,许多大学者都爱读武侠,住在我楼下的一位物理学前辈,通过武侠和我成了忘年交。当时读武侠,只是因为情节曲折、生动有趣,与经济学有什么关系,并没有想过。

  1995年,我沉迷于金庸的武侠小说。有一次,乘飞机去西安讲学。上飞机后,我埋头读《书剑恩仇录》。读到陈家洛一众好汉与坏人张召重打得昏天黑地、刀剑齐飞、鲜血横流之时,突然觉得腿上湿了,莫非我也中剑了?这时,听见空姐一声“对不起”,原来是她把水洒在我的腿上。

  邻座的一位老先生,给我一张纸巾。于是,我们攀谈起来。得知我是北大经济系的教师,他惊讶地问,你还看这种书?我搬出华罗庚的高论,列举一些大学者读金庸武侠小说的例证。

  他又问我,武侠与经济学有什么关系呢?这个问题,我还没想过。

  武侠经济学

  以后读武侠时,我就在思考这个问题,终于写出《谈武论侠话经济》。

  金庸并非经济学专业出身,他也无意在武侠小说中表现经济学思想。江湖就是社会,侠客也可以是理性人,经济学完全可以用来分析江湖这个社会和各种各样的侠客。理性人是追求收益最大化的,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成本,可以用“成本—收益”分析法来剖析不同侠客的行为。

  楚留香以多元化为目标,追求事业成功和生活享受,他付出的代价有限而达到目标。岳不群以一元化为目标,追求成为武林盟主,他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最终毁了自己的家人和华山派的一切。

  幸福包括一个多元函数,每一个目标都要考虑成本。人有时会迷失方向,为一个目标而不计后果。这种含义单用经济学来讲相当枯燥,听众也难以理解,但用武侠小说来讲,以楚留香和岳不群为实例,大家不就容易接受了吗?

  经济学中讲市场结构,把市场分为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完全竞争,枯燥得很。武侠中讲的实际上也是市场,而且属于垄断竞争市场。江湖上各大门派靠自己的独门绝技生存,市场中的每个企业,不也是靠自己与其他企业不同的特色而生存的吗?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差异化战略。武侠小说其实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经济学案例。这种案例和那些严肃的企业案例,同样能说明道理,但又别具一格,令人感兴趣。为什么不能用经济学来分析武侠小说,用武侠小说来说明经济学原理呢?如果有兴趣、有时间,完全可以把武侠小说的经济学分析写成一本书。也许这又开创了武侠研究的一条新路呢。

  当然,我读武侠,并不是为了讲经济学。读书不全是功利的,人总要休闲,要有精神享受,不能为了某一专业而活着。我的体会是,读武侠就是休息、放松的最好方式之一。

  在金庸、古龙、梁羽生三位大师中,我最喜欢的还是金庸,其次是古龙,再次是梁羽生。

  大概不少人都有这种感觉。

  摘自《想读》

  梁小民/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