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洋 传统节日伴我行

  • 来源:时尚北京
  • 关键字:谭洋,传统,节日,剧组
  • 发布时间:2011-01-13 15:14
  近几年来,实力演员谭洋的名字逐渐浮出水面,熟悉他的观众一定不会忘记他在《亲兄热弟》里“痞老三”的形象,自私自利、胡搅蛮缠,有点“欠抽”,却又像是一道菜里最不可少的作料,缺他不可。正是《亲兄热弟》的走红让从艺多年的谭洋彻底走进了观众的视线,而亦正亦邪的形象却让他成为了荧幕上的“反派”专业户,《江阴要塞》、《想爱都难》、《杜鹃山》、《命运》……一系列精彩大戏粉墨登场,谭洋可以说是一次比一次“坏”,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他竟“坏”得有些让人欲罢不能,甚至有人曾评价说,喜欢谭洋的反角胜过他的正角,这在演艺圈里也算是个例外。

  四十不惑精彩纷呈

  常言道四十不惑,在演艺圈里,男人越“老”越有味道也已经成为了一个定律。谭洋事业的上升期恰恰也在不惑之年开启。随着谭洋的名字逐渐深入人心,不少观众也记住了他的面貌和荧幕形象,这张不失帅气的脸孔甚至还有几分似曾相识,仔细一想,原来他就是当年《青衣》里让徐帆“心动”的那个“乔炳章”!

  当问到谭洋学的是戏剧为何又会投入到影视事业中时,谭洋笑着透露,“因为自己喜欢演戏的感觉吧,但是进入这一行以后,对我打击也挺大的,年轻时还算有点小英俊,记得当时有人跟我说,‘你长的太漂亮,唐国强都没戏演,你还有什么戏?’因为没有戏演,为了生活迫于无奈还曾去空运公司当业务员,最后《青衣》这部戏对我演绎生涯算是‘命运’的转折点吧!”

  喜欢中国传统节日

  对于谭洋来说,中国的节日还是他最喜欢过的。他笑言西方的节日还是让年轻人过吧。谭洋说:“中国的节日有很多,像元旦、春节、元宵节等。每个节日都有着自己的寓意。身在异乡奋斗的朋友们可能更能体会‘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话的含义,我衷心的希望所有的节日大家都能够和家人团聚,和亲朋好友相会。”谭洋最在意、最喜欢春节。因为春节象征旧的一年已经过去,新的一年即将开始。而且春节的时候,很多在各个城市工作,一年都见不到的朋友,也通过春节这个媒介大家在一起聚聚,互相沟通沟通。

  由于工作比较繁忙,谭洋说他基本上已经没有了节日的概念,大多数的节日都是在剧组中度过,与剧组中的朋友一起共度佳节。“现如今的通讯、交通都很发达,沟通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有时候我会选择几种适宜的方式给亲朋好友带去惊喜与喜悦。”对于忙碌之后是否犒劳自己,谭洋笑笑,“很少这样做。剧组在拍摄的过程中有些时候是很枯燥的,我们会经常开些小玩笑,讲点小笑话,适当的调节现场气氛。我认为,助人为乐乃快乐之本,能够给大家带来欢乐,使之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之中,这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奖励。虽然我不会给自己买礼物,但是经常会买礼物送给大家。”按他的说法,礼物没有贵贱之分,关键在于所能表达出来的对同事、对他人的那份心情和敬意,这才是礼物带来的情感上的纪念意义。

  对话谭洋

  《时尚北京》:中西方的节日比较偏重于哪个?

  谭洋:从小都一直在过中国的节日,西方的节日也是最近才在大城市中开始流行起来,中国的节日对我的影响还是比较深远的。

  《时尚北京》:喜欢西方的节日还是喜欢中国的节日?

  谭洋:我是一个中国人,非常在意和注重中国的传统节日。

  《时尚北京》:你身边的朋友中有采用创意过节这种方式吗?他(她)的创意体现在哪儿?

  谭洋:有,利用现在多种多样的传媒手段,并非传统的方式来表达。过节的时候亲朋好友间更注重于情感的表达,而不在于某种方式。只要能传达情感,我觉得可以不限任何方式。

  《时尚北京》:构想中(最奢望的)过节方式是什么?

  谭洋:工作日渐繁忙,常年在外奔波,与此同时留给家人的时间越来越少。对于我来说,非常渴望能够安安稳稳的在家中与家人吃上一顿家常便饭,就是我现在最大的奢望。

  《时尚北京》:至今为止,你珍藏的一件节日礼物是什么?为什么值得珍藏?

  谭洋:一套书。在我上学的时候,那一年春节,父亲出差回来,送给了我一套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戏剧表演全集。这套书激励着我的同时,也陪伴着我在演艺道路上越行越远。这本书我珍藏至今。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