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蔡锷故居寻踪 将军拔剑南天起 愿做长风绕战旗
- 来源:时尚北京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京城,蔡锷,故居,寻踪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1-13 15:34
辛亥革命之后,时年31岁的云南都督蔡锷,满怀抱负来到北京,没有料到,等待他的却是两年之久的软禁。
袁世凯窃取民国政权之后,暂时隐藏着称帝的野心,举国上下都对他怀有很大的幻想。当时,就连梁启超也被他蒙蔽,担任了司法总长,蔡锷当时在云南感到难以施展抱负,便给梁写信,希望调出边陲。而袁世凯对拥有很强军事实力的蔡锷存有戒心,见蔡有此念头,正中下怀,立即发令将他调到北京,委以高官,但实则是个闲职,并且派人对蔡锷日夜监视。
1913-1915年,蔡锷困居在北京西城区棉花胡同的一处宅子里。经近百年变迁之后,这处宅子现在已经变成大杂院,门牌号是66号。院子的对面和旁边都是杂货店,院墙之下堆着一些垃圾,门口没有任何标志,只有门前两株老槐树,瘿节累累,围以铁栏杆,给人以历经沧桑的感觉。
这里原是天津盐商何仲璟的私宅,为坐东朝西的二进四合院,院墙之外的门楼上刻有“蔡锷公馆”四字。如意门内有砌砖影壁,前后院和房屋由抄手游廊相连,后院有车房。院子很多年前就成了单位住房,前院住着一对老夫妻,后院住了三户人家,前后院中间的过门旁尚有一个六角小窗,似乎能看出当年的摸样。现在院内建筑基本还保持着原先的格局,只是堆放了很多家什,地面的砖石也磨损了。房檐之下的红漆木柱颜色尚未褪尽,但上面已经出现白蚁啃噬的痕迹。院子里的居民按部就班地过着柴米油盐的平常日子,对这里曾住过近代护国运动首领蔡锷将军也习以为常。毕竟,那段风起云涌的故事离我们已很遥远。
蔡锷,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宝庆人(今邵阳)。他少年聪慧,13岁便中了秀才。虽然没有赶上参加维新变法,但他的一生,与维新人士结下了不解之缘。他16岁时考入湖南时务学堂,学堂总监为谭嗣同,中文总教习是梁启超,授课教师还有唐才常。
戊戌变法失败后,他与11名同学应梁启超所召,东渡日本。1900年秋天,唐才常领导自立军武装起义,不料事先泄密,唐才常牺牲。蔡锷得知消息后放声痛哭,悲愤之中,将名字改为“锷”,取“砥砺锋锷,重新做起”的意思。他回到日本后入军校,投笔从戎,立志“流血救国”。1904年,22岁的蔡锷毕业回国,进入军界。1911年蔡锷发动新军响应武昌起义,举行了“昆明重九起义”,胜利后被推举为云南军政府都督。
蔡锷来京后不久,袁世凯称帝的企图逐渐暴露,梁启超与蔡锷师徒的幻想彻底破灭,转而联手倒袁。蔡锷多次甩开监视,去天津与梁启超等人秘密聚会。他们设定的方案是:一旦袁世凯公开称帝,云南立刻宣布独立,然后依靠云贵及广西的力量攻下四川、广东,争取三四个月后在湖北会师,“底定中原”。
为此,蔡锷积极准备出逃。他作出种种假象迷惑袁世凯:打麻将、吃花酒、常到八大胡同走动。在结识云吉班的名妓小凤仙后,二人整日厮混,蔡锷甚至请袁世凯的亲信为自己找房子,声称要“金屋藏娇”。然后是经常公开和妻子吵架,闹出家庭不和的舆论,妻子便趁势假装赌气,带老母逃回湖南老家。袁世凯见他日日混迹于八大胡同,一副不思进取的样子,放松了戒备,戏称他为“风流将军”。
但老谋深算的袁世凯还是不能彻底放下心,1915年10月14日清晨,蔡宅门口忽然人声嘈杂,一个操天津口音的排长喊着“检查检查”,但蔡锷的家中只有些书卷和衣服,没有任何他们料想中的“违禁物品”。堂堂将军宅第被搜,有关方面岂能没有任何解释?军警执法处解释说,盐商何仲璟的姨太太曾派人将一些金银细软藏于此宅,“检查”乃是寻宝来了。于是这宅第的来龙去脉得以在史书上留下一笔。蔡锷当然知道这不过是推托之词。但袁世凯却因此事放松了警惕。
1915年11月11日,蔡锷突然从监视他的密探眼中消失了!他逃到天津,再乘运煤船偷渡到日本,经上海、香港、河内,躲过数次暗杀,历尽艰险,终于在12月19日返回大本营云南,随机成立军政府宣布独立。袁世凯得知蔡锷已到云南后,不由仰天长叹:“我一生骗人,不料竟被蔡松坡骗过了!”
1916年1月1日,袁世凯复辟。蔡锷亲率第一军主力入川作战,势如破竹,梁启超则积极斡旋,促使各省纷纷竖旗倒袁。3月22日,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三个月后暴毙。
护国运动终于胜利,而蔡锷这次神秘离奇的潜逃则在政界民间演艺出各种传说。其中自然少不了那位名扬京都的风尘侠女——小凤仙。
据说,这位奇女子是“戊戌六君子”之一杨深秀的远房外甥女。她家原是浙江旗人,其父姓朱,母亲是偏房。因不愿受大老婆歧视,母亲带着年幼的她离开了朱家,不久母亲病逝,一位姓张的奶妈收留了她,她才改姓张。张奶妈带着她四处漂泊,在上海学戏,到南京卖唱为生,取艺名“小凤仙”。几度辗转后,她来到北京,在八大胡同之一的陕西巷云吉班卖唱,因聪颖美丽,才艺出众而名震京师。
结识蔡锷后,蔡将军十分同情她的身世,出钱替她赎身,还教她识字看书,常给她讲些《三国》、《水浒》故事与做人、为政的道理,感觉到她极为聪明畅达,便也给她透露些反对袁世凯称帝的事情,后来竟视她为红颜知己。
不幸的是,袁贼既除,蔡锷却因喉癌不治病逝,年仅34岁。消息传到北京,小凤仙悲痛欲绝。当各界在中央公园公祭蔡锷时,小凤仙特地请名士易宗夔代撰了挽联:
九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
怜他忧患余生,萍水相逢成一梦
十八载北地胭脂,自悲沦落,
赢得英雄知己,桃红颜色亦千秋
据说公祭之时,小凤仙身穿蓝衣,随民众步入灵堂向蔡锷遗像鞠躬,被北大学生发现,她察觉后快步走出公园,学生们寻访而不可得。此后,小凤仙从八大胡同消失,再无芳踪。
直到近年,关于小凤仙后半生的情况才逐渐被披露出来:小凤仙离开后,先嫁给东北军的一位师长,移居沈阳。师长死后改嫁给一位姓陈的厨师,住在沈阳皇姑区寿泉街三胡同,四周邻居都称她“陈娘”。人们说当年的陈娘大眼睛、瓜子脸、白皮肤,依稀可见年轻时的美丽姿容。没什么讲究的穿戴,只是平平常常的衣服,但洗得干干净净,穿起来便与众不同。她没有工作、没有子女,生活很是拮据。据说她每餐都要饮两盅白酒,饮得很慢很慢。她还喜欢听戏,听到动情时,如醉如痴。
东北解放后,她到别人家作保姆,改名张洗非。1951年初,梅兰芳率剧团去朝鲜慰问志愿军,途径沈阳。小凤仙闻讯,很想见这位北京的旧相识,遂写了一封信给梅。数日后,梅兰芳宴请了小凤仙,并送给她一笔钱。在梅的关照下,小凤仙被分配到一家政府机关学校当保健员。梅兰芳则遵小凤仙嘱,对其身世与行踪从不对外界透露。
“文革”期间,丧夫的小凤仙已是70多岁,孤苦伶仃。一位好心的邻居刘长青将她接到家中住了一段时间。一次,她听到收音机里播放戏曲,内容是蔡锷与小凤仙的故事,不由潸然泪下。在刘长青的一再询问下,老人才情不自禁地口吐真言:“那戏中之人就是我!”1976年,小凤仙因脑溢血逝世,时年76岁。
在决定退隐的那一年,她还只是一个16岁的少女。与她一样静默的,是棉花胡同66号,没有任何的标记,日复一日地朝夕安度。
蔡锷故居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棉花胡同66号(明末著名女将军秦良玉屯兵遗址),现为民宅。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