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机时代 纺织行业的破冰之路

  • 来源:时尚北京
  • 关键字:金融,危机,纺织,破冰
  • 发布时间:2011-01-13 16:40
  《时尚北京》:请您谈谈对新提出的纺织服装企业转型升级的看法。

  宋恺:中央对宏观经济结构提出了转型升级的要求,但纺织品服装企业转型升级的具体目标尚不够明确;是否只要生产高档品就是转型升级,答案应该是否定的。这次的金融风暴尚未平息,从我们这里的感觉来看,欧盟市场对于中低端产品需求有所增加,价格越低就越畅销,而欧盟本土出产的大牌服饰、奢侈品绝大多数却是被中国游客大包小包的从欧洲买回国内。因此如果只是把我国的纺织服装企业升级为生产高档产品的企业,或者希望短期内使国内品牌进入国际市场,其结果可能丧失了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又失去了既有的国内消费者。因此如何升级,采取哪种比例结构都需要进行研究。

  像近年来出现的新技术,如纳米技术,实际上很多学者都承认这一技术应用到工业生产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并且即便是未来进行推广应用,也绝不是所有一般性的产品都需要使用的,可能仅有一些特定产品、功能性产品需要使用。碳素纤维技术同样如此,这一技术的研发生产大国是日本,他们垄断了这一前沿技术。日本对应用此技术的产品的出口也是严格控制的。因此以上这两种技术应用到服装领域,对其进行科研攻关,是否具有普遍的市场意义值得探讨。

  从国际上看,一些发达国家的纺织服装行业并未提过所谓转型升级目标。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是世界服装业的领跑者,这些国家从未提出过该产业的转型升级,他们只是提出过服装设计中的创新主要是理念的创新。所以我认为纺织服装行业的转型升级应当更多的指向理念的创新、设计的创新。

  《时尚北京》:请您谈谈在2010年,我国纺织服装出口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宋恺:在即将过去的2010年,无论从成本还是市场,对我国国内的纺织服装企业都有很大的挤压。从出口角度来说,服装并非食品,如果经济形势不好的话大多数消费者会减少服装的消费。去年圣诞前到今年3月份左右,美国市场有补货的需求,但从4月份开始直到今年年底,又出现了一系列更为明显的问题,这里面有实质性的问题,也有美国居民信心上的问题。从失业率这个美国社会的关键数据来看,非农业人口的失业率始终在高位徘徊,保持在9.8%左右,创近年来新高,打击了美国居民的信心,使得他们改变了以前的消费习惯,尽量节俭开支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欧盟大市场今年1月份以来就较为疲软,4月份后由于多个欧盟国家发生主权债务危机,消费市场反复波动至今也未稳定下来。在这个时候,美国为摆脱国内经济低迷,又祭出货币“量化宽松”这一非常规手段,使得美元对其他国家货币进一步贬值,这就使得欧盟的对外出口雪上加霜,延缓了其经济复苏的速度,从而影响了欧盟内居民的消费。

  我们同欧洲市场的客人一直保持密切联系,他们反映:今年的圣诞节没有圣诞气氛。根据往年的经验,现在应该是西方国家的采购高峰,但今年由于信心低落差了很多。

  《时尚北京》:您对明年我国的纺织服装市场的预期是怎样的呢?

  宋恺:国际市场如此,国内内需也并不稳定。有报告指出明年我国国内可能出现滞涨。这种迹象在今年已经显示,物价走高、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就业压力增大,对经济走势的判断不应过于乐观。现在的高房价、高油价、医疗教育的高收费几乎掏空了国内中产阶层的消费能力,压缩了他们对于服装产品的消费开支,而从中获益的群体大多数选择到国外消费享受。今年原材料涨价明显,纺织服装企业势必要提高产品价格,进一步降低了整体销量。

  我们认为2011年整体情况可能还不会明显转好,国外市场前景并不明朗。美国现在进入了所谓的后危机时代,需要逐步消化前期的经济泡沫,这些泡沫完全破灭尚需时日。更为关键的问题是,美国至今还未找到实体经济的新的方向,其国内的传统工业多数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美国近年来愈发的感觉到投资方向不明的问题。美国经济最近一次大的发展是依赖信息技术产业革命的刺激而实现的,但是现在却找不到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只好又启动了它的印钞机,凭借美元的强势地位,将这种危机输送到世界各地。大量过剩资本到处游弋,很难避免再次出现虚拟经济泡沫。

  在新的一年中,虽然仍有各种的不确定性因素,但我们仍会立足本职,努力扩大业务规模,寻求新的增长点,在市场“夹缝”中求生存,争取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