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能力”训练在计算机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 来源:职业
  • 关键字:应用,培养,综合能力
  • 发布时间:2020-03-12 20:57

  摘 要:技工学校的教育要能适应和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应注意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因材施教,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各种知识和技术能力的综合的训练,促进学生发展。在计算机教学中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综合能力 培养 分步递进 应用

  一、“综合能力”是现代社会中人的素质方面的体现

  1.“综合能力”表现在几个方面

  “综合能力”是指一个人本身在某专业领域从事工作、进行研究應当具备的必要能力(过硬的真本领),例如,电子电器、计算机应用的实践能力,是内在的、看不见、把握不准的,是指在工作和生活中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主要包括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涉及一个人的智商和情商等方方面面。

  2.对“综合能力”培养的思考

  在知识经济时代,现代企业对人才的标准正在由单一的技能型人才向既有理论又有高超的技术水平以及高度的情商的复合型转变。企业越来越注重员工具有综合能力。教育教学实践表明,单一知识点和技能点的教育和培养较容易,而要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技能(甚至相关学科的知识技能)综合起来则较难。笔者对所教学生的相关信息的分析,发现如果在教育教学中重视综合的、有体系的教学和实训培养,则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日后的工作中也能有所体现。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目前缺少衔接此课程的前导知识。而且对本课程知识点的衔接对学生形成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做得也不够,而一门课程的体系实际上是学生在本专业日后工作中形成“综合能力”的基础。另外,如果在教学中不重视学生专业兴趣和个性的培养,也就谈不上培养“综合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兴趣十分重要。特别是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对以素质和技能教育为主的技工学校而言,“综合能力”又是十分重要的课题。为此笔者从基础知识点探索,通过所教课程各知识点的串联,形成知识体系,来探索解决这个问题。

  二、在计算机专业技能训练中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1.结合计算机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进行学生分步递进式的知识、技能和协作能力的训练

  技工学校许多学生普遍存在较严重的偏差行为,他们获取知识技能的能力相对不足,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都比较被动,因此我们在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充分利用计算机专业上机实践教学的条件,在完成一定理论教学任务后,再根据具体的任务编写上机实验报告,并要求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学生边学习边操作边完成任务,积极鼓励学生利用上机实践这个条件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上机实践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学生可以在机上直接完成的内容;另一部分为扩展知识,需要学生通过上机操作自己总结寻求答案。如在学习VFP的程序设计时,提出了“水仙花数”这个问题:即一个三位数,它们的立方之和等于这个数就是水仙花数。而在进行程序设计课的教学中,则是按照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流程设计的次序进行的,为此笔者在顺序结构教学中结合例题,要求学生编制出取四位数的个、十、百、千位上的数程序;在讲解分支结构时讲解了判断一个数是否是水仙花的例题目,达到在理解新的知识时固化以前所学知识的目的,综合这两个知识点;而循环结构则是要综合运用前述两个结构,这样才能比较系统地形成编制程序的思维,为此在上课时利用前两个结合循环结构,要求学生编制出显示100~1000以内所有水仙花数,最后达到三种结构的综合。也正是通过学习这个循环结构的例题,学生开始能对一个综合性强的程序进行全面的分析。

  这种递进式的循序渐进的教学和上机实践操作形式不仅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有的放矢,还使学生能够真正完成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知识和技能获取能力的养成,而且还可以应用于所有专业学科的上机实训课,贯穿于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整个过程。经过长期、连续的训练,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通过动手、动笔、动脑逐步培养他们踏实的学习习惯,尤其对培养他们在学习上的耐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好处的。

  2.利用各学科互相联系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综合应用能力训练

  计算机专业学科从专业基础到专业应用之间都是紧密相关联的,他们相互渗透、相互支持。可以利用这种特殊的关系,设计合理的课题,让学生通过专业技能操作训练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同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合理地搞一些比较接近实际应用的相关知识技能,合理编写教学实训教材,结合到教学和实训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使他们成功完成教学实训要求,激发兴趣,提高自信心,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如学生已学过Visual Basic,在学计算机网络课的TCP协议时,为了能使学生了解TCP协议和UDP协议的不同,笔者就利用Visual Basic中的有关Winsocket的资料,编写实训教材,要求学生分别用Winsocket所有使用两个协议(Protocol)属性,编写一个可以进行聊天的软件。学生在完成上述任务时,将他们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分别再分工完成服务器端(Server)及客户端(Client)的设计、调试,当学生完成操作后推选学生代表上台表述、展示作品,最后学生、教师进行评价总结,通过这个实例,学生使用了以前所学的Visual Basic语言,再结合网络上的相关知识,不仅了解了TCP协议和UDP协议哪个是面向连接协议的,哪一个面向不连接的协议,它们分别用于什么样的网络环境,同时还使他们初步实现了将网络课这一理论性比较强的知识用于实际,启发了探索知识的兴趣,为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各方面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这种做法就是利用任务驱动将计算机专业各科知识进行综合应用,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更好地进一步了解和巩固两门学科知识点的应用,学会将各学科知识互相渗透、充分表现,从创作到展示整个过程都可以使学生拓展思维、开阔眼界,激发兴趣,不断创新,在培养学生掌握相关专业知识链接及进行应用技能训练的同时,提高综合学习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都能得到锻炼。

  3.利用课程设计项目、模块化地实施团队合作完成课程设计,实现能力训练

  技工学校的学生对于专业课团队合作的理解和实践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的现状,而根据计算机应用的要求,其在很多应用方面的工程是要求项目化、模块化和团队化来实现的。同时团队实施项目工程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以项目组的方式去用所学的知识来完成课程设计,目的是用这种方式,完成项目的设计和实施。这种教和学的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序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它也被沿用到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活动中: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应用课程在完成了一定的学习任务后,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某一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课程设计活动训练。活动内容如图1所示。

  学生分为若干组,3~4人组成一组,按要求完成,每组有一个子任务,每个人有若干子任务,最后由教师和学生组长协同各学生组员完成调试、纠错、再调试和综合调试,完成这个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指导他们进行分工合作,要求他们在团队中开诚布公地相处,相互鼓励,协调各种关系,交换彼此的观点和意见,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团队工作中的积极参与者和建设性的成员。

  这样从一开始确定课题到分工和实施,到最后完成课题,在教师的辅导、学生之间的互相协作配合和相互帮助相互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相互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情商。

  4.通過技能比赛、课题设计和论文答辩来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教会技工学校的学生其专业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培养综合能力对于技校学生来说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1)基本技能人人达标。专业基本技能实战考核是根据各专业特点,要求学生必须达到需掌握基本技能的标准要求。考核前要组织好各专业基本技能的复习,对部分专业基本技能掌握不牢固的学生进行了解,使全体面临毕业的学生经过辅导、实训及考试,力争人人达标。具体事项安排如表1所示。

  (2)专业特长技能比拼。在进行基本技能考核基础上,因地制宜地组织学生参加专业特长技能竞赛活动,如程序设计(Visual Baisc等)、网页设计、网络的组建、计算机组装及维修等项目。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有目的、有选择地参与某一专业学科的技能竞赛。通过这种专业特长竞赛活动,以赛促学、以学促赛,使学生的专业特长技能再一次得到升华,促进学生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拓展。

  (3)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小论文答辩或学生学习成果展示活动。笔者通过这几年的调研发现,开展这类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同时根据心理学的观点正是这种热情和兴趣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见表2)。

  三、小结

  将“综合能力”培养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有目的、有条理地进行“综合能力”的长期训练,是符合教育学基本原理的,有助于提高学生未来对工作环境和社会的适应能力。

  当然“综合能力”训练还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及个人发展需要,根据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要求和青少年心理和生理的特点来进行,以共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使之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戴焕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