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有期 静待绽放——谈“后进生转化”

  • 来源:教育研究
  • 关键字:后进生,形成原因,爱心
  • 发布时间:2020-04-16 07:12

  摘 要:后进生的转化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大难题,需要研究每个后进生形成的原因,用心研究具体转化措施,对症下药才能有所转化。足够的爱心和耐心是转化后进生的前提,细心观察、方能取得成功。

  关键词:后进生;形成原因;爱心;耐心;用心

  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中写道:“花开须有时,唯有静待之。”她以一个母亲淡然、温和的心境来看待孩子的成长。我们作为班主任,看待“后进生”,也应该拥有这样的心境。每个孩子都是一株花,有自己的花期,施对了肥,它总会有绽放的一天。

  一、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尹建莉老师曾说过:“儿童天性都是温柔善良的,如果说一个孩子表现出冷酷和残忍,一定是他在生活中体会了太多的冷酷无情。”可见,未成年人所有的行为习惯几乎都是来自“家庭教育”和“生活环境”的影响。

  离异家庭的孩子成为“后进生”的几率比较大。这些孩子失去了应有的家庭温暖和教育,心灵的创伤、感情的失落、教育的缺失,往往让他们成为班级中的“后进生”。家长的行为和教育方法的不当也会让孩子成为后进生。

  当然,一部分后进生可能也是在学校教育中形成的。他们往往是因成绩不佳,被老师冷落、同学歧视而导致他们丧失了自信,自我认定自己是“后进生”。

  二、后进生转化策略

  既然“后进生”的成因主要来自家庭或学校。那我们在转化后进生时应密切联系家长,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根据不同情况“因材施教”,在实施教育的同时耐心等待,静待花开。

  1、爱心“浇灌”,花开有望。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根植于爱的。”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这就需要我们用一双慧眼,一颗爱心去发现这些孩子身上值得称赞的地方。

  我目前的班级有一名姓杨的男孩,属于隔代教育。老人的溺爱没有让他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意志力极其薄弱,自控能力很糟糕。刚入校时,我就发现他不爱学习,不认真听课。但他待人礼貌,性格也比较开朗。我就决定先不谈学习,捕捉一下他的其它闪光点。初一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去基地时,他主动帮我拿东西,这让我感觉很暖心,适时表扬了他。我也找机会与他聊天,努力感化他。实践活动结束后,他有了一点改变,上课不再频繁地找同学讲话。但学习上落后的他,找不到自信,曾几度想放弃学习。为了让他不放弃学习,我总尽力给他表现的机会。发现他有一点绘画的天赋后,就让他加入宣传队为班级办黑板报;发现他能唱歌,就在元旦活动中鼓励他表演节目;他身形灵巧,运动会时,我就选拔他参加集体跳绳比赛。虽然他的表现有很多地方不尽人意,但用爱的眼光我总能发现他的一些闪光点,并在集体中大力表扬他,但私下里,我会悄悄提醒并鼓励他在学习方面争取进步。当然,对“后进生”的进步,我往往都要求不高,坚持“低要求、勤要求、小步子、勤辅导、勤总结、快反馈”,使他们学起来容易,做起来简单,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2、耐心“等待”,花开有期。“后进生”意志薄弱,自控力差,行为极易反复无常。因此“后进生”转化工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需要我们有极大的耐心去等待他们的改变。对“后进生”的教育我采取刚柔并济的方式。“后进生”往往是决定班风好坏的关键因素,他们也最容易触犯班规,因此要反复强化“后进生”的纪律意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采用违纪约谈、写违纪“说明书”、请家长来校共同教育等方式约束他们。这是“刚”的方面。“柔”的方面体现在对“后进生”生活的关心。“后进生”大部分都是家庭教育的缺失造成的。因此在生活上要对他们嘘寒问暖。如果是留守儿童,对他多一点偏爱,在他生日那天给他一个小小的祝福;静静地做“后进生”的倾听者,当他们跟父母发生矛盾时我会主持公道,肯定他们对的地方,建议父母改变错误的方式。这些微不足道的关心都会使他们的内心泛起温柔的涟漪,从而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3、用心“修剪”,待花绽放。要使“后进生”得到真正的转化,仅有思想上的安抚和教育还是不够的,还要用心研究不同的个体,采取对应方法进行转化。

  我班有个男孩,表面上玩世不恭,调皮捣蛋,但内心单纯,有上进心。我仔细研究了一下他的情况,发现他的“后进”是因为父母不在身边造成的。父母长期在外,缺少亲情,不懂感恩;爷爷教育方式偏差,让他不明事理,所以与同学发生矛盾时只会武力解决。我认为转化他的当务之急是联系孩子的父母,让他们陪伴孩子。在我的再三劝说下,孩子的母亲决定回家陪孩子读书。自从他母亲去年暑假回家陪伴他以后,他在思想上有了许多改变,学习成绩也从“后进生”行列跨入了“中等生”的行列。我趁机把他树立为班级“后进生”学习的榜样,同学们都对他刮目相看。

  我班提倡学生自主管理,创建了班级自主合作学习小组。由班干、科代表、优秀学生担任“小老师”,为“后进生”进行辅导,实施“一帮一”的帮教活动,“一赶一”的竞争策略。这样合作竞争的良性学风就形成了。在学习小组内,“后进生”也要自主选择承担一个科目的学习小组长,目的在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班级中是重要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后进生”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后进生”的转化也必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如果能用爱心、耐心、用心去温暖他们,感化他们,引导他们,就会等到花开绽放那一天。

  张莉 怀化市武陵中学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