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兴趣化教学策略探究

  • 来源:教育研究
  • 关键字:小学数学,兴趣化教学,方法
  • 发布时间:2020-04-16 07:24

  摘 要:小学生主观意识还没有完全形成,他们的学习动力主要来自兴趣。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如果抓住学生的某一心理特征,对数学教学将有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从数学本身的抽象性来看,也需要学生具有浓厚的兴趣才能冲破数学的抽象性,积极主动地去探究。由此可见,兴趣不仅是数学本身的属性决定的,还是学生学习的需要。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化教学;方法

  数学是学生知识素养里不可缺少的知识,但是好多学生由于一接触数学,就没有对数学产生兴趣,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成绩停滞不前。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当然不是学生真正对数学的学习没有兴趣,而是由于小学数学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当,没有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没有在教学中使学生的数学智慧和思想得到启迪,致使学生没有对数学形成正确的认识,封闭了自己与数学接触,或者深入了解数学,走进数学的意识和潜能。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基本原则

  1、适应性原则。小学数学的难度,已经是经过层层研究、把关设计的、适合小学生智力发展和思维发展的启蒙数学知识,重在让小学生认识数学,构建学生的数学思维。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的活动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兴趣培养也不能超出这个适应的范围,这样才能真正培养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如果老师在教学中不顾忌学生的年龄、心理、知识的限制,让学生努力克服一些深奥的、难懂的题目,肯定会培养出学生对数学的恐惧,而不是兴趣。比如,目前非常流行的小学奥数比赛,这些连大人有时候都解答不出的问题,根本不适合学生的年龄,也超出了他们的知识结构,会给学生造成数学难学的错误认识。

  2、发展性原则。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时,我们不能只为了一时或者为了让学生掌握某一方面的知识点,要结合社会生活和学生的自身特点以及数学本身的特点等,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可持续发展的兴趣。所以,在培养学生兴趣时,老师启迪学生的问题,不能“奥数化”,要结合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不能过于简单更不能过于难,要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持续的、有发展性的兴趣。当然,在这个培养的过程中,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既要让学生感到有挑战性,又要感觉到好玩且有效。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一定的知识,也有继续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从而,保证学习兴趣的持续、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兴趣化教学的策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情境是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连接数学与学生的重要纽带,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场所。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创设具体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思考和关注,让他们愉快、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并产生愉悦的学习体验。例如教学数学“折扣”一课时,考虑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在商场遇见打折的情况,于是,教师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出示了生活中商场打折的情境:图画上一件件漂亮的衣服上写着“九折”、儿童玩具自行车上醒目地写着“八五折”、各种各样的书包上写着“一律七折”……看着一件件商品,他们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兴趣被色彩鲜艳、生动活泼的生活画面激发出来,于是,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开始对“折扣”进行各种各样的思考。有的认为打折就是比原来的价钱低、还有的认为“八折”就是原价 10 元,现在八元……经过学生的议论纷纷,不仅唤起他们对折扣学习的好奇心,还使得他们在畅所欲言中对折扣有了一些琐碎的、片段的认识。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减少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陌生感。除此之外,还让学生意识到原来生活中处处蕴含着数学知识,数学就真实地存在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数学的应用价值。

  2、运用游戏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在小学数学趣味性

  教学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对于小学生来说最为有趣,最具有吸引力的莫过于游戏了。如果让一个小学生在游戏和数学学习二者之间进行选择,小学生一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进行游戏。既然游戏对于小学生具有这么大的吸引力,老师就可以顺应学生的天性,将数学教学同游戏相结合,开展“趣味性”的数学教学活动。实践证明,将游戏纳入数学课堂能够改变以往沉闷的教学环境,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点燃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比如,在学习《乘法口诀》的时候,老师可以设置通关游戏,将 1-9 的乘法口诀设为九个级别,学生从第一级即 1 的乘法开始答题升级,如果答对升到第二级,答错就仍然退回第一级,如此类推。为了最大化调动学生的兴趣,老师不妨把学生分组竞争,并在通关游戏中加入“抢答”环节,营造竞争氛围。“抢答”设置在最后,答对分数翻倍,答错扣除一定的分数,但“抢答”的题目难度较大。学生在不断的前进后退的通关过程中,不断的重复乘法口诀的内容,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乘法口诀的内容。尤其是增加了“抢答”环节,每一小组都集中精神,参与抢答,争取小组胜出。

  三、结语

  总之,数学课程本身就是一门充满趣味性的学科,老师在教学中在强化和突出它的趣味性,就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采用新的教学策略,挖掘数学教学中的趣味性因素,为学生创建一个愉快的数学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阿依克孜·艾买提 . 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小学生数学成绩 [J]. 课程教育研究 ,2015(04).

  [2] 尹智娟 . 管窥如何有效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J]. 读书文摘 ,2016-05-23.

  程小慧 成都天府新区煎茶小学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