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關係大视野

  • 来源:澳门月刊
  • 关键字:香港,澳门,關係,大视野
  • 发布时间:2011-01-20 13:15
  香港和澳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目前仅有的两个特别行政区,分踞珠江口东西两侧而遙遙相对。在数百年来中国近、现代史的进程中,澳门和香港扮演着独特的角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澳门与香港之间也存在着颇为特殊的关係。从纵观历史和横览世界的大视野着眼,审视並展望澳门与香港的相互关係,对於港、澳两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对於深入探索“一国两制”方针指引下的新实践、新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澳门与香港的历史渊源

  从远古时代开始延续至今,澳门与香港的历史渊源一脈相承而不可分割。

  港澳两地最早的内在联繫可以一直上溯到悠远的地质历史时代。在距今5亿4千万年至2亿5千万年的古生代,来自地下的酸性岩浆在我国华南地区频繁活动,通过喷发或侵入,在陆上形成高低山脈,在海中形成大小岛屿。香港与澳门所在的海域中,就分佈着一系列这样的花岗岩岛屿,为后来两地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因此,从自然起源的角度考察,澳门与香港是同源岩浆的产物,无異於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随着人文历史揭开序幕,澳门和香港也同时迎来了文明的曙光。大约在距今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当澳门和香港还只是散佈在珠江口两侧的零散花岗岩小岛的时候,中华民族的先民就来此地休养生息,留下了清晰的足跡。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澳门路环岛东南部的黑沙村发现了史前文化遗址,发掘出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包括石英、砾石和花岗岩成分的石片,以及大量红陶片和少量白陶片。其他发掘物还包括商代至秦汉时期的陶片、汉代的五铢钱以及宋元时期的青瓷碎片等。香港也有类似的考古发现。早在20世纪20年代香港就发现数处史前遗跡,以后在30年代、70年代、90年代又有新的进展。发掘出的磨製石器、泥质陶器和夹砂陶器、青铜器、瓷器等文物表明,从距今约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开始,香港所在的地区即有古人类活动,至秦、汉、唐、宋等朝代渐趋频繁。2006年的考古新成果更揭示了距今约4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就在当地留下了活动的痕跡。由此可见,香港、澳门的文明发源几乎是同步开始的,而香港略早。

  在我国封建社会的两千余年漫长岁月中,从秦代到清代,澳门与香港的行政事务都归属南海地区的有关郡县管辖。澳门於秦代开始建制,先后属於南海郡(秦)、南海郡番禺县(汉)、新会郡及东官郡(晉)、东官郡宝安县、东莞县(隋、唐)、广州府香山县(南宋)、香山县辖下的乡、都或镇(明、清)。香港的建制亦始於秦代,先后属於南海郡番禺县(秦、汉至东晉)、宝安县(东晉咸和六年至唐至德元年)、东莞县(唐至德二年起,历经宋、元)、广州府新安县(明万历元年起)管辖。不难看出,澳门和香港曾经属於同一行政区划(南海郡、东莞县、宝安县),即便分属不同行政单元后,也始终是紧邻(广州府辖内的香山县与东莞县)。

  从15世纪末期开始,西方国家的捷足者通过航海来到东方世界。16世纪上半叶,以葡萄牙人为代表的西方势力伸展到中国华南地区,澳门和香港也遭遇了相同的命运。

  葡萄牙人来到珠江口地区之后,首先看中的就是后来成为澳门和香港组成部分的半岛或岛屿。1535年因管理海上贸易的政府机构由内地的电白迁来濠镜澳(现澳门半岛),澳门正式对外开放,葡萄牙商船遂有机会来此停泊。1517年,为了登陆广州开展贸易以获取最大的利益,葡萄牙人佔据了地处珠江口东侧、位於从海上进入广州咽喉要道的屯门(今属香港新界的一部分),並且盘踞不去而作恶多端,直至1521年6月广东海道副使汪鋐在屯门之战中率军将他们驱逐。1553年,葡萄牙人假借晾晒货物之由登陆濠镜澳,又得寸进尺地建屋定居,从此将这块宝地长期霸佔。上述史料表明,儘管结果不同,但在16世纪上半叶,香港和澳门都是葡萄牙人企图侵入中国的前哨阵地。

  此后四百余年閒,西方侵略者对於澳门和香港的觊觎之心大同小異。红眼於葡萄牙人在澳门的既得利益,荷兰人、英国人都曾试图插足而分得一杯羹,甚至不惜动用武力与葡萄牙人争夺。17世纪初开始,荷人就妄想侵佔澳门,亦曾与葡人在澳门交战並以失败告终。接着英国人也想进入澳门均沾利益,鸦片战争爆发前后甚至试图对澳门动武,终因民族英雄林则徐带领军民有所准备而未能得逞。但是不可否认,澳门的状況无疑是英国人佔据香港的诱因之一。1840年英国代表义律就对清政府派出处理中英事务的钦差大臣琦善明确表示:“给外洋寄居一所,俾得英人竖旗自治,如西洋人在澳门竖旗自治无異。”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告终后,英国人果然如愿以偿。由此可见,澳门与香港在西方侵略中国过程中的地位基本相同,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繫也密不可分。

  发展港澳关係大有必要

  20世纪末年,香港和澳门相继回归祖国。随着香港和澳门进入历史发展新阶段,澳港关係也揭开了崭新的一页。无论是从政治格局、经济状況还是文化源流来看,发展澳门与香港之间的关係至关重要。

  首先看政治格局。在邓小平“一国两制”思想的指引下,香港与澳门於1997年和1999年相继回归祖国並成立特别行政区。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章第三十一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实际情況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特别行政区是由我国国情和历史原因決定的,於20世纪末出现的新生事物。国外没有先例,在我国也是首创。在社会主义制度为主体的国家内设置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特别行政区,对所在地区的社会进步将起到什麽样的作用?能否保证该地区的稳定並且促进其进一步的发展繁荣?这是摆在包括香港澳门人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面前的挑战与考验。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目前仅有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澳门和香港尤其首当其冲,义不容辞。因此,大力发展澳港关係、进而共商“一国两制”格局下共同发展的大计,是具有深远政治意义的大事。

  其次看经济发展状況。澳门和香港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也具有相同命运:与祖国大陆唇齿相依。不说数百年来香港、澳门的繁荣昌盛离不开中国大陆直接或间接的支持,就说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前后亚洲爆发经济危机、2008年末开始世界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的时候,香港、澳门正是有了祖国的强大后盾,才得以战胜挑战,渡过难关。为了更有效地支持香港、澳门的经济建设,中央人民政府於2003年分别与香港特区政府、澳门特区政府签署了《关於建立更紧密经贸关係的安排》(CEPA),以后又逐年签署一份《补充协议》,至2010年已经签署到《补充协议七》。CEPA的签署与逐步完善使香港和澳门的经济发展获得了祖国强有力支撑的政策保证,进入了不断加速的快车道。在CEPA的基础上,澳门和香港找到了更多的共同点,如何达成共识,加强协作,是摆在两个特区面前的重大课题。

  2009年初,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发佈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在这个纲领性的文件中,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未来发展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这一纲要对澳门和香港的未来发展目标分别作出了不同的定位,即澳门的“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与香港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物流、高增值服务中心”地位。纲要指出,要从四个方面入手,推进广东与港澳的更紧密合作: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对接,加强产业合作,共建优质生活圈,创新合作方式。特别是广东要“加强与港澳协调沟通,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合作”;“鼓励在协商一致的前提下,与港澳共同编制区域合作规划”。既然在崭新的形势下粤港澳的合作要迈上新的台阶,那麽,作为其组成部分的港澳合作关係理所应当得到大力发展。

  再看文化源流。儘管都有着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经历,中华文化的传承在澳门和香港始终佔据主导地位。从区域文化的角度来考察,粤文化对两地的影响尤其深刻。两地通用的主要语言都是粤语,文字都是汉字;衣食住行大同小異,民风民俗一脈相承。在经受了与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融之后,两地又都形成了多元文化並存的特色。因此,在同源、同质文化的背景下,澳门与香港交流没有任何隔阂或障碍,两地大力发展相互关係是顺理成章的事。

  澳门和香港政府业已对发展双边关係有了充分的认识。2010年12月9日港澳合作交流会在澳门举行,会后双方首席代表会见媒体时表达了共识。澳门特区政府行政长官办公室主任、政府发言人谭俊荣和香港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常务秘书长罗智光表示,香港和澳门两地关係密切,交往频繁。近年来两地政府进一步推出有关措施,便利两地居民出入境,成效显著。由於两地定位不一,双边合作由过去至现在,不是看竞争,而是互惠互利。未来将推进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与交流,特别是旅遊、文化、保育领域的合作,争取互惠共赢。

  发展港澳关係大有可为

  上文的分析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发展港澳关係大有必要也大有可为。然而,事实卻並非尽如人意。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代社会,经济建设是首要任务,各地区之间发展关係无疑应当经济先行、以经济为重。虽然澳门与香港存在着那麽多的共同之处与共同利益,但是长期以来两地关係的发展始终未能达到理想的较高水平。主要的弱点是民间合作强於政府间合作,经济领域以外的合作强於经济领域之内的合作,各自与广东的合作强於双边合作。

  近年内地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为了推进与香港、澳门、台湾的合作,儘管不尽人意和存在不足,但是港澳关係的重要性不容置疑,进一步发展澳门与香港的关係势在必行且大有可为。展望澳门与香港相互关係的前景,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探索,大胆创新,争取有所突破而卓见成效。

  第一,基础设施对接。

  第二,经济分工协作。要将澳门与香港的经济体系作为一个整体来通盘考虑。

  第三,货币统一。由於历史的原因,人民币、港币、澳门币三个货币体系並存,目前在港、澳(特别是澳门)的现状是三种货币同时流通。从港元、澳元同人民币的关係来看,流通过程中不仅因汇率换算而增加麻烦,还让消费者吃亏(所谓不设补水)。从港元和澳元的关係来看,不仅同样存在这两个问题,而且因两者混用会给数据统计造成误差,影响对地区经济状況评价的准确性。港元的强势地位不可置疑,在澳门市场上有时甚至指名要支付港币(如某些房屋销售或租赁费用、某些大学的学费等)。既然如此,为何不能将港元与澳门元合二为一呢?具体操作上有两种做法可以考虑,一是发行港澳元作为两个特区的通用货币,就像欧元在欧元区流通一样;二是澳门元向港元靠拢,逐步统一使用港元。相信这样做对於澳门、香港和整个国家都将利大於弊,对全世界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四,文化集成。

  第五,探索管理一体化的可能途径。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