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澳门“熊貓文化”的定位

  • 来源:澳门月刊
  • 关键字:澳门,熊貓,文化,定位
  • 发布时间:2011-01-20 13:26
  澳门回归十一周年的前夕,2010年12月18日下午3时,一对特殊的贵宾——“国宝”熊貓“开开”“心心”乘坐彩绘专机飞抵澳门国际机场,现场过百名澳门政府要员、嘉宾以及学生无不兴奋挥手鼓掌欢迎,有的还挥动小型国旗、区旗和大熊貓旗欢呼。

  每年临近圣诞和新年,澳门街道均佈置五光十色的灯饰,今年大熊貓更成为不可或缺的元素,就连在氹仔龙环葡韻举办的“太阳花展”,大熊貓也成为夺目的主题,令全城到处洋溢着“熊貓来了”的欢乐气氛。

  澳门市民对国宝的喜爱和期盼,最早可追溯至2001年,当时17岁的熊貓“英英”随武汉杂技团来到澳门表演一星期,吸引了数万名澳门市民前往观看,显见大熊貓魅力非凡。2007年6月27日,並没有熊貓的澳门更是举办了“首届澳门大熊貓文化国际交流会”。这对澳门熊貓宝宝命名为“开开”、“心心”,凸显了澳门大熊貓活泼开朗的个性,表达了居民对中央赠送大熊貓的喜悦之情。市民普遍认为“开开”“心心”落户澳门,是中央送给澳门回归十一周年的一份大贺礼,一方面体现了中央对特区的关爱,将内地同胞深情厚谊带给澳门。另一方面,也折射了中央政府对澳门政府有能力做好“国宝”大熊貓的保育工作有信心,体现中央肯定了澳门特区政府管治能力。

  崔世安特首表示,“开开”“心心”这对可爱的大熊貓已成为特区一份子,充分展现了中央对澳门的无比关心和殷切期盼。特区政府将提高施政能力和成效,加强政府和民间的互动,共同打造“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建设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的澳门特区,确保“一国两制”伟大实践的全面落实。

  旅遊局局长安栋樑在出席庆祝澳门特区成立十一周年酒会上也表示,现时澳门在国际上是一个集旅遊和娱乐於一身且享有盛名的旅遊城市。大熊貓的到来将对澳门旅遊业发展作出新贡献,促进澳门向“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宏伟目标进发。

  联繫至早前温总理来澳门出席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第三届部长级会议期间,讚扬澳门是个有文化底蕴的地方,一再嘱咐特区:努力把澳门建成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关键是要创造自己的品牌,打进国际市场。要实现这个目标,应做好三件事。其中第一件事是:要提高旅遊休閒各项工作的质量,需要强有力的人才,而且要不断增添新的品种,如文化旅遊,包括文化创意、动漫产业。从温总理如此坦承的呼籲里,我们深刻感受到总理对澳门特区未来发展方向的关切之情,及期望澳门长期保持繁荣稳定的良苦用心。只要明白到这点,相信澳门社会各界会明白中央赠送大熊貓带来发展机遇的用心所在。

  社会各界普遍认为,熊貓有“中国国宝”之称,憨态可掬,温和喜人,在全世界都大受欢迎,更有“亲善大使”、“和平大使”美誉。澳门终於拥有澳门人自己命名的大熊貓“开开”“心心”,可喜可贺。除可提高澳门市民的爱国热忱,加深市民对国家动物保育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今后如何充分利用和打造澳门熊貓文化,配合国家把澳门定位“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规划,带动澳门旅遊业的长远多元化发展。对此,业界不少学者已就如何结合澳门文化底蕴,如何结合熊貓文化与世遗文化,将创意文化与世遗景点相结合展开各类研究,冀能为提升旅遊业的附加值找到一条可行之路,特别是为澳门的文化创意产业带来契机,发展澳门的熊貓文化产业。

  不可否认,为了营造一片欢迎大熊貓的热潮,特区政府在各大节庆日,於本澳各旅遊景点处处装饰熊貓佈置,为澳门带来一股热闹开心的气氛,不过很多遊客感觉只是看了个热闹,卻无从回味。长远来看,特区政府要参考其它拥有大熊貓的地区和国家,如香港海洋公园熊貓馆的玩乐设施,积极探讨增添本澳特色旅遊元素,吸引更多居民及遊客前往参观大熊貓馆,要让遊客看了日本、台湾、香港的熊貓后,更想来澳门看看澳门的熊貓,创造更多旅遊效应和收益。另外,由於澳门的熊貓馆设於石排湾郊野公园内,除了周边硬件设施、交通安排有待改善,政府部门还要开展各项相关工作,包装旅遊、宣传旅遊路线及与旅遊、文化业界集思广益,开展各项合作开发,带动全城的熊貓文化与热潮。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