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繫澳门航天航空事业发展

  • 来源:澳门月刊
  • 关键字:澳门,航天航空,毕泽驳,发展
  • 发布时间:2011-01-20 13:32
  去年11月闭幕的第八届中国珠海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成功吸引来自世界3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0家航空航天厂商攜70多架飞机汇聚航展,其国际化和专业化不容置疑。澳门制造的飞机首度在航展亮相展示,便吸引了无数人士驻足观赏,並获得过百名国内外专业观众的好评,有“中国轻型飞机首席设计师”之称的钱智声公开表示:“该机用途广泛,发展潜力颇大,应予推广。”

  据悉,这架由土生土长的澳门人设计制造的飞机“澳门之鹰”,目前仍然停泊在珠海九洲直升机机库。日前,本刊记者採访了“澳门之鹰”的设计及制造者——毕泽驳先生。现年77岁的毕先生,虽然满头银发,但神采奕奕,步履轻盈,言谈机智。相信只要是了解一点澳门历史的人,都知道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澳门大富之家毕氏家族,毕泽驳就出生在这个家庭里,排行第八,其胞姐是澳门知名教育人士——东南学校前校长毕漪汶。

  不忘青年时的飞机梦

  毕泽驳告诉记者,自己是土生土长的“澳门人”,从小就对飞机特有兴趣,故在培正中学毕业后,赴香港启德机场的香港远东飞行训练学校学习飞机工程。上世纪五十年代在祖国感召下北上赴内地就读南方大学,时值韩战爆发,他毅然投笔从戎参加抗美援朝之战。此后在内地军中服务二十多年,文革结束后携眷返回本澳,从事新兴的建筑行业,现时位於贾伯乐提督街的几栋楼宇都是他的心血之作。九十年代他随子女移民加拿大生活,仍不忘青年时的飞机梦,並於当地考取私人飞机飞行执照,数年后回流澳门,深感澳门在航空航天事业尚处空白,甚至较回归前还有倒退,他举例指,“回归前,尚有位於现今的路环小型赛车场附近的模型飞机场,包括一条100米长30米宽,铺柏油路面的飞机升降跑道和一个停车场。每年都吸引不少飞行爱好者及市民到场,观看来自中国内地、澳门、香港及台湾的飞机迷进行的各项模型飞机花式表演。澳门民航局连同其它政府部门及港澳航空业机构,每年一度举办的‘航空日’活动,吸引很多飞行爱好者攜带模型飞机参与,当时极获市民欢迎,不过这一项这么有意义的活动至今已停办了数年,究其原因,可能一是政府部门经费不足,二是航空业是澳门不赚钱的行业吧!”

  十多年来,凭籍一股对澳门航空航天事业的执著和追求,毕泽驳出钱出力深入各间学校、教育机构、社会企业等,大力推广发展航空航天事业的理念,争取获得小型模型飞机场地等支持,但每次回馈返来的不是推搪,就是敷衍。不过稍感安慰的是,在澳门教业中学成立了一支航空模型小组,算是留下了一些教育的种子。

  研发高转速涡轮喷气发动机

  为了更好地推广澳门航空航天事业理念,毕泽驳於2005年创办本澳普飞科技有限公司,並聘请一名助手,设立了工场著手研发“小型涡轮喷气发动机”。两年后,成功研发了一台推力6-7公斤的单轴一级涡轮喷气发动机,其转速每分钟高达十五万转,较目前每分钟只有二万转的小型涡轮喷气发动机转速提高了7倍多,並成功地解決了发动机在高速运转下的气体力学、主轴转速、动力平衡及主轴轴承材料的耐高温等难题。

  该项目成功通过国内外专家鉴定,並获得澳门科技发展基金资助,成为澳门获该基金资助项目中少见的科技研发产品。他还透露,至今已接到不少来自内地的订单,目前已开始投入部分生产,他希望有朝一日,这项小型涡轮喷气发动机成果能够成为他个人制造的飞机部件。

  澳门首架自造飞机问世

  2009年2月,毕泽驳又开始了一个新的挑战,筹划设计製造一架轻型飞机,並获得澳门科技发展基金的鼎力资助全部经费。他表示,除发动机由奥地利引入外,其余机身、轮胎、零件均购自美国,他本人及助手就负责整架飞机设计和其余机件製造,可谓真正意义的“澳门製造”。不过最终由於在澳门找不到适合的製造工场和相关工人,在国内同业朋友的转介下,普飞科技有限公司得以与珠海雁洲轻型飞机製造公司合作,通过由该公司提供场地,毕泽驳亲自教授航空工程技术,培训该厂工人。经过连续一年的与铝板、钢管等打交道,到2010年9月终於使“澳门之鹰”顺利诞生出厂。

  据毕泽驳介绍,该轻型飞机机身长约6.4米,高2.6米,内设双座位。作为轻型飞机的设计和工序以双翼难度最大,毕泽驳在参考美国相关图纸后,在其主翼前加上缝翼,令飞机的升力获大幅加强,亦使其短距离升降能力大为提升。其最大亮点是无需机场或跑道,在起飞、降落时若是单人乘坐机舱仅需20米,双人也仅为30米,故只要有一块较平整的空地、沙地或草坪,就可安全起降。

  毕泽驳称,该架可短距离起降的CH-701型轻型机,驾驶操作简便,性能良好,最大空速可达180公里,耐空能力逾4小时,最大航程超过560公里,最高升限3500米左右,成本价仅相当於国内一架进口汽车,耗油量也与汽车相若。

  内地市场前景无限

  毕泽驳难掩兴奋地表示,在今次航展中,共有10架小型飞机参展,“澳门之鹰”是其中唯一一架由境外人士设计制造的飞机,当有同场参展商得知“澳门之鹰”仅需花费四、五十万元制造成本时,纷纷过来参观諮询,其中有一架飞机制造成本达300万元人民币,其全部工程团队专程过来参观后,不得不心悦诚服地说,你们的材料和设计技术是最好的,並表示希望今后有机会加强交流和学习。

  最令他感到欣慰的是,在参展期间,这架澳门人自造的飞机真的很受欢迎,每天都吸引了数百名来自新疆、内蒙古、东北、山东等省的观众前来询问,他们普遍问及的一个问题是:我完全买得起这架飞机,您教我怎样才能真正飞上天空?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来自四川省的金矿矿主,他向毕泽驳表示,其金矿每天出产2公斤黄金,为运送这2公斤黄金,公司每天要雇用一支运输车队,保险公司又不肯受保。这位金矿矿主很感慨,如果能有一架像“澳门之鹰”的交通工具,能飞行上山下山运送黄金,一切难题都解決了……

  毕泽驳继续介绍说,“澳门之鹰”适合很多行业,堪称天空越野车,是农林牧业管理、航测航拍、飞行训练、短程交通、海岸巡防或医疗救护等的理想机型。因应小型飞机确实很受内地市场欢迎,相信不久的将来,只要内地政府更加放宽境内一千米以下空域限制,该类轻型飞机市场必然充满无限商机。

  “製造飞机並不是遥不可及的”

  当记者问及,“澳门之鹰”会不会回来澳门?毕泽驳毫不犹豫地说,不可能的了!目前仍在物色适合的人选作为首航试飞员,由於澳门並没有试飞的条件,亦没有可停泊飞机的场地,故这架飞机不会飞来澳门。不过,他透露:“为感谢澳门政府科技发展基金的全力支持,目前正在筹备两个项目,一是制造一架跟‘澳门之鹰’一模一样的飞机模型,将送往澳门政府科技发展基金收藏;二是制造三架模拟飞行器,完全模拟驾驶飞机的飞行状态,这将会是澳门首例模拟飞行器,一架将送往澳门科学馆投入使用,其余两架将送往两所学校作教学活动之用。”

  他个人的最大的心愿是:希望澳门青少年明白,澳门人也可制造飞机,也希望让外界知道,澳门不仅仅有赌博业、世遗景观,澳门还有青少年学习航空航天技术的环境,引发澳门年轻人对航空航天事业的兴趣,让青少年一代的成长出路更加宽广,成就孩子们的蓝天梦想,甚至投身航空航天事业,成为飞行机师、飞机制造工程师等。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眼前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还在为澳门的航空航天梦各处奔走,为的是澳门能再有一个为飞行爱好者活动的场地,为的是澳门大小中学能展开航天航空科普兴趣教育,不为钱不为利,只愿为澳门航天航空科普事业发一份余热。

  正如记者所见,这架命名为“澳门之鹰”的轻型飞机,正像一隻等待展翅高飞的雄鹰,带飞起澳门的航天航空科普事业越飞越高。但愿如毕泽驳所期望,澳门社会各界再度联手掀起一股热爱飞行活动的热潮,带动澳门青少年热爱科普知识的学习氛围,带动澳门科普事业展翅高飞。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