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势力“黑马”横空出世

  • 来源:汽车导报
  • 关键字:恒大,独自造车,研发
  • 发布时间:2020-10-15 07:27

  2018 年 6 月,恒大健康发布公告称,恒大集团以 67.46 亿港元收购香港时颖公司 100% 股份,间接获得Smart King 公司 45% 的股权。恒大成为 Smart King 的第一大股东,也代表恒大正式入主美国新能源汽车公司Faraday Future。就此,恒大集团迈出了造车的第一步。Smart King 全资持有“FF 美国”和“FF 香港”,而备受关注的广州南沙研发生产基地则由 FF 香港全资持有 , 这意味着恒大正式入主美国新能源汽车公司 Faraday Future( 法拉第未来 )。

  可是,一个月后,恒大集团与 FF 正式“开撕”,并陷入长期的诉讼战中,双方上演了一出“相爱相杀”的戏码。2018 年最后一天,恒大健康和 FF 同步发布消息,称双方已重新签署新的重组协议,原有协议全部终止,双方同意撤销所有诉讼,并放弃所有未来诉讼的权利。就此,恒大又走上了独自造车的路,恒大得到了广州南沙项目相关资产。

  2019 年 1 月 16 日,恒大健康发布公告,恒大集团以 9.3 亿美元收购 NEVS(国能电动汽车瑞典有限公司)51% 的股权。之后,恒大以 1.5 亿欧元,收购柯尼塞格母公司 20% 的股份,并与柯尼塞格签订合作协议,将组建一家合资公司,致力于研发和生产制造世界最顶级新能源汽车。

  此外,恒大还入主动力电池企业卡耐公司,获得日本顶尖动力电池技术;收购荷兰 e-Traction 和英国 Protean 公司,这两家公司在轮毂电机技术方面有着硬实力;与德国 hofer 动力总成集团成立恒大德国 hofer 动力科技公司。2019 年上半年,恒大一直“驰骋”在收购的路上,目的性很强,收购的均是和造车与卖车息息相关的公司,而且部分公司还是行业翘楚。经过这样的“操作”,恒大获得“双资质”、整车制造、三电机技术和全球最大营销网络等重要资源,为自己铺好了一条道路。

  6 月,恒大集团与广州市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暨南沙系列重大投资合作协议,恒大集团将投资1600 亿元在广州南沙区建设新能源汽车三大基地等项目。新能源汽车整车研发生产基地的计划产能是年产100 万辆整车;新能源电池研发生产基地将建成 50GWh 生产规模的动力电池超级工厂;电机研发生产基地将建成可配套 100 万辆整车的电机和电控系统生产基地。

  2019 年 8 月 28 日,恒大汽车正式发布了旗下新能源汽车品牌,并正式命名“恒驰”。许家印不仅在资金上倾注良多,在项目上更是亲力亲为,恒大的高管们开始了全球奔波,走访了 23 个国家、47 个城市,拜访了58 家汽车产业龙头,环球之旅的目的只有一个:造车。很快,恒大在工程技术、造型设计、零部件供应链领域,其造车之势已经初具规模,似乎就差发布新产品了。

  在 2019 年底的发布会中,许家印宣布了恒大的目标:力争在 3-5 年内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10 年内实现年产销 500 万辆。而 2019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为 120.6 万辆。许家印深知造车的烧钱本质,曾经表示恒大汽车 2019 年将投资 200 亿元,2020 年投资 150 亿元,2021 年投资 100 亿元,三年内将累计投资 450 亿元。

  汽车圈都知道,进入 2019 年以后,国内一大批造车新势力都在闹“钱荒”:不管是风生水起却疲于融资的蔚来、小鹏、理想等,还是在饥饿线上挣扎的拜腾、威马、长江、博郡、奇点等等,都深刻体会到了“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的痛苦滋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