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分组实验的有效策略分析

  • 来源:辅导员
  • 关键字:初中科学,分组实验,教学策略
  • 发布时间:2022-05-20 10:00

  摘要:初中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教学内容覆盖面较广泛。为了更高效地开展实际的分组实验教学活动,教师需要立足于科学意识,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力,结合实际升华课堂内容,更需根据不同学情,合理安排学生各自的分组。本文内容将在初中科学分组实验存在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展有效分组实验的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

  引言:当前的初中科学课程教学中,分组实验的模式已受到广泛认同,它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不断的实践操作以验证自己的理论或科学规律是否可行。从学习问题、探索问题到验证问题,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手脑并行,学习实验仪器的操作,观察并处理实验的变化,这对于养成学生科学实验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但纵观现如今的初中科学课堂,分组实验不能得以正常开展,教学只对科学理论、基本规律等内容进行浅显教学和传授,学生的理解也只停止于表面,这种偏差现象的存在需要教师重点关注,并进行相应的策略思考。

  一、探究当前科学课程难以正常开展实验教学的原因

  (一)随意搭配,教师没有合理分组

  受限于初中实验配置的限制,器材较缺乏,甚至会出现实验室紧缺不够用的现象;所以有进行实际实验的机会不多,每个学生具备的科学实验素质自然也是迥异。而教学教师如果没有进行深入的、全面的学情分析,组员实验操作水平或全都差或都很优秀,到真正实际教学时学生就会陷入操作的困境、导致实验进度停滞不前。学生知识汲取不够,其学习效率降低;同时教师的教学效率也会受到极大影响。

  (二)被动接受,学生重记忆轻思考

  实践作为学生能力的一个衡量标准,能够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培养其创新思维的能力[1]。一场成功的实验,学生需要时刻观察可能出现的不可预知的变化,并对此现象进行综合的分析探究。这一过程,学生如果不认真思考实验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只按部就班复制教师的方法和步骤,做实验就会变成了听实验。科学实验课堂也会进入一个怪圈,学生只为应对考试,失败也不会总结经验;教师教学流于形式,教学目的不仅达不到,还让其成为了一节娱乐玩耍课,于是学生、教师都安于现状,使分组实验教学难以正常开展。

  (三)不做准备,不熟实验内容

  分组实验需要学生对课程逻辑、原理、规律等知识有一个基本掌握,对学生的综合科学能力要求较高,如果临时抱佛脚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2]。但即使如此,把视角转到真正开展实验的时间,学生对于学习科学实验的意识还是不够明确、不做提前的准备,也不对实验内容进行预习,仅仅知道这节课程会做某个实验,而后就按照教科书文本的步骤提示,不做思考匆匆操作,浪费学习时间;在实验完成后又没有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从而导致教学课程效率降低。

  二、确保初中科学分组实验正常开展的具体策略

  (一)根据学生能力水平,合理分组

  进入初中阶段,每位学生的学习水平素养参差不齐,教学教师如若不顾实际情况,盲目分组只会降低最终的实验效率。因而在正式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全体学生进行分析,由优秀学生带领水平较差的学生,所以教学教师可以先选取一位可以做到统领实验总体事项的组长领导,而后由这位学生视实际实验情况来合理搭配组员。

  一次分组实验的高效完成,离不开每位组员的各司其职。比如实验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记录、实验器材操作的注意事项讲解、主导整个实验节奏等各项工作,小组长可根据各同学具备的能力特点选择专门负责的人,而教学教师只负责在旁解疑答惑、维持做实验时的秩序和安全,防止出现突发事件。小组相互协作、互帮互助,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实验中拥有自己擅长的工作,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构建他们的创新思维。

  (二)课前加强对学生辅导,明确实验目的

  如何让学生转变科学分组实验的学习思维,不要局限于对知识的记忆接受层面?教学教师不仅需开展分组实验活动,更要做得科学、有效,这样来看,培养学生的思维和逻辑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所以在正式做实验前,教师可以教材内容为依托为学生布置相关的任务,不桎梏于课本操作步骤,将课外知识延伸至课内,帮助学生明确整个实验目的[3]。

  比如在学习认识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时,可以让学生延伸分析加入纯碱、盐酸、蒸馏水成分的实验情况,教师要求学生分别记录比较,并根据实验现象探究其中的原理。在学生完全理解后,其教师可以适时介绍关于氢氧化钠作为化工原料的日常应用,例如为什么能用作某些气体干燥剂等知识点,让他们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深入思考和分析。

  (三)趣向纷呈,开设生活小实验

  教学教师如若想加固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从开始学习到实验结束都要实现全程把控,仅仅完成实验,并非是分组实验教学的目的。为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对科学课程重视起来,教师首先可借助身边经常见到的物品开设有趣小实验,比如在课上实验可乐加牛奶的化学反应,让学生开始深究反应过后可乐会变透明的原因,快速提升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之后正式分组进入科学实验课堂时,教师可开启一带多模式,每组在完成实验后,让统领的学生带领其他组员出具一份整体的实验分析报告,针对实验产生的具体现象进行全面探究,分析其状况和原因,让学生在反复的思考中掌握实验操作内容。

  结语:综上所述,让初中科学分组实验教学活动开始常态化,不仅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进行操作观察、辩证思考,他们的思维逻辑能力、创新精神也能得到有效提升。教师开展教学时需注重观念更新,从教材出发但不局限于教材,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素养的层面上。

  参考文献:

  [1]余旭恩,吴利文.初中科学分组实验的有效策略[J].2021(05)

  [2]舒广松.初中科学分组实验教学的反思[J].学苑教育,2012(05)

  [3]朱华平.初中科学分组实验的有效策略探析[J].新课程:中学,2017(04)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