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时代
-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微博,时代,媒体,混乱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2-22 09:08
很多人在第一次使用微博的时候,都会对这种媒体产品看起来有些混乱的界面不适应:微博内容与用户名使用同样字体混合排放在一起,虽然每个用户名前有一个小小的@符号,同时还有字体颜色上的区分,但在快速浏览时还是难以分辨,加上可能多达数次的转发与评论,以及网页链接、表情符号等,都让微博页面显得嘈杂无序,甚至有些混乱。
不知所云——这是我刚开始接触微博时的第一感受,就像在一个公共场合隐隐约约听到一群人围坐而谈,冷不丁能听到一些让我感兴趣的只言片语,仔细一听却又听不清楚,如果干脆选择不听,那种窃窃私语又总是在耳边挥之不去。这种不算太美妙的使用体验让我从一开始并不看好微博在国内的市场前景,我猜想它的命运也许会像RSSFeed等那些曾经被看好的互联网应用一样,因为界面的门槛而成为极其小众的产品。
不过,随着新浪微博在2010年的迅速流行和普及,我开始明白,微博固然跟所有媒体产品一样有着自己的缺陷,但我是在用一种传统媒体的界面标准来衡量一种新生的媒体产品,从而忽视了它无法比拟的优势——快。信息带着刚出炉的热气扑面而来,迅速到接近于即时。虽然几乎没有门槛的发布方式让微博内容显得原始而粗粝,但它也让信息传播的平台变得前所未有的平等,不管是一国政府还是一介草民,每次拥有的都是140个字以下的空间,而传播的深度和影响力,完全取决于网友们的群体选择。
微博的鼻祖Twitter曾将自己比喻为“地球的脉搏”,它的愿景是让信息就像脉搏一样让人几乎能够同步感知,尽管这种信息的内涵可能异常简单。如果不是在电脑屏幕,而是在一块手机屏幕上显示,微博界面极尽精简的好处就会立刻得到体现,原本有些抓不住重点的页面一目了然,关键信息会自动跃入眼帘,这是一个为即将到来的移动互联时代打造的产品。
不过,这些产品上的优势还不足以解释为什么微博会在2010年成为最引人瞩目的社会现象,“微博客”成为了不少媒体年终推选的年度人物,微博在2010年每一件重大社会事件中几乎都扮演了重大角色,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新书的名字甚至叫做《微博:改变一切》,这个小小的媒体产品如何能够改变一切?
我个人对此的理解是:认知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行为方式,而微博恰恰就是我们对世界认知碎片化、行动即时化的一个代表性产物。科技作家尼古拉斯.卡尔最近在他的《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英文名TheShallows:WhattheInternetIsDoingtoOurBrains并没有中文译名这么强烈的感情色彩)一书中指出,媒体界面影响并塑造人们的认知方式,因此,在“记忆外包”的互联网时代,人们已经越来越难以专注和进行深入思考,从而变得空洞和浅薄。
对于这一现象,很多人都有类似的观察,但未必会得出相同的结论,正如《纽约时报》对该书的乐观回应:“我们可能被迫进入智力上的浅薄地带,不过这些浅薄地带会跟海洋一样宽广。”另一位技术乐观派唐.泰普斯科特也坚持认为,互联网让一代人比一代人更聪明,他甚至宣称从二战后不同代际人的智商测试数据中得到了实证支持,并认为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下一代教育上一代人的“后喻时代”。
深入与广博,浅薄与狭窄,其实很难说哪个一定更好或者一定更糟。不过,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们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其实已经深深被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方式所影响,我们正在集体成为一群“什么都知道一点,但什么都知道得不太多”的人,在这一点上,“微博”这个词倒是恰如其分——细微而又广博。
伴随着简化的信息创造和传播过程而来的,还有更加直接迅捷的行动方式,跟坐而论道的“博客”们相比,“微博客”们的形象更接近于风尘仆仆的行动者,也许是因为微博极其有限的内容容量,反而让它具有了难以辩驳的清晰度和指向性。有人用这样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说明微博时代的特色:当专家们在用一篇篇文章层层深入地探讨二氧化碳排放与气候升温之间的内在联系时,微博客们正在用手机拍摄自己在石油公司前抗议的身影,并且欣喜地发现自己的粉丝数量又增加了一倍……不得不承认,年轻人正在用随手便Google一下的万事通精神和迅捷的即时反应,来代替上一代人的研读经典与深思熟虑。
这种对于此在与当下的沉迷,让被人称为“硅谷预言家”的凯文.凯利在他的中国之行中时常感觉到与观众难以对接的无奈,他想谈论的是长期的气候趋势,而人们想知道的却是明天会不会下雨。不过,也正是这位凯文.凯利,对于底层结构对于社会秩序的重塑和他称为“场天才”的群体智慧却又表现出了十足的信心。
如果我们乐观地来看,年轻人并不是不思考了,而是将思考变成了一种更加外在化的方式,或者说,用行动来思考。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