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策略

  • 来源:辅导员
  • 关键字:深度学习,高中历史教学,实践策略
  • 发布时间:2022-09-06 14:05

  摘要:深度学习视域下,要有效地开展高中历史教学,就要立足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宏观角度分析其成因和发生要素,才能实现深度学习目标,做好教学目标的评价、分析,才能实现深度学习,达到丰富学生历史文化见识,提升学生历史认知的目的。高中阶段开展深度学习,其主要目的让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现象,分析历史事件,体会历史价值观的能力,所以教师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以这一目标为引领,贴合学生学习需求和基本学情,才能做好历史教学实践,本文主要探讨深度学习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策略。

  前言

  教改新背景下,教育理念发生了极为明显的变化,教学要迎合教学形势的变化积极做出调整和改变,尤其对高中阶段的教学而言,更要调整教学方法,以提升教学质量水平为基本。历史作为高中阶段最为重要的学科之一,通过学习历史,可以让学生有以史为鉴的认知,有分辨是非的能力,有客观看待事物的眼光,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感受和理解家国情怀,最终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但是传统教学模式处于浅层学习,更侧重知识、技能的渗透,对学生价值观、历史观念的培养并不重视,这主要是缺乏对历史内容、元素的深刻挖掘,从而让学生难以实现深度学习。

  1 深度学习的内涵和特征

  教学讲究方式方法,并不是毫无规律的,对于人文性和社会性极强的高中历史学科来说更是如此,实践表示深度学习下的教学模式让高中历史教学有了新的方向,通过对深度学习概念的分析,有助于教师更好的落实教学策略。深度学习是指以学生的学习基础为准,在进行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通过思维的拓展让学生实现自主思考,并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行为的过程,最终实现学生疑问的解决,思维的提升[1]。其主要有以下特征:第一,知识的整合、衔接十分突出,在深度学习模式下,相关知识的有效衔接和整合十分突出,通过新旧知识、多学科知识的整合结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知识,获得更为全面性的理解;第二,知识的批判性理解,深度学习模式下的学习,需要学生保证批判性的精神理解知识,以原本的知识为理解基础,进一步对新知识进行了分析,通过批判性的理解,让学生可以更全面、客观地了解到知识的本来面目;第三,要解决问题,并进行应用实践,并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要将知识转化成可以用的知识,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策略

  2.1 借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开展深度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要点在于对知识的突破、创新、再创造,意在引导学生在基础认知上对新知识的意义进行重构,同时也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所学,重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所以,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要指导学生实现深度学习,历史教师不能只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而要以学生自身发展为准,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而自身知识不断地去创新、创造,实现对知识的探索,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 [2]。例如,在学习《抗日战争》一课时,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多结合课程布局展开教学,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很好地奠定知识基础,但是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关键事件的理解不是很透彻,是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意义等都不能进行深刻的理解。在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应以学生的认知为基础展开深度学习,让学生自主的构建知识体系,进行主动地思考,在此过程中教师以引导为主,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知识基础构建知识体系,逐渐从浅层学习状态过渡到深层学习的状态。在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问的方法,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知识,构建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的独立自主思考。如,教师结合学生的基础,可以提问“抗日战争的这一漫长的时间,我国进行了怎样的斗争?”“哪些事件的发生让我们痛定思痛,获得勇无可挡的抗争勇气,这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启示?”,通过这些问题,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知识基础和所学内容进行思考并完成教师的提问,在学生的自主思考过程中学生实现知识体系的构建,完成深度学习。

  2.2 借助合作学习,实现深度探究

  高中历史知识在深度和宽度上都大大提升,且高中生的思想对比小学、初中学生更加的独立、成熟,了解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合作学习模式下更能发展学生的多元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也可以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发表自己对历史现象的意见和看法,在生生互动和交流中实现深度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客观、理性地看待历史事件,分析历史现象,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自主的热烈的交流氛围中实现深度学习。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一课时,在合作学习的模式下,教师可以设计项目化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完成对历史现象的分析、剖析,如问题设计:“鸦片战争对我国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从鸦片战争来看,你认为在战场上的主动权是什么?”,借助以上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鸦片战争产生的意义,对国家的影响,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鸦片战争的危害,在小组探究模式下,学生的深度学习意识被激发了出来,通过教师的以引导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渐构建了历史知识体系。

  2.3 借助主题训练,进行深度学习

  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具体表现在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如果教师只注重深度教学,而忽视了学生内化深度学习知识点的指导,就会拉大学生之间的差距,导致部分学生无法跟上教学进度,为此教师可以借助主题教学训练的方式,内化学生的知识体系。例如,在学习《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课程知识点,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主题教学训练任务,通过训练任务强化知识体系,如“结合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活动,展开一次研讨,对外交对国家实力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形成调研报告”,通过这种调研活动,不仅可以实现深度学习,对也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诸多能力的提升,可以实现学生知识的内化和深化。

  3 结 语

  综上所述,深度学习视角下,高中历史教学应该结合学生需求和基础开展深度学习,教师在了解深度学习内涵的基础上,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合作学习、主题教学等教学方法,设计实践性的历史学习活动,才能更好地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宋红梅.高中历史教学推进深度学习的思考与策略[J].新课程,2021(49):170.

  [2]薛凤玉.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策略探索[J].快乐阅读,2021(18):38-39.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