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 来源:教育学文摘
  • 关键字:高中历史教学,人文素养,培养策略
  • 发布时间:2023-01-10 20:22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任务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观念逐渐开始产生弊端,并且无法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与此同时,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逐渐开始融入不同的教学阶段领域。在传统的高中教学观念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教师们主要的教学任务,但是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逐渐开始受到教师们的重视。促使学生形成人文素养,对于学生学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提升,能够形成较大的推动作用。

  前言:俗话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废。与其他的学科不同,历史教学中充满了人文性的知识以及情怀性的知识。因此,在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们就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以及人文素养,通过这一方式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人文思维,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概念

  对于人文素养这个概念来说,包括两方面的要素,也就是精神和能力,这是两种要素结合而成的内在品质。是学生在的基本态度和品质,也是学生在发展中必须形成的内在修养和素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对人文素养养分的吸收,发掘历史中意志坚韧、理想主义、心灵美、积极乐观、关爱生命、理性思考等人文素养内容,有利于学生发展。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中,一些教师的教学观念过于传统,由于应试教育理念的深度贯彻,导致高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形成了较为传统的状态。很多高中教师认为,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是高中阶段教学的最重要的一个任务,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还会固执地将自己视为教学主体,引导学生进行填鸭式的学习,甚至部分教师会对学生的思维以及想法进行限制,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思想模板进行知识分析。通过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主观地吸收历史内容,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稳定发展,让学生们强化自身的人文素养,对历史学习产生较强的探索兴趣,同时可以形成良好的素养和品格。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

  (一)创新教师的教学观念

  通过前文的问题分析我们还会发现,导致高中学生人文素养发展存在缺陷的关键因素就是教师教学观念的传统。在高中阶段,即便大部分学生已经形成了自主的学习意识以及思维,能够主动地对知识进行分析以及思维发散,但是由于师生授受教学模式的禁锢,导致学生的发展受到的限制。因此,在新的教学环境下,教师们若想要完善教学体系,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就必须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创新以及调整。

  首先,在日常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学校需要定期组织教师开展相关的教学培训活动,对教师的教学观念进行调整,引导教师意识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提升教师群体的工作意识;其次,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自身也应该适当地对当前的教学情况以及教学形式进行了解,调整自己的教学态度以及教学思维,从而有效落实人文素养教学的整体任务。

  (二)创新课堂的教学形式

  当前一些教师对人文素养的重视程度不高。除了不具备现代化的教学观念这一问题之外,高中历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还存在不重视人文素养教育的问题。具体来说,在高中教学阶段,很多教师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背诵历史知识点,并能够正确地将其罗列在试卷的相关问题下,以此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在这种状态下,教师们很容易就会对人文素养的教育形成忽视,甚至部分教师认为,人文素养教育就是对教学时间的浪费。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过程中,教师们不仅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调整,同时也需要将这一任务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就是通过对教学形式的创新调整,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此外,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应该注意,一定要对教学的结构进行创新,将学生引入到教学主体的位置上,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从而完善学生的综合学习体系。

  比如,当教师在讲解与秦朝相关的历史知识时,就可以结合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一些相关的视频内容,比如各种涉及历史的古装剧、纪录片以及文化片等等,然后引导学生对其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讨论,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以此强化学生的思维认知,促使学生历史素养以及人文素养的形成。

  (三)挖掘历史的教学文本

  虽然说,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中,素质教育与传统的应试教育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以及冲突,但是追溯到教育的根本性质上来说,在应试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们需要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了解掌握,在这种基础上,学生会进行自主的分析以及探索,所以其自身的思维以及素养也会间接地进行提升,所以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并且联系的基础就是基本的教学内容。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就需要深入地挖掘历史教材中的内容,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学习,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

  比如,当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与“中华反侵略”相关的历史知识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大小标题进行了解,以此形成学习基础;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中注释内容以及小字部分的内容进行了解学习,并鼓励其进行分析,分析中国在反侵略过程中形成的结果效应以及意义,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推动教学理实一体化

  虽然说,相较于其他的学科来说,历史教学的理论性比较强,实践性比较弱,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教学情况下,教师们也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性的教学活动,推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贯彻,以此完善学生的人文素养。

  比如,当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这一部分的内容时,就可以鼓励学生相互组成学习小组,然后走出班级、走进社会,在同组成员的帮助下,与社区工作人员进行联系沟通,收集与课题相关的信息以及资料,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分析。在此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效果,同时也能够完善自身的思维体系以及人文素养,推动自身学习任务的有效开展。

  结论: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理念不断贯彻、不断落实的当前时代,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人文素养的教学理念,这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学习素养,同时也能够有效地完善学生的学习思维。同时,在新的课程教学理念渗透的过程中,教师们也能够适当地对自身的教学模式以及思维进行调整,与学生一同进步发展,有效推动历史教学任务的稳定前进。

  参考文献:

  [1]郑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19(03):76.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