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多媒体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 来源:时代教育
  • 关键字: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原则
  • 发布时间:2023-06-28 10:24

  彭雪辉

  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河田镇河城第二中学 516700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多媒体技术走进了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把握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深度,并遵循先进教育理念和政策的指导,通过多种方式增强师生互动,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由此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多媒体;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原则

  引言

  多媒体技术能够对信息进行多通道统一获取、储存、组织与合成,具有集成性和交互性等特征。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加深,多媒体技术从最初的“推广普及”阶段逐渐转变为“深度应用”阶段,多媒体技术能够将知识内容以直观、动态的形式呈现,是提高学生学习深度和课堂参与度的有效途径。

  一、利用多媒体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原则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课堂教学由“教”与“学”两部分构成,教师与学生双方均是不可替代的主体。仅凭“教”在课堂中的牵引,难以使教学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高。因此,学生在课堂中主体作用的发挥是决定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只有学生发挥自身主体作用,师生双方的力量方能同频共振,将力量汇集到一处,共同促进教与学达成有机统一,提高教学有效性。

  (二)把握多媒体应用本质的原则

  应用多媒体技术并非为了创新教学形式,同样也不是为了建设数字化资源,其本质在于利用多媒体的交互性、动态性和直观性等特征提高学生的学习深度和课堂参与度,进而提高教学有效性。只有教师把握这一原则,多媒体技术才有正确的应用方向。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技术在课堂外应用时要确保线上教学能够实现对知识的有效讲解,以此确保后续线下教学实现对知识的有效转化。

  (三)遵循先进教育理念的原则

  在新时代下,教师应把握提质增效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主线,围绕上述主线培养目标设计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形式,从实际出发,“提质增效”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有精准的把控,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带动教育优质均衡的发展为目标;核心素养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积累而形成的必备品质和正确价值取向,需要教师进行长期的渗透和持续培养,由此确保教学方法和理念的科学、时代性。

  二、利用多媒体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师生互动

  初中生正处于思维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此时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但整体思考和认知方式仍旧以形象思维和感性认知为主。因此,教师可利用学生这一发展特征,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将知识以动态、直观的形式呈现。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多加引导,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知识的加工与转化,进一步感受文本中所蕴含的情感及内涵。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为例,在《智取生辰纲》的教学中,由于文本内容偏长,教师可先带领学生快速完成全文通读,随后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智取生辰纲”的影视素材片段,使学生能够将平铺直叙的文字与现实产生联系,将文中主人公小心谨慎的性格再次放大,在学生观看完毕后通常对文本内容产生了更深刻的理解,此时教师可挑选几名学生分别扮演文中杨志、白胜、晁盖等角色。表演并非任由学生随意发挥的表演,教师需带领参演学生通过细节和动作描写分析人物性格,避免学生的表演脱离实际从而失去教学价值,此时不论参演学生或是其余学生都能够加深对文章的了解。

  (二)开展合作探究,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到来,技术和知识更新迭代的速度加快,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才能够跟进时代步伐,自主学习能力已然是新时代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品质。自主学习的培养是持续、长期的过程,并非指学生“摸着石头过河”,教师需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给予关键提示和引导,使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以部编版中学语文九年级上册为例,在《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的交互功能为学生布置如下探究任务,任务逐条展示,在学生完成前置任务后,后续任务才会开启:

  (1)邹忌能够通过妻、妾、客的评价中分析出问题的本质,体现出邹忌的哪些品质?

  (2)通过文中分析,齐国能够强盛的原因有哪些?

  (3)邹忌的观点在现代有哪些适用的地方?

  由此为学生提供明确的探究方向。随后教师应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并为每项任务设置一定探究时间,学生只需要仔细阅读文本内容,并进行思考就能够得出答案,在每项任务时间结束后进入探究结果汇报环节,各个小组需汇报组内探究结果,教师则对学生合作探究的结果进行延伸与补充,由此确保教学的完整性,使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运用等核心素养得到发展。

  (三)拓展教学覆盖面,转变传统教学形式

  现代多媒体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教学不再局限于教室和课堂时间中,微视频是多媒体技术中的一种,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为例,在《台阶》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微视频将文中的生字、生词和成语进行整合,为学生布置完成文章阅读的任务,并思考“为什么文章以台阶命名?”和“台阶在文中意味着什么?”,由此将教学转变为“先学后教”的形式,使学生带着良好的基础和一定的疑问走进课堂,在后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检验学生的微视频学习成果,确保基础的字、词都掌握后,着重解决学生在微视频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对文章开始进行逐段地深度阅读,如通过对文中“父亲”在不同时期动作和语言的细节描写分析父亲的性格特征,解析为什么台阶变高以后,“父亲”出现了与预期反差较大的反应,由此不仅使学生掌握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同样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微视频的优势在于能够在学生有一定基础的条件下进行教学,同时将课堂中出现的部分问题进行提前和集中解决,由此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结束语

  现代多媒体技术为语文教学创造了便利条件,教师应避免陷入思维定势,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局限于教学内容或课堂中。此外,教师应把握以学生为主体的本质,一切多媒体技术和教学方法的使用都要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深度,打造高质量、高效率的课堂教学,由此凸显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特征,切实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作用。

  参考文献:

  [1]罗志亮.分析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20(7):2.

  [2]汤永.浅谈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整合[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9):2.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